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又來 比亞迪「三電」能否阻擊豐田?


“宋”又來 比亞迪“三電”能否阻擊豐田?


“宋”又來 比亞迪“三電”能否阻擊豐田?

外籍專家詳解全新一代“宋”核心技術

聘請前奔馳S級專家漢斯·柯克來調教底盤,挖角國際風燥專家車熙範來把關車內靜謐空間,這還不能代表比亞迪全新一代“宋”的全部底氣。在推出全新“宋”的新車發佈會上,比亞迪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口若懸河,恨不得放大款款新車的哪怕是一丁點兒光亮,充滿激情的講演卻也調動起了現場所有人的味口來:“能吃雞、能追劇、全新的‘宋’誠意滿滿……”

“宋”又來 比亞迪“三電”能否阻擊豐田?

比亞迪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


活力四射,激情滿懷,啟用這位從市場一線打拼多年的年青人執掌銷售大權,比亞迪向前走出的每一小步都沒有脫離其創始之初設立的發展邏輯線。這回,繼今年推出全新“唐”之後,比亞迪一口氣推出三種動力的新一代“宋”,售價區間橫跨7.98萬—21.99萬元——全新一代“宋”(燃油)、全新一代“宋”DM(雙模)、全新一代“宋”EV(純電)。在汽車界,如此做派,聞所未聞!

說怪其實也不怪,比亞迪本就一直都被認為是國內汽車圈的理想主義者。秦、唐、宋、元,匹配這些令國人傲嬌的朝代命名,比亞迪似乎總是在想做出點什麼一鳴驚人的事。比照華夏民族的精神圖騰,比亞迪這回把“龍”的形象搬上了汽車。

仔細審視剛剛推出的這款“宋”,你會驚奇地發現,車身前臉:龍嘴格柵、龍鬚線條、龍眼大燈……

承擔顏值設計的艾格團隊以此命名為“Dragon Face”設計語言。為了“畫龍點睛”,比亞迪全新一代宋在同級別車型裡首次實現了車燈的全LED化,使得不管是晶鑽星光懸浮LED前大燈,還是霓光炫彩無縫貫穿式LED尾燈,看起來愈發深邃靈動;而車身側面的動感流體覺醒式設計,時光覺醒雙峰線與懸浮式車頂遙相呼應,則是為了完美演繹宛如游龍般的動感魅力。


“宋”又來 比亞迪“三電”能否阻擊豐田?

全新一代“宋”展示

趙長江幾番登臺,毫不掩飾希望全新一代“宋”能超過昔日比亞迪F3市場功績的期許(F3借鑑日系和韓系汽車的成功經驗,在設計上採用“mm”理念,保證了車內空間最大化,機器佔用空間的最小化,深受市場歡迎)。尤其是在純電動宋EV上,200萬公里的嚴苛道路測試,保證了500公里超長續航的貨真價實,趙長江希望全新一代宋EV 500能依託比亞迪三電核心技術(電池、電機、電控簡稱三電),用“充電1次,通勤2周,每公里出行成本8分錢”的賬單,切切實實地打動消費者。

比亞迪十分看重每款新車在新能源領域裡的表現。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截至目前,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佔到18.3%的市場份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市場份額為20.3%。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依託在IT互聯網和智能製造方面的優勢,比亞迪新一輪的業務增長逐步向仰仗新能源汽車靠攏,傳統燃油車的月銷量已經被新能源超越。

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比亞迪新能源車的市場表現,鼓舞的不僅僅是比亞迪。隨著改革開放大門進一步向世界敞開,中國市場成為諸多巨頭改寫世界車市格局的主戰場。豐田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蟄伏多年,日前,豐田汽車全面展示了其在“三電”方面的領先技術,一貫以“混動技術”見長的豐田,宣佈正式全面電動化。

不同於比亞迪在相同領域打下的根基,豐田汽車的電動化建立在對混合動力技術充分積累的基礎上,尤其是在三電技術的高性能、小型輕量化和低成本方面,豐田擁有深厚的積澱。據瞭解,豐田將於2020年首先在中國正式引進自主研發的量產型EV,之後向全球推廣豐田和雷克薩斯兩個品牌的產品。然後,計劃到21世紀20年代前半期在全球推出10多款EV。

業內人士認為,20多年混合動力技術的開發實踐、1000多萬輛的全球銷量,讓豐田積累了行業內最豐富、最先進、最成熟的電動化技術經驗,這是豐田全面電動化的最大底氣所在。

相比豐田,從全新一代“宋”的上市推介上可以發現,比亞迪按照自己的節奏,不但發揮出了自己特有的優勢,在解決續航里程、電池回收、電池衰竭等行業性難題上,也有了成熟的理論體系和技術儲備。

在新能源領域,自主品牌汽車究竟實力如何?從比亞迪全新一代“宋”身上,足以窺一斑而見全貌。


“宋”又來 比亞迪“三電”能否阻擊豐田?

全新一代“宋”三種動力售價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