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創投|錢荒,這是VC「下跪」的年代:工資臨斷髮 退出率1.5%

深度創投|錢荒,這是VC“下跪”的年代:工資臨斷髮 退出率1.5%

文| 鉛筆道 記者 林一


2018年的創投圈似乎沒有春天。投資機構募資的艱難從去年年底延續到了今年夏天。

為了募資,GP們奇招百出,甚至傳出GP給LP下跪的段子,但大部分鉛筆道採訪過的基金合夥人都表示:行業是缺錢,但自己不差錢,知道誰沒募到資也不能說出來。

真實情況是錢荒似乎成了共識,但古典VC和區塊鏈基金卻是冰火兩重天。前者募資艱難,後者卻不差錢。如今自稱不差錢的VC、退出無路的LP、別具一格的區塊鏈基金共同組成了如今創投圈的圖譜。

眼下,真正的凜冬或許正在趕來的路上。

自稱不差錢的VC們

和諸多高三學生一樣,在這個夏天,VC們迎來自己的高考時刻。

不過不同的是,高考往往在三天之內結束,而VC的考試則從年前持續到了燥熱的夏季。倘若無法順利通過LP的測試,那麼不少VC機構將會關門大吉。

為此,VC們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位FA告訴鉛筆道,某上市公司的IR告訴他,有家機構為了融資GP給LP下跪了。這聽上去有些不現實,但不容忽略的真實情況是VC們確實著急了。

“各有各的方法吧。有很多GP選擇了找專業的募資團隊來做募資的事情,有些會去挖有資源的IR,有產業資源的GP會直接靠產業資本來完成募資。當然也會有部分GP會採取一些非商業手段,這些超出規則的就很難講了。”一位接近某母基金的人對鉛筆道表示。

行業裡似乎達成了某種共識。

“我大概知道誰沒錢了,但是不能說。大家都在募著,人家沒錢了也是相對的,萬一今天沒錢明天募著了,所以我這個不能說。”投資人李明哲(化名)表示。

但隨後李明哲又補充道:“現在大量的人民幣基金,或者是市場上比較有名的VC,PR公關做得比較好的其實賬上已經沒有什麼錢了。”而從事FA業務的趙雷(化名)表示,暴雷的現象在今年下半年會出現。

事實上,VC的子彈早就不夠充足了。

據鉛筆道瞭解一家主投Pre-A輪、A輪的機構賬上僅有幾千萬元。而不少創業者在被沒錢的投資機構“撩著”。去年,創業者G先生的娛樂類項目在尋求A輪融資時,已經和某家主投文娛的機構簽好了一系列的投資協議,甚至PR稿件都發出去了,但最後並沒有收到資金。G先生曾對鉛筆道記者表示:“沒辦法,他們自己也沒錢了。”

多位業內人士對鉛筆道表示,實際上這家文娛基金在去年年中的時候就已經沒錢了,如果真的出資投項目,會導致團隊發不出工資,且其中一位LP已經確認。多米諾骨牌效應還在繼續。業內人士告訴鉛筆道,自己在某二線VC機構就職的同學也快要發不出工資來了。

對於自家的錢袋子是否充足,多位投資人的態度高度一致。“我們沒有感覺太困難”、“我們還好”,言語中自家機構似乎並未受到影響。

但真實的情況或許並非如上述投資人所言。據投中研究院統計,2018年一季度,國內VC/PE機構完成募集基金規模110.3億美元,同比下降74.85%;數量共103支,同比下降54.82%。4月,情況更壞,VC/PE市場完成募資規模下降85.78%,數量同比下降69.41%。

對於眼下募資難的情況,一位投資人做了形象的比喻,“募資好比高考,也分大小年。以前500分就可以上本科,今年人多了550分才能上本科”。所謂“人多”源於5年前的雙創熱潮,“恨不得一兩個人有一點資源關係就可以拉一個機構開始搞投資”。

如今,遇到了小年,分數線高了,大部分考生可能落榜,VC也將迎來洗牌期。而一直為GP輸血的LP日子似乎並不好過。

退出無路的LP們

秋收無果,LP的退出遇到了問題。

趙雷對鉛筆道表示,深圳某家知名機構的個人LP錢退不出來了,倒是拍了桌子。據趙雷透露該機構算是深圳一家挺知名的機構,每年都會進入中國十大VC評選的榜單上。因為無法退出而拍桌子的不僅一家機構的LP,“很多LP都拍桌子了。”趙雷補充道。

這些個人LP大多是靠實業和傳統產業起家。5年前,互聯網投資熱潮湧起,他們發現投資互聯網公司太賺錢,因此蜂擁而上,從實業家變成LP。幾乎在同一時間,投資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只是水平參差不齊。

5年後,恰好到了LP退出時間。本來期待依靠互聯網投資賺錢的LP如今卻竹籃打水。“這些LP基本上現在全被坑了,我剛剛說的那家機構撒胡椒麵似的撒了200多個項目,第一個五年週期完了之後只有三個項目退出,退出率僅為1.5%。”趙雷對鉛筆道表示。

尤其是近兩年,風口說變就變。從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到後來的無人貨架,風口大變化,資本也在拼命追逐,潮退了,才能看見誰連褲衩都不剩。“有些機構寧願少份額不掙錢為了名聲也要拿很小的份額,但其實真的脫光了看你的投資回報率是很差的。”一位投資人對鉛筆道表示。

