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詞人郭應祥,是個「七夕控」

周曉明(錫東刀客)

宋朝詞人中有個叫郭應祥的詞人,名不見經傳,經查閱,相關資料甚少,只知道是臨江軍(今江西省清江)人。字承禧,號遁齋,生於紹興二十八年(一一五八年)。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後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後嘗官楚、越間。據《文獻通考》記載,應祥能詞,有《笑笑詞》一卷,多壽詞頌語,頗凡庸可厭。(也不能一概而論,【柳梢青】(乙丑自壽)就是個例外。)也就是說,郭的詞作大多數平庸,只有柳梢青這首是個例外。但此人對七夕情有獨鍾,一共填了四首七夕的詞。我們不妨來發上讓大家一睹究竟,優劣詮評。

宋朝詞人郭應祥,是個“七夕控”

浪漫七夕,良辰美景

第一首西江月

令節無過七夕,今年已隔三宵。

奔馳五百里而遙。

行止非人所料。

月入尊罍楚楚,風生襟袖飄飄。

不須抵死殢河橋。

對月臨風一笑。

奔馳現在是個汽車名牌,沒想到郭早早用了,奔馳名氣之大,估計他自己也所料不及,對月臨風一笑,結句還是頗有些味道。

第二首鵲橋仙

金風淅淅,銀河耿耿,七夕如今又至。

人間喚作隔年期,但只似、屈伸指臂。

羅花列果,拈針弄線,等是紛紛兒戲。

巧人自少拙人多,那牛女、何曾管你。

此首借題發揮,言世界巧人的少,笨拙的人多,這個倒是事實。

宋朝詞人郭應祥,是個“七夕控”

佳期如夢

第三首又是鵲橋仙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兩見浴兒高會。

乃翁種德已多年,看袞袞、公侯未艾。

封胡羯末,綜維縝絳,堪羨金魚垂袋。

丹砂白蜜不須塗,把續命、彩絲與帶。

種備,猶佈德。施恩德於人。最早見於《書·大禹謨》:“ 皋陶邁種德,德乃降,黎民懷之。” 孔傳:“邁,行;種,布。”

宋朝詞人郭應祥,是個“七夕控”

中國傳統藝術剪紙

第四首仍是鵲橋仙

今年七夕,新秋三日,已覺涼生院宇。

吾鄉風物勝他鄉,那更著、萊衣起舞。

泛槎經歲,分釵半夜,往事流傳千古。

獨憐詞客與詩人,費多少、閒言潑語。

萊夜起舞和泛槎經歲,這裡用了二個典故,萊夜:傳·春秋·楚·老萊子 侍奉雙親至孝,行年七十,猶著五彩衣,為嬰兒戲。後因以“萊衣”指小兒穿的五彩衣或小兒的衣服。著萊衣表示對雙親的孝養。

泛槎:唐.趙璘《因語錄》卷五:“《漢書》載張騫窮河源,言其奉使之遠,實無天河之說。

古人云:詞有三法,章法,句法,字法也,章法貴渾成,又貴變化。句法貴精煉,又貴灑脫,字法貴新雋,又貴自然。

那麼讀了郭應祥的四首以“七夕”為題的詞,總體感覺語句稍嫌重複,詞意不甚暢達,猶覺板滯,個人認為郭的詞在宋詞中應該處於中下水平吧,朋友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