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周年的日子,他是电影《英雄儿女》导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果一个人有国外背景,那可不得了,轻则疑神疑鬼查你祖宗八代,重则上纲上线批斗游街,可就是有这样一个人,不但没有被查祖宗八代,没被批斗游街,而且还执导了电影《英雄儿女》《平原游击队》以及八大样板戏之一《沙家浜》,这位幸运者是谁?

他就是著名导演武兆堤。今天,是老艺术家逝世26周年的日子。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周年的日子,他是电影《英雄儿女》导演

你可能不知道武兆堤的名字,但你绝对不会不知道“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你绝对会唱“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的《英雄赞歌》,你绝对不会不知道智勇双全的孤胆英雄“双枪李向阳”,也绝对会唱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精彩唱段《智斗》。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周年的日子,他是电影《英雄儿女》导演

这些,都出自武兆堤之手。这下,你应该对这个陌生名字肃然起敬了吧?

武兆堤,祖籍山西襄汾,1920年11月18日出生于美国匹兹堡市。他的父母均是那个时期的留美知识分子,父亲从事冶金业,因为在美国钢铁城匹兹堡生下了这个儿子,为他取名董钢。在父母的教养和熏陶下,他自幼养成了爽朗、积极的性格。1925年,5岁的武兆堤跟随父母回到了祖国。

1932年,武兆堤小学毕业升入太原成成中学。在这个学校里,校长、教务主任以及几位主要教师都是共产党员。由于受地下党的影响,他开始产生投身革命的向往。1936年,他参加了党影响下的抗日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后又加入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1937年,辗转赴西北战地委员会游击四支队剧团担任了演员。1938年2月,他进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文艺,同年秋天,毕业分配到第二战区文工团。

1939年1月,武兆堤因不满国民党军中上级官员的作为,与同学结伴秘密离团奔赴延安。在逃亡途中,为了安全起见,他化名“武兆堤”,自此,这个名字便跟随了他一生。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周年的日子,他是电影《英雄儿女》导演

到了延安,武兆堤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先后在抗大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中南军政大学文工团担任戏剧队长、副协理员、导演、演员等。参加演出或导演了《白毛女》《血泪仇》等戏剧,创作了《为谁打天下》《立功平安无事》等剧本。

1948年,武兆堤与苏里、吴茵共同创作了歌剧《钢骨铁筋》,后由成荫改编为电影《钢铁战士》。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自朝鲜战场返回国内后,他调往东北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1955年,与苏里联合执导电影《平原游击队》,孤胆英雄“双枪李向阳”名扬全国。1957年,他独立执导了个人第一部电影《地下尖兵》。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周年的日子,他是电影《英雄儿女》导演

让武兆堤一举成名的是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的电影《英雄儿女》。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筹拍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英雄儿女》。武兆堤主动请缨,要求自己做导演,因为他有过一段朝鲜战场的生活,有很多感受,希望将崇高的英雄主义和深挚、善良的人性融汇在电影中,也因此,成全了《英雄儿女》,成全了“王成”刘世龙和“王芳”刘尚娴。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周年的日子,他是电影《英雄儿女》导演

1971年,武兆堤与马尔路、姜树森联合执导了八大样板戏之一的《沙家浜》。1980年,他被文化部任命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导演。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周年的日子,他是电影《英雄儿女》导演

在武兆堤的导演生涯中,一以贯之地蕴藏着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乐观的理想主义色彩以及深挚、善良的人性光辉,如果说他在《冰上姐妹》、《平原游击队》中对此已有所探索的话,那么到了电影《英雄儿女》,这一创作风格便完全形成了。

1992年9月3日,操劳了一生的武兆堤因病去世,享年72岁。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让我们永远铭记著名电影导演武兆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