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作者 月潤江南

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THE FIRST-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大宋禁軍驍武軍指揮使董遵誨,突然接到了帝國最高領導人皇帝的詔令,邀請其進宮赴宴。

皇帝賜宴,無上榮光啊!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董將軍的臉上不但沒有一絲笑容,相反,卻透出驚恐的表情。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年輕時,董遵誨同志曾經欺負過這位大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

讓我們穿越回公元947年,看看那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THE SECOND-

這一年,後漢都城洛陽的一個待業青年——趙匡胤同學,決定離家去闖一闖,尋找屬於自己的機會。

二十一歲的趙匡胤留下一份書信,揹著母親妻兒,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但是,小趙童鞋走的太匆忙,而且從未出過遠門的他,顯然缺乏一些生活的經驗,銀子沒有帶夠,更何況那時候也不能刷信用卡。

最終結果就是:趙匡胤同學銀子花了個精光,終於成為了徹底的無產者。

所以,趙匡胤的這趟遠門就從最開始的遊歷演變成了徹底的流浪。

顛沛流離中,已經衣衫襤褸、形容憔悴的趙匡胤來到了隨州(今湖北省隨州市)。

這次,小趙運氣還不錯。

隨州刺史董昌本看在與趙匡胤父親同殿為臣的面上收留了他。

可是董家少爺——董遵誨卻對他並不感冒。

原因很簡單,趙匡胤蓋過了董帥哥的風頭。

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THE THIRD-

作為隨州歷屆好男兒的冠軍,董遵誨一向不乏女FANS的狂熱追捧。

可是超級男生趙匡胤的到來,讓自我感覺良好的董帥哥一下子就喪失了優越感。

武功紮實,馬術精湛,儀表堂堂,談吐不凡,每一項,董遵誨都被趙匡胤給PK下去了。

這讓自命不凡的董遵誨妒火攻心。

有一天,董遵誨對趙匡胤說,“嘿,小子!你看沒看見我們這隨州城,城頭上經常會出現紫雲如蓋的天象呢。我有一次,還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登上城頭上的高臺,遇到一條大黑蛇,長約百餘尺,頃刻之間,化成一條巨龍向東北方向飛躍而去,雷電相隨,風雨大作,不知道,這是什麼徵兆呢?”

說完,董少爺做自命不凡狀。

趙匡胤心想,你小子不就是想聽我奉承你兩句,說你是什麼真龍下凡,天生異相麼。嘿,想得美!

於是,趙匡胤瞥了董大公子一眼,裝作啥也沒聽見,沉默不語。

本來準備好好嘚瑟一番的董遵誨,費盡口舌卻討了個沒趣,氣得吹鬍子瞪眼,拂袖而去。

又過了幾天,董少爺讀完一本兵法書籍,學了點皮毛,頗有點自得,彷彿整個人都硬生生地拔高了一截,於是又迫不及待地來找趙匡胤顯擺顯擺。

看到董少爺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樣子,趙匡胤不覺好笑,於是很弱弱地提了一個實戰中的問題,超級自戀狂董遵誨當時就傻了——書上沒說啊!

介孩子真不是個好孩子,居然惱羞成怒,鬥不贏兵法就鬥起嘴來了:“趙公子既然如此才華橫溢,那怎麼還要在我們家混飯吃呢?”

士可殺不可辱!

心高氣傲的趙匡胤一氣之下,辭別了董昌本,繼續流浪。

最終,投軍報國,縱橫疆場,走上了一條傳奇的屌絲逆襲之路。

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THE FOURTH-

公元960年,趙匡胤登基,當年的待業青年成功逆襲,成了大宋王朝的大老闆。

而那位自命不凡的董大公子,此時,正是大宋禁軍的驍武軍指揮使,趙匡胤老闆手下的打工仔。

那一刻,董遵誨同志的腸子恐怕已經悔得變了顏色。

哎,只怪自己眼拙啊。

偏偏沒有多久,董遵誨就接到了皇帝的詔令,命其上殿覲見。

董遵誨看著詔令,死的心都有。

最後,在夫人的勸慰下,董遵誨才勉強答應覲見新科皇帝。

於是,抱著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想法,董遵誨戰戰兢兢地進了宮,剛一上殿,便磕頭請死。

趙匡胤急忙令左右將他扶起,好言安慰,笑道:“朕治天下,以赦免過失,獎賞功勞為原則,怎麼會因為舊怨怪罪你呢。你不要憂慮,朕還需要你為國出力呢。”

說罷,於便殿賜宴,與當年的歡喜小冤家一起開懷暢飲。

酒酣耳熱之際,趙匡胤高興地回憶起當年的趣事,笑著問董遵誨:“愛卿,還記得往日紫雲如蓋及黑蛇變龍的夢嗎?”

董遵誨腦袋瓜轉得快,一聽此話,順勢一拍:“此夢正應在今日!陛下真龍天子,微臣當時眼拙,實在是罪過,罪過啊!”

趙匡胤聞言笑道:“愛卿何不再敬我一杯。”

董遵誨立刻起身敬酒。

當晚,兩人喝得興高采烈,聊起當年相處的種種趣事,不禁相視大笑,開懷暢飲,董遵誨心下乃安。

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THE FIFTH-

不久,關於董遵誨同志與大宋皇帝的那段陳年舊事,也迅速傳遍了京城。

董遵誨手下幾名軍校以為皇上只是做做樣子,將來一定會嚴懲董遵誨,畢竟,董大公子曾經羞辱過當今天子。

於是,為了擺脫與董遵誨的干係,並藉機扳倒他,這幾名軍校便敲響登聞鼓,向皇帝聯名揭發董遵誨十餘條罪狀。

董遵誨嚇得面無人色,以為這次肯定必死無疑。

大宋皇帝趙匡胤卻大度地表示,不予追究,反而問董遵誨,其母何在。

董遵誨不明其意,只得如實稟告,稱其老母因戰亂,流落契丹境內,已多年未有音信。

趙匡胤表示,知道了,厚賜董遵誨並安撫之。

告狀一事,就此打住。

董大公子千恩萬謝,拜別趙匡胤。

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THE SIXTH-

不久,董府喜事臨門,董遵誨的母親居然從契丹境內安然無恙地回來了。

原來,得知董母流落契丹的消息之後,大宋皇帝趙匡胤馬上派人在宋遼邊境一帶,出重金尋訪董母,終於找到了董母的下落,於是,派人秘密護送董母入境,送還董遵誨家中。

同時,趙匡胤正式下詔,委任董遵誨為通遠軍節度使,鎮守環州,防備西北的党項。

趙匡胤密訪董母,千里護送,迎回中原,同時對董遵誨委以重任,託付邊關。

端的是,一派帝王氣度!

趙匡胤以德報怨的厚道之舉,令昔日的歡喜小冤家董遵誨感激得無以名狀。

遇上這麼好的領導,不把活幹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

從此,董遵誨對趙匡胤忠心不二,為大宋盡職盡責。他單人獨騎,親自深入西北各部落,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真誠結交各族朋友,於是,“諸族酋長,眾皆悅服”。終於用出色的工作業績,回報了趙老闆的一片真心。

每天三分鐘,輕鬆讀歷史!

快,關注這個號,一起漲姿勢~

大臣當場羞辱皇帝,然而皇帝以德報怨,真是千古奇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