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村村通」照舊「村村痛」?來聽聽鄉村老村民的3個觀點!

究竟是“村村通”照舊“村村痛”?來聽聽鄉村老村民的3個觀點!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問題從來就不是小問題。對於農村人來說,道路好壞更是直接的關係著村民的幸福指數以及經濟發展的腳步。優良的交通狀況是村集體的臉面,是村民出行、運輸的依賴。不少農民甚至都笑稱:一個村子整體水平如何,只需看看這路修的如何就能判斷出個大概來。

究竟是“村村通”照舊“村村痛”?來聽聽鄉村老村民的3個觀點!

伴隨這兩年大量好政策逐漸傾向農村,由政府出資出力為農民解決道路問題的“村村通”、“戶戶通”政策逐漸開展了起來。可以說,這項惠民政策真的為多數農村帶來了大福利。不少農民甚至還參與到了這項大型工程之中,解決了不少農民工的打工就業問題,總之,大部分農民對這次修路政策都很滿意。然而在個別地區,在修路之初出於種種原因:如設計弊病、質量把控不嚴,使得路面後期質量大為下跌,面對這些路面故障,連專家也啞語了,一些農民更是坦言:“這明明是村村痛嘛”!那麼問題道路都出現了哪些問題呢?

究竟是“村村通”照舊“村村痛”?來聽聽鄉村老村民的3個觀點!

(1),首先就是交通設計環節不合理。農村大多處於山地之中,通常道路坡度都比較大,彎路也較多,在一些地區,道路更是繞著山路轉圈圈,又高又陡的,對於農民的交通安全來說存在不小的危險性,不少農民都認為,既然修路了,就應該將原有的一些不合理的路線進行淘汰,並適當鋪設合理的路面。

(2),路修了,修窄了。村村通要求的農村路面寬度3.5米以上,但存在少數農村或部分路段,受監管把關不嚴所致,路面寬度甚至在3米以下。要知道,這個路面寬度對於農村人運輸農作物,特別是秋收季節兩車相向行駛的是極為不利的。一些農民反應“修這麼窄不如不修,把路基還抬高了,根本沒法錯車啊!”

究竟是“村村通”照舊“村村痛”?來聽聽鄉村老村民的3個觀點!

(3),“質量不過關啊!”不少農村都出現了這麼一個現象,路面剛修好時瞅著又寬敞又平坦,確實讓人心生愉悅,甚至不少農民都產生了光著腳丫在新路上蹦躂兩下的衝動。但誰知好景不長呀,轉眼間才過了半年的功夫,一條好好的路就出現了多處斷裂,不少位置也產生了混凝土脫落,留下了坑坑窪窪的“疤痕”,高低不平的。當村民駕駛著車走上去的時候還一顛一顛的,跟過去的土路狀態也沒啥大區別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誰要對此負責呢?

究竟是“村村通”照舊“村村痛”?來聽聽鄉村老村民的3個觀點!

對於這3類狀況,不少農村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既然政策上給予了農民這項好處,相關的修路單位就要用心的去做,監管部門也要儘自己的責任去督導,修路耗費的人力財力可不少啊,你這路面出了問題以後還要整改,多浪費啊?雖說是國家出錢,但這麼多的錢留著搞建設搞科研不是更好嗎?而且這樣的路,對農民日常生活的幫助也著實不大啊!

對於農村“村村通”質量問題這件事,你又有著怎樣的觀點呢?歡迎您的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