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悄然地,三伏天的蒙自三中涌动着一股喜悦之情。

身穿校服的学生开心地走出校门,老师们打着电话给学生或者亲人们报喜,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校长张红兵与老师们一起谈论今年的中考成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刚刚过去的中考,蒙自三中这样一所农村和农民工子女占了69.19%的学校迎来了建校44年来的最好成绩——530分以上的人数288人(不含照顾分),500分以上的人数达到472人(不含照顾分)。这个成绩说明,蒙自三中的管理团队和老师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当中考成绩一线飘红之时,张红兵从“吃惊”走向平静,实际上,学校经过改革创新和整顿,在上半年进行的全市一模、二模考过程中,他就有了胜券在握的感觉,而中考,530分以上的人数288人,500分以上人数472人,这些优秀学生人数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更让三中的全体师生高兴的是,在接下来的非毕业班统测中,七年级和八年级也取得优异的成绩。全校老师都明白,这些佳绩的取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蒙自三中就这样悄然完成了历史性的华丽蜕变。张红兵的目标很明确,继续深化改革,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2020年的中考中再创佳绩。

张红兵胸怀教育情怀,用一颗坚守教育的心,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改革创新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氛围,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蒙自三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确立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校园内随处能见到垃圾,一天有100多人迟到”,2015年11月2日,张红兵走马上任到蒙自三中,走在校园两个星期,无人和他打招呼,甚至没看到学生和老师打招呼,这份“见面礼”让张红兵觉得不知所从,也让他觉得揪心。

有一天,在食堂里,张红兵在地上看到一张餐巾纸和一个矿泉水瓶,张红兵对着迎面走来的学生说“能帮忙捡起来吗?”

“你怎么不捡?”这名学生并不认识张红兵,不过张红兵并没有生气,而是与这位同学商量,一个捡纸一个捡矿泉水瓶,最后,这位同学同意了。当这位同学知道与他对话的是新来的校长时,每每在校园见到垃圾,都会自觉地捡起来。

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可以改变一个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一名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育人之中一定要以自己为榜样。这件小事,对于上任之初的张红兵有很大的启发。他也在思考,学校的教育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如何去整改。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了解到学校有69.19%的农村和农名工子女的学生,除了西藏和新疆,学校有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学生后,张红兵大吃一惊,特殊的生源和学生薄弱的家庭教育使他觉得,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任重而道远。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张红兵决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就是蒙自三中的教育核心:

教育目标

第一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这个远大志向不仅仅是理想,是学生做任何事情,包括学习、生活、做事等方方面面。志向是学生的动力系统,当一个学生有了目标,自主学习能力就强。同时,学校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哪里,把动力搞清楚,学习才会更有效。

第二要求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 一个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的话,自律性就差。学生要遵规守纪、懂文明讲礼貌,要爱护环境,作为一名学生,连身边的小环境都不爱护,对于大环境更不会爱护。学会自我管理学生,才能体现出高素质,每个人都管理好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第三要求学生做一个勤奋刻苦的人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学习成绩就不会提高。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勇于改革探索,创新管理模式

面对农村和农民工子女占比69.19%的学校,如何做好管理,是门大学问。张红兵勇于探索,从省外学校学到一些经验,大胆地改革创新。于2017年9月,在蒙自三中实施年级扁平化管理模式,让管理重心下移,领导工作下沉,实施以年级部长为核心的年级部管理负责制。

每个年级设立1名部长,设立4名副部长,4名副部长分管行政、教学、德育、后勤。这种模式,就是让学校层面的管理挪到年级上。张红兵说,这些年级部长,有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工作等权利。学校的每个领导都下沉到每个年级,真正做到全员管理,齐抓共管,包班管理。

这样管理的好处是,学校的领导全部沉到年级和班级后,能很快发现问题,可以快速做出处理。年级扁平化管理模式以“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的工作思路,落实岗位职责,实现学校管理精细化。

3个月的时间,学生的面貌就发生很大的变化,师生精神面貌、校园环境、课堂氛围等都发生很大变化。张红兵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今年的中考时,每位学生走出考场都特精神,学生们有说有笑,一改以往的愁眉苦脸的状况。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实施年级扁平化管理模式,使教师责任更加明确,教师协作更加紧密,落实课堂目标更加有力。建立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统一教职工思想,重塑课堂阵地建设,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转变。同时,学校还规定,学生到校必须穿校服,因为农村孩子和农民工孩子多,这样可以杜绝攀比,一系列措施得到落实之后,从2015年11月到2016年6月,大半年的时间,校园卫生、学生迟到、课堂纪律、学生的精气神都逐渐好转。

