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道精品鑑賞—四川銅幣一組

中華民國錢幣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有著歷史薰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珍貴的中華民國錢幣記錄了辛亥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歷史,由於歷經百年風雨,存世量極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 愛好者青睞。

最近,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徵集到一組兩枚民國期間的四川銅幣,當一佰和當貳佰文各一文。如下圖所示:

雍道精品鑑賞—四川銅幣一組

雍道精品鑑賞—四川銅幣一組

這枚四川銅幣嘉禾貳佰文,產於民國15年,正面圖案為四面交織的旗幟,中間寫著阿拉伯數字“200”表示面額,背面上方為“中華民國十五年”7字,下面寫“每枚當貳佰文”6字。

雍道精品鑑賞—四川銅幣一組

雍道精品鑑賞—四川銅幣一組

四川銅幣當壹佰文,產於民國二年,正面上方為“軍政府造”4字,下方為“當制錢壹佰文”6字,中間為“四川銅幣”4字,圍繞4瓣花星,背面中央篆文“漢”,旁圍十八星,外有“中華民國二年”。

此組銅幣現存世量極少,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辛亥革命後,四川的政務長期由各路軍閥把持,而鑄造銅元也為其一大財政來源。為支撐軍閥混戰的龐大軍費開支,割據一方的大小軍閥,除田賦上橫徵暴斂外,還紛紛自設幣廠,鑄造銅元。其品質日漸低劣,面值越來越大,重量越來越輕。民國十五年,為括充財源,開膜鑄造“四川銅幣當貳佰文”。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是辛亥革命時期的產物。1911年12月發生“成都兵變”,以尹昌衡、羅綸為正副都督的四川軍政府取代了成立僅12天的大漢四川軍政府。新的四川軍政府成立之初即面臨著需用日繁、度支日絀的財政困窘局面。軍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幣廠,決定鑄造“四川銅幣”以應急。民國二年,四川成都造幣廠開模鑄造“軍政府造四川銅幣100文”(也稱“漢”字銅元)。

此組錢幣它帶有辛亥革命那一時期鮮明的時代印記,見證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具有深刻的收藏意義和歷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