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當村主任的那些趣事(四)

我24歲當選村幹部,26歲辭職,之後考到鄉政府,認認真真,勤勤懇懇,敢愛敢恨,抱打不平看大門,掃院子、做財務,搞信訪,服務全鎮,得罪十人,不怨他人,書寫回憶,自我反省,驚醒後人。

在農村,當村主任的那些趣事(四)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這就是武雪峰

最年輕的村主任:

我大學畢業,24歲就當選了村幹部,當時是最年輕的村主任。在我上高中時期,我寫了一首詩來勵志自己,詩是這樣寫的:男兒有志在四方,豈能久靠爹和娘?我欲外闖學武藝,誓獻丹心報家邦!抱著“要有走出大山的決心,也要有學成回報家鄉的情懷”我放棄大城市的生活回到了以上訪出名的磚瓦村,並且全票當選了村主任。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好人不當村幹部,當村幹部的不是好人。從此,我家從在祖祖輩輩的老好人,隨著一紙當選證,就變成了最壞的人家了,差點害的我們兄弟幾個娶不到媳婦!

3年的任期,我幹了2年,結果就驚天動地了,事情是這樣的:

1、剛當選,就遇上了評選低保一事。

在2015年之前,低保一直是由村幹部指定,那時只要和村幹部關係好或者比村幹部厲害的人全能吃上低保。當時我記得我家也享受著低保的待遇。要重新評選低保,就得打破以前的那種狀況,這樣勢必會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利益。重新評選因不符合條件失去低保的人會懷恨在心,而往往這部分人一般在村裡比較有話語權,他們會因為失去低保到處誹謗村幹部;那些生活困難的儘管符合條件能被評選,但因為他們在農村話語權太輕,當話語權重的人在村舍院亂說的時候,他們連一句公道的話也不敢說。面對這種情況,我當初想過不做調整或者微調,但是強力的責任心促使著我來了一次大調整。

程序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辦法實施,結果不能說公道,但至少90%的公道,其中我們一大家全部告別了吃低保的時代。

在農村,當村主任的那些趣事(四)

至少90%公道

2、這一次調整,結果我滿意。但是不如意的也有,矛盾從此就產生了。

第一種矛盾:支村兩委班子內部的矛盾:

我們村四大姓,號稱“四大家族”,我姓武,全村就我們一家,勢單力薄,不成派性,總是站在眾多數群眾的一面。支村兩委班子中除了我都維護著各自的利益,再我不當選之前,幾乎任何利益是被班子內部分配了。我當選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我比較正義,再加之強勢,任何事不由他們了。我的正義是因為我受到的教育,我的強勢是因為我從小就是跟村裡的鬥爭中培養起來的。怎麼鬥爭的呢?和平年代怎麼還能發生這樣的事呢?事情是這樣的,我簡單回憶一下:因為我爺爺是從外村搬遷到磚瓦村的,生性善良,勢單力薄,常被人欺負。到了我父親一輩,我們就成了兄弟三人了,不知什麼原因,我就愛惹是生非、行俠仗義。在我十歲的時候,我就懂事了,誰欺負了我爸,我就不放過誰,誰欺負了我弟,我就跟誰玩命。那時候農村很亂,家族鬥爭嚴重,就因為我的這種性格,我記得在我去賀昌(當時是呂梁市最好的高中)讀書之前,我一共和我們村11個家長打過家。

在評選低保中,由於正義和強勢,我們嚴格按程序和政策評選了低保,自然引起了班子成員的不滿,其中一些就開始挑撥離間,開始創造小道消息,開始製造謠言,開始面和心不和了!

在農村,當村主任的那些趣事(四)

矛盾是前進的動力

第二種矛盾:和村民們的矛盾:

班子內部人員慣用的手法有兩種:

一是晚上或早晨,跑到享受低保的農戶家,告訴農戶:你生活困難,應該吃低保,可差點吃不到,幸好我幫忙來,當初我推選你了,結果武雪峰是強力反對;

二是跑到沒有享受或被取消低保待遇的農戶家說:我本來計劃讓你享受低保了,結果武雪峰強力反對。

而不明事理的老百姓,他們當時根本就沒有“集體決策”這個概念,因為多少年的習慣使他們本能地認為,村裡的事和支村兩委無關,那就是村主任說了算,就是村主任幹下的,自然而然矛盾就多集中到了我身上。

故事太長,工作太忙,稍後更新……

在農村,當村主任的那些趣事(四)

海闊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