张红兵说,以前听说有人来学校来检查,心理很紧张,很害怕别人走进学校,因为学校的面貌不好。现在,不管有没有检查学校都特别自信。

综合素质评价

“星”级赏识教育

给学生“加油”,在2018年3月,张红兵在学生管理方面又来了一个大动作,那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价呢,就是对所有学生是实行“星”级管理。张红兵举例说,如果你在班上做一件事,大家公认你做的比较好,班主任、科任老师甚至是校长发现都可以发一个星卡给你,这些卡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重要依据。

实行星级管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具体评价为:获得5张卡的学生评为一星级学生;获得10张卡的学生评为二星级学生;获得15张卡的学生评为三星级学生;获得20张卡的学生评为四星级学生;获得25张卡的学生评为五星级学生(以学期累计)。

对于获得星的学生如何奖励,走进三中,在光荣榜上可以看到,获得一、二、三星级的学生可都在学校的光荣榜上写上名字表扬,获得四、五星级的学生名字和图片都可以上光荣榜。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通过这样的赏识教育,可以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每个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从而活泼、健康、幸福地成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师生关系和谐

提高学习效率

张红兵认为,个体劳动体现集体成果,集体劳动体现个体成果,一个学生的综合成绩是由每个科目组成的,是每个老师努力的结果,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获得集体成绩的提高。整个学校的成绩提高是每位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因此,这就要求学校的老师、学生必须团结在一起奋发努力,才能提高成绩。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老师的潜意识里,一定要把学生当做小孩子来教育,一个大人对小孩子们所犯的错误是不会计较的。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学生与老师亲近,就会信任老师,听从老师的话。

张红兵还说,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学会包容,不要在学生面前讲面子,老师做错了事情也要勇敢承认,学会给自己找个台阶下,遇到分歧,一定要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可以寻求其他方式解决。在多种举措的努力下,三中的师生关系趋于和谐,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学生能够听得进去,成绩自然得到提高。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坚守教育情怀

坚持立德树人

“人和人最大的差异在于认知”。临近退休,有人认为应该歇一歇,静静等待退休,而张红兵却把心思扑在教育上,一心想着如何改变学校风貌,如何改善三中目前的教育现状,为教育奔波着、劳累着。常常有人在背地琢磨:张校长该有的都有了,为什么还这么拼命呢?也有人直接问他:“校长,你有声望有地位,为何还这么拼?”

为了情怀和信仰。”张红兵坚定地回答,这是对教育发自内心的深沉的爱。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初到三中时,张红兵在教职工大会上跟老师们说:“想要维持一所学校的现状,保持原样并不难,难的是改变。”是的,他可以选择维持三中的原样,任期满刚好可以退休,然而,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让他决定改变三中。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所说的:“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张红兵就是这样,用心、用情怀、用爱、用责任和使命管理着蒙自三中。

张红兵认为,教师之爱,应如春风化雨洒向学生,像关爱自己的孩子般去关爱学生,坚持做到不偏爱任何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遇到问题学生,坚信教育的力量,不信春风唤不回。教师应该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终身信仰,而不是单纯的职业,面对横流的物欲,身边的人在一个个“挡不住的诱惑”下纷纷离开的时候,依然保持着那份定力,“衣带渐宽终不悔”。教师应该胸中有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责任,立德树人,为祖国培养人才。

今年中考成绩出来,张红兵在吃惊之余内心也平静了下来,因为在此之前,学校的功课做得很足,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进行综合分析,找到他们的得分点,老师针对学生层次布置不同作业题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的进步,在处理家与学校关系方面,学校也做了很多努力,召开了多种形式的家长会,除了互动之外,就是教育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家校共管,让孩子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关爱中成长和进步。

正是这一份情怀、这一份信仰、这一份使命和责任,让张红兵一直在教育的路上坚定地前行。他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他坚守他付出;他坚信,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学校在老师们的团结协作之下,定能满载星辉;他坚信,教育的情怀、信仰、使命和责任能使老师们为教育事业贡献一生,师生们必将在星辉斑斓里欢快放歌!

文:王宗林、张齐、林开琴

图:蒙自三中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蒙自三中华丽蜕变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