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成交額降幅擴大 風控、經營不利是此輪平台倒閉最重要原因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朗迪峰會上,零壹財經的合夥人趙慧利在《合規與發展》分論壇上,發佈《關鍵時刻——P2P網貸危機調研報告2》,這是繼一個多月以前,P2P網貸危機集中爆發的時候第一份調研報告的兩個月後,再次撰寫調研報告。在這份名為《關鍵時刻——P2P網貸危機調研報告2》報告中,指出了最近這兩個月裡P2P危機主要表現和變化、危機成因、對危機的研判,以及危機過後網貸再出發有哪些基礎和方向。

待還餘額連續11個月持續降低 危機過後倖存平臺不足1/4

這份報告指出,7月份問題平臺的數量到達巔峰的142家,平均每天有四到五家的平臺爆雷,影響到的投資人數達到數百萬。除了這142家確定爆雷的平臺之外,7月份還有36家平臺出現暫停發標,部分項目逾期這樣的情況。8月份隨著各級監管部門先後發聲,行業的信心得到穩定之後,問題平臺的數量降到48家,涉及貸款金額大概150億,爭議平臺數量下降到21家。反映到大的數據上,截至2018年8月31日,P2P問題平臺共有4612家,佔歷史上P2P平臺數量的75.2%,也就是四分之三。倖存平臺不足四分之一,其中還有一百多家的平臺徹底轉型,退出P2P領域。

報告還顯示,P2P行業規模大幅度萎縮,待還餘額連續十一個月持續降低。

2017年12月到2018年6月,剔除掉中國的農曆春節對於交易的影響,P2P網貸單月成交額的環比降幅控制在8%以內。7月份最大規模的行業危機爆發以後,P2P網貸成交額1236億,環比降幅從8%以內,擴大到了19.48%。8月份進一步下降,降幅擴大到29.29%。這些數據反映到借款端和投資端上,借款人數連續兩個月環比減少30%以上。

7月份投資人數280萬,環比減少29%。8月份到了180萬,環比減少35.7%,下降幅度非常大。7月份人均投資額4.4萬,環比增加13.6萬,8月達到4.9萬,環比增加11.4%。

趙慧利指出,“這裡面出現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雖然投資人數下降,但是人均投資額不斷增加。在危機中,很多人看到這個只是一個非常恐慌的現象,也有人從裡面看到了非常積極的信息,留下的這些投資人可能是更加理性的,我想這個數據應該算是一個佐證。”

風控、經營不利是此輪平臺倒閉最重要原因

趙慧利指出,外因方面,包括實體經濟的緊張導致整體的違約率上升,也包括6月30日整治辦宣佈P2P備案繼續延期。對於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不明朗等都成為造成危機的外部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平臺內部。

她指出,主觀惡意在今年的問題平臺的佔比沒有那麼大,佔比最大的時候是在2015年;第二類就是不合規等因素導致風險累計;第三,主動退出,由於監管趨嚴,合規成本不斷上升,平臺持續沒有盈利,綜合考慮之後宣佈退出清盤,這個比例在7月8月的問題平臺裡面,佔比比較高的,這些平臺在清盤過程裡面,因為還有大量的投資標的尚未到期,他的退出週期也比較長,中間的變數也比較大。所以我們不排除他中間沒有辦法良性清盤,並且跑路的可能性;第四個就是風控、經營不利,應該是此輪P2P危機裡面可以說是最主要的原因。

趙慧利表示,“經營不利的情況還包括期限錯備導致的流動性壓力,運營成本控制不利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再就是借款端的貸後管理不利,催收不利,最後無力支撐,只能宣佈清盤,用一些非常惡性的方式解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然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質就是經營風險,P2P想要健康可持續地發展,一定要有完整的風控體系,許多P2P平臺爆雷就是在於規模極速擴張的時候,沒有建立與規模相匹配的風險控制能力和運營能力。”

對於P2P平臺未來的發展,趙慧利指出,在“網貸108條”指導下,監管給P2P指出了非常清晰的整改合規方向,但平臺內生髮展方面也指出四個發展方向:

第一,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金融一定要經營風險,風控是做金融的脊樑。過硬的風控實力,完善的風險緩釋機制,健全合規的債務催收機制,都是平臺穩健前行的關鍵。

第二,現金流是血液。在前期發展當中,並沒有儲備足夠的盈利足夠的資金,可能在危機不斷的往下發展的時候,如果危機的時間一再延長的話,後面依然會有一些現金流不夠充裕的平臺,會繼續受到衝擊。

第三,透明度是基石。作為P2P平臺是一個信息中介,與投資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非常重要,而建立信任關係的根本,就在於透明度。透明的信息披露,是P2P應該遵守的合規原則,也是贏得投資人信任的基本表現。

最後,行業的金融教育勢在必行。這個金融教育不僅僅包括我們常說的P2P投資人的教育,投資人需要理性認知商業模式,認知風險收益的匹配性,認知要有識別P2P投資項目風險的能力。對於借款人,也要認知一旦借了款以後你要承擔哪些責任,一旦逾期以後要承擔哪些損失,要有履約的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