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常」管理法

“九常”管理法

近年來,後勤服務企業在管理模式和方式上不斷尋求創新,管理中著力走規範化、特色化、精細化之路。

“九常”管理以後勤服務企業業務涵蓋的行政文員、保潔員、維修工、廚師、保安和庫管六大基本工種所涉崗位為基礎,主要做法包括九個方面:

1物品常分類

即保留崗位上必須使用的物品,清理掉崗位上的垃圾、雜物和與工作無關的物品。將保留的工作常用物品按使用功能分門別類存放。

物品常分類有以下四個實施步驟(四清):

▌一是“編寫清單”,即根據各崗位工作內容,編制物品清單,將所有物品進行簡單羅列,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二是“分清種類”,即在進一步確認物品清單的基礎上,根據工作實際需要,按使用功能分為必需品、常用品、非必需品和淘汰品四類。

▌三是“清理雜物”,即將過期物品等“淘汰品”堅決從崗位上清除掉,對非必需品再次細分為可用性高和可用性低兩類,明確標示,分開存放。

▌四是“再編清單”,即在清理和二次細分的基礎上,再次編寫物品清單,將餐飲後廚、工具庫、辦公室等不同場所、不同崗位、不同種類的物品按必需品、常用品、可用性高非必需品和可用性低非必需品再次編列清單,以便查核、使用和整理。物品清單如表所示。

“九常”管理法

2現場常整頓

通過“常整頓”將不用的物品清理掉,留下的有限物品再按“四個便於”的原則,即便於使用、便於拿取、便於歸位、便於管理,加以定點定位放置,並張貼可視化標籤,使工作現場一目瞭然,保證能在最短時間內將物品拿進拿出,以提高工作效率。

現場常整頓有以下三個實施步驟:

▌一是“三定”:即定置、定形、定序,亦即在物品分類的基礎上,確定必需品、常用品、可用性高非必需品和可用性低非必需品分別存放的位置、形式和順序,並經反覆優化後向同類崗位推廣實施。

▌二是“打模”,即經定置、定形、定序後形成的物品佈置標準化現場拍照後,將照片和操作流程圖變成模板張貼在醒目位置,供員工對照反覆實施。

▌三是“固化”,即通過強化培訓,讓員工適應標準化現場管理的要求,熟悉標準化現場佈置的規範,養成按標準化流程操作的習慣。

3環境常清潔

針對不同工作崗位,劃定衛生清潔責任區,制訂日常衛生清潔和計劃衛生清潔標準,並根據責任區的實際情況增加清潔頻率,保證所屬區域內的衛生始終乾淨整潔,物品整齊擺放。

環境常清潔有以下四個實施步驟(四定):

▌一是“定區”,即劃定各崗位衛生責任區,做到每個員工的責任區不重疊,避免相互推諉。

▌二是“定標”,即明確衛生清潔的操作標準,定標做到符合項目管理實際,既不抬高,也不壓低。

▌三是“定頻”,即從實際出發,人性化地確定衛生清潔的頻次,既不無謂消耗員工的體力,又能保持環境的整潔衛生。

▌四是“定責”,即通過巡查評價員工清潔工作的完成情況,獎優罰劣。

4成果常維護

即把前“三常”實施的成果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並培訓員工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隨時將淘汰品清理掉,對日常使用的物品分類後,整齊歸位,保持物品及環境的潔淨,並定期開展對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等。

成果常維護有以下三個實施步驟:

▌一是“樹標準”,即對物品常分類、現場常整頓和環境常清潔過程中形成的工作標準和操作流程加以沉澱,上升到規範化和文本化的高度進行總結和傳承。

▌二是“塑行為”,即改變員工的行為模式和工作習慣,克服員工工作過程中的懶散和隨意現象,做到操作流程化、行為規範化、獎懲制度化。

▌三是“樹形象”,即持續打造標準化現場,做到“三個一樣”,即誰管都一樣,天天都一樣,查不查都一樣。

5行為常規範

在員工的儀容儀表、行為規範、操作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以圖片配以簡單文字的形式直觀地向員工表示出工作服如何穿著,崗位規範如何實施,設備設施如何操作,以及安全事故如何避免等。

行為常規範有以下三個實施步驟:

▌一是“正容”,即端正儀容儀表,員工每天的第一項任務、第一件工作便是對照圖片要求檢查自己的穿戴是否符合規範,是否佩戴了多餘的首飾等。

▌二是“正紀”,即嚴明工作紀律,員工的一切言行都要符合員工手冊記載的各項規定。

▌三是“正技”,即正向提升工作技能,通過崗前培訓、轉崗培訓和有計劃的在崗輪訓,不斷提升員工的工作技能,強化員工的現場標準化管理、過程規範化操作、安全常態化防控等意識和習慣。

6工作常檢查

為保證以上五項內容得以有效落實,建立“四查”工作機制,即崗位自查、部門巡查、項目抽查、企業暗查的常檢查工作機制。

▌部門質檢員隨時對照崗位操作標準,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立即整改。

▌部門經理做好日常工作的巡查,對於偏離上述“五常”標準的,及時糾正。

項目每週進行兩次以上抽查工作,以保證“五常”標準得以有效落實。企業管理部每年不定期組織專家進行暗查,評估“五常”的執行情況。

7人人常自律

即通過標準化現場的設置,規範化行為的引導,讓員工對物品常分類、現場常整頓、環境常清潔、行為常規範,從接觸到了解,從瞭解到理解,從理解到接受,再從接受到自律,直至最後變成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