“整個行業,現在大部分機構的實際情況是,很多都賠掉了。”趙雷表示。

“LP出資3個億給機構,能拿回來2.5個億也行。但現實情況是2.5億也拿不回來,GP們講出一大堆客觀原因說現在退不了。”趙雷隨後補充道。

退出難又分兩種情況

其一,IPO受阻,併購的可能極低。一位投資人表示,二級市場的資金荒在向一級市場滲透。很多項目拿了B輪、C輪之後,想要IPO不太可能了,併購的可能性也極低。

其二,GP們想要找接盤俠,但卻不如所願。“前兩年泡沫吹的很大,很多項目的估值已抬得過高了,企業不願意自降估值,機構也不願意花錢買這麼貴的項目。”趙雷分析。

項目回報堪憂,GP的賺錢渠道也發生了變化。“很多GP真的募了一個大盤子之後,基本上就收管理費。10個億的基金,每年收2000萬管理費,其實還是挺正常的。”趙雷補充道。

2000萬元的管理費作何用?“基本上這些GP吃吃喝喝、差旅什麼的也就在裡面了。你會發現很多機構,正常GP應該是掙carry的,後來發現全在掙管理費,這就太噁心了。”趙雷道出瞭如今GP們的現狀。

原本靠利益維持的關係現在難以維繫。LP出資越來越謹慎,於是出現了GP給LP下跪的段子,“對於LP來說,你送什麼我都收著,但是給你錢這事不一定”。

因此很多LP想要穿透GP直投。業內一位FA表示,實際上很多個人LP比GP要專業得多。一些機構的合夥人實戰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很多投資經理是真的沒有判斷能力,對於業務的一些邏輯,具體的場景和需求真正懂的不多。你會發現很多LP直投,要真的做項目判斷,(LP)做的比GP好。

但行業內也有不缺錢的。

誰不缺錢?

“中國的錢一半在銀行裡,一半在區塊鏈。”一位投資機構合夥人對鉛筆道表示。

這樣的說法另一位投資人並不認可。“行業(融資)也就不到5%,區塊鏈項目本身數量並不是很多,單個項目融資額也不高,乘起來自然就比較小”。倘若真的如此,該投資人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如果大量資金投在區塊鏈,投資行業就麻煩,因為目前90%以上的區塊鏈項目都是龐氏遊戲”。

但遊戲內的玩家似乎和古典投資人不在一個時空。“我們沒有受到影響,是自有資金運作。”某知名區塊鏈基金表示。而多位區塊鏈內大佬也向鉛筆道表示區塊鏈基金不缺錢。

這和如今為了募資想破腦袋的“古典投資人”有些不同。“我的感受好像完全是兩個圈子的人,像我們身邊有一些朋友(區塊鏈基金),好像他說(募資)是很好的,輕鬆拿到幾千萬,可以很快找到LP的。”古典投資人張濤(化名)坦言。

不同於古典投資機構,資金來源大部分是政府基金以及市場化的母基金,區塊鏈基金的LP大多以個人為主,這其中還存在不少通過自有資金運作,而其中的LP大部分是通過幣市賺到了錢,因此達成了共識。“其實是一種信仰,你要是沒有信仰,就沒有共同語言,就不會走到一起,而具備共同信仰的人很容易認可這個事情,掏錢也是比較爽快的。”張濤表示。

同時,資金的流動性非常強,股權投資需要8年甚至10年的時間,而區塊鏈基金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是馬上可以得到體現的。古典投資人趙濤表示,區塊鏈基金不需要通過傳統的上市途徑退出,僅僅在數字貨幣層面就可以去交易和轉讓,所以收益可能很快就能得到兌現。

而在古典投資的領域,二八效應明顯。多位投資人表示,未來是20%的機構拿走市面上80%的錢。一個明顯的現象是雖然現在資金荒,“類似深創投這樣的機構募資反而更好募了,大家追著給錢。”業內人士表示。

可現實情況是,好的標的並沒有那麼多,因此募來的錢投不出去便成了問題。業內投資人對鉛筆道表示了擔憂,在A輪這個階段,一兩個億的估值是最容易產生超高回報的,因為模式基本上快跑出來了。但問題是當錢越來越往頭部機構聚集,一兩個億估值(融資一般在1500萬元左右)的項目機構沒法投,比如我一個基金弄50億,1500萬一個項目我得投多少個才能投完呀!

因此投資金額需要擴大。“比如一次投3、4個億,但現在大家也都肝顫,誰也不會去領投這麼大的一輪。或者大家抱團一起來投,如果最後這個項目不行,就可以對LP講你看某某機構也賠了,你不能怪我。”投資人X先生表示。“但這個說法是說不通的,投賠了之後,人家一定會怪你的。”

多位投資人向鉛筆道表示,今年下半年資金荒或將全面爆發,而這一次將比2016年的資本寒冬來得更猛烈,沒有充足糧草或者無法自我造血的項目將會被熬死。經過一輪洗牌之後,行業將逐漸趨於穩定。

注: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深度創投|錢荒,這是VC“下跪”的年代:工資臨斷髮 退出率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