在實施過程中具體做到“三個自我”:

▌時刻自我對照,要求員工從值崗開始,就要從儀容儀表、一言一行對照“模板”,遵照規範,像“模”像樣;

▌時常自我檢查,每個工作日結束,必須自我反省,自我小結並形成文字,以留存備查;

▌始終自我管理,每週部門要召開例會,交流員工自我管理的心得體會等。

8先進常激勵

激勵先進是積聚正能量,調動積極性,推動工作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基於一線作業員工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的特點,從人的本性出發,結合“九常”管理的實施情況,每年度開展星級項目評選工作,每季度開展星級部門、星級崗位和星級員工評選工作,並給獲得“五星級”稱號的項目、部門、崗位和員工授予“流動紅旗”,在評比中連續保持“五星級”稱號的項目、部門、崗位和員工,才有資格在下一年度和下一季度評選中保住“流動紅旗”,否則就要面對被“摘旗”帶來的巨大壓力。

通過“先進常激勵”機制的確立,達到以先進激勵先進,鼓舞后進,實現共進,促進現場管理和規範服務整體水平不斷提升的目的。

9經驗常交流

交流經驗可以擴大正能量的傳遞範圍,快速提升系統的整體功能。項目層面,每個季度因實施“九常”管理突出,被授予“流動紅旗”的部門、崗位和員工將工作體會形成經驗材料,到其他部門、崗位和員工中進行介紹,讓員工在相互交流中找差距,知得失,增本領,共進步。被授予“流動紅旗”的部門、崗位和員工還要和比較弱的部門、崗位和員工建立“一對一”的幫扶機制,實現共建共榮。在“九常”管理評比中被授予“流動紅旗”的項目,可以通過企業網站和會議等途徑與其他項目交流經驗體會。

“九常”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新舊管理模式更替過程中,必然激起一定程度的衝突,適度的衝突會給企業發展注入活力,過度衝突則會引起混亂,造成管理無序和效率低下,管理好衝突的“度”才是關鍵所在。

在推行“九常”管理過程中,企業可能面臨“員工習慣改變難,統一編制標準難,檢查處罰實施難”三難困境,面對這些困難,要正本清源,抓住問題要害,實事求是地逐一加以解決。

統籌謀劃統一編制標準

由於管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對“九常”管理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項目、不同部門編制出的“九常”管理會存在涵蓋內容不全、執行標準不細、版式設計不一等問題。

如有些項目的“九常”管理會僅體現場地佈置標準,對員工的行為規範、工作標準、檢查機制等並未建立;有些項目場地佈置的物品擺放不夠整齊,對物品分類和放置的地點也不盡合理,不便於員工操作等;還有些項目由於對幻燈片軟件不熟悉,製作時會出現版面簡單、圖片模糊變形、字體大小不統一、頁面設置不合理等現象。

針對以上問題,企業要明確一個作為編制標準的牽頭部門,統籌謀劃標準的編制工作,並結合各項目、各部門、各崗位實際情況按照“行為規範、場地管理、工作標準、安全管理、檢查制度、資料管理”六個方面對“九常”管理的標準統一制定,統一培訓,統一解釋,對不規範和涵蓋不全的區域和內容重新補充,在此基礎上,統一製作幻燈片模版,以標準編制工作自身的科學化和規範化帶動“九常”管理標準的統一編制和執行。

循序漸進改變員工習慣

剛開始推行“九常”管理時,員工對“九常”管理會普遍存在排斥、牴觸心理,認為對物品定位擺放“沒必要和太麻煩”。在實踐中一方面要強化員工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採用逐項分解、逐項落實的方式,通過小範圍、小區域的整理、貼標和拍照,循序漸進地對員工進行要求和督促,日漸改變員工的行為和習慣,最終實現工作現場的標準化管理。

剛柔並濟實施行為約束

“九常”管理推行之初,因經驗不足,制定的《“九常”管理考核辦法》處罰標準偏嚴,一些項目、部門和崗位被扣分值過高,導致績效工資被扣罰較多。

因此,各項目經理和部門經理會紛紛提出疑慮和擔心:員工對“九常”管理缺乏瞭解,又處於被動執行地位,且執行力不強,檢查出的問題自然較多,如果處罰太重,會激發員工的逆反心理,甚至發生衝突和對抗,導致檢查人員不想查、不敢查、不真查,久而久之,則不利於“九常”管理的推行和良性發展。

鑑於以上情況,企業應採取三項措施:

▌一是實事求是地對《“九常”管理考核辦法》加以修改完善,人性化地降低處罰標準。

▌二是設定“九常”管理執行的緩衝期,在此期間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主要是給予提醒,對特別嚴重的違規行為也只作象徵性處罰,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員工去適應“九常”管理,從思想深處去接受“九常”管理。

▌三是選取執行基礎相對較好的項目、部門和崗位進行試點,組織其他項目、部門和員工進行現場參觀交流,打消大家的疑惑和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