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嚴格征管影響發酵 中小民企紛紛尋求應對之道

在多位企業人士看來,雖然國務院常務會的表態對部分企業負擔的加重預期形成一定對沖,但“社保稅徵”新政的祭出,對於包括餐飲物流、建築施工、勞務派遣、物業安保等在內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預計會帶來較大影響,尤其做小稅基和偷逃稅費等行為存在於一定比例的中小規模民營企業中,隨著社保追繳和嚴格徵管機制的到來,如何實現成本轉嫁,將成為它們的新考驗。

但中小民企並非完全無策。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經過對部分民企採訪獲悉,隨著“社保稅徵”機制的臨近,不少新的企業用工模式也在加緊醞釀。預計受到衝擊的企業通過靈活機制實現用工成本再平衡的步伐,已經在悄然提速。

徵收“通道”

按照部署,未來各項社會保險費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而不是目前多地已經採用的“代收模式”。有稅務部門人士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稅務針對此項政策的相關部署和變動措施,已經開始加快速度推進。

王峰(化名)此前在河北省任丘市稅務局工作,今年7月國地稅合併後,被調往下屬分局。他介紹說,“國地稅合併後,河北多地稅務專門成立了非稅收入科或者非稅收入部,為徵收社保費做好準備。”

對於“社保稅徵”的原因,王峰解釋說,一方面,社保基金收支兩條線,將徵收職能從人社部門分離出來,有利於人社部門集中力量來做社保基金的管理和發放;另一方面,稅務部門最容易掌握用人單位的經營狀況和工資發放情況,對那些不給員工上社保、不全額上社保的企業最方便做到“精準打擊”。因此,整體來看,部分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技術創新型企業以及此前通過做小稅基和偷逃稅費的企業,將面臨較大壓力。

王峰介紹說,不少民營企業都知道交保的成本壓力較大,基本上公司報多少就按照多少來收,除非是有人舉報或者投訴,或者每年會核查抽查一些企業,而即便這時候涉及到實際工資的核定與實際人數的核定,仍然還有人為的操作空間。因此,儘管過往社保的法律標準很高很嚴格,但是實施的時候執法力度是比較弱的。而社保局、各地的勞動局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去掌握企業實際的勞動力情況。

“整體來看,稅務部門更像是提供一個‘通道業務’,所徵得的資金最終還是會流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不會出現用作它途的情況。”王峰解釋。

“社保稅徵”新政雖然有種“橫空出世”的感覺,但也並非空穴來風。王峰表示,近期正好是國稅地稅合併落地期,因此是一個實現徵收主體轉移的好機會。此外也有審計機構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分析,多部門此前就曾聯合發文,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航、火車,裡面就提到“用人單位未按規定參加社保、未如實申報社保繳納基數、拒繳社保的,其責任人都將被納入失信名單,坐飛機都將受限”,因此,她認為本次改革是一個較大的系統工程。

頭部競爭

改革雖然仍未落地,但其影響已經在發酵之中。首先各路分析師,特別是服務類、零售類、製造業等行業分析師紛紛出馬,試圖將政策對行業及公司的影響量化,各類研報也層出不窮。其中國泰君安的研報最為引人注目,其測量全國總量最終影響表示,在徵管體制改革後,企業與個人將補繳共計近2萬億元。

另外,不少上市公司董秘表示,“分析師和機構紛紛來詢問事件影響幾何,給個指引”。目前已經有數十家上市公司通過各種渠道給出回應。但董秘也顯得頗為無奈,其中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表示:“這事兒上市公司很難指引:預測多了現在是利空;預測少了,以後是利空,外帶傷了朋友。關鍵是即使測算準了又能怎麼樣?”

另外,據某上市公司深圳代理財務人員介紹,最近在他們的工作群裡各種“關於社保改革的講座和論壇”不斷出現,領導也曾想讓他們去聽一聽,記者在網上也看到一些“社保入稅,人力資源大咖教你如何應對”等的講座宣傳。

對於社保徵收劃歸稅務徵收這一改革,南方某出行類上市公司管理層人士表示:“對我們這種類型的企業成本應該增加不少,會有一定衝擊的,尤其是處於轉型期的企業,面對新競爭者的增多,企業研發投入等各項費用會增加,如今人力成本再增加,那麼無疑會增加企業負擔。”

據介紹,該企業目前正常繳納員工社保,只是標準相對比較低,而此項改革具體會讓人力成本增加多少,上述管理層人士表示:“目前改革措施還未具體落地,具體成本增幅還不好測算。”但她表示:“改革方案最終落地後,作為上市公司肯定會合規執行的,這在某種程度也會倒逼企業不斷提升內部運營效率、工作效率、人力產出比等,但是對公司肯定不會造成威脅,就這麼點事,作為企業管理者肯定希望成本低。”

“政策變化改變不了”,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表示,“長遠看,這事真沒那麼重要,或許對短期損益有影響,但不必糾結於此,紮紮實實做好預案,把管理做精、實力做強,你就是剩著,剩者為王。對於整個行業而言,人工成本的抬高,將進一步清除弱小競爭者,同時阻擋了潛在的進入者。”吳士君稱,對於行業頭部已經建立了壁壘的公司,相當於稅務替你掃清了馬路,發展環境可能更加有利,市場份額反而增大,事件影響很快消化,“短期無大礙,長期有大利。”

其中,某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在社保新政改革方案頒佈後,對醫藥零售這一員工人數較多,被認為受社保改革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進行研究。該券商人士分析指出,增值稅改革以及小規模納稅人標準變動等可以部分對沖社保入稅調整帶來的風險。據他測算,補繳社保的差額佔當期歸母淨利潤的比例在8%-19%之間,對公司淨利潤率影響在0.44個百分點-1.23個百分點之間;但增值稅降稅+小規模納稅人改革有望帶來0.7億-1.7億的業績增量,對公司淨利潤率影響在1.45個百分點-2.36個百分點之間。

上述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來看,目前社保入稅的具體執行細則及執法細則仍未有定論,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估計實際影響額度相對較小,同時還應考慮增值稅改革帶來的風險對沖;另一個角度來看,上市公司相對規範,如完全嚴格執行社保徵收則中小連鎖面臨的壓力更大,中小連鎖資產價格有可能下降,利於大型連鎖進行收購兼併,更有助於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用工新模式

社保基數核定轉由稅務局管理,不少民營企業表示,已經感受到壓力。

東北地區某家A股上市公司董秘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公司上市後,絕大部分運營主體都是按照實際繳納的,但江浙某生物質子公司沒有實繳,初步測算未來每年將增加公司成本100萬元。

北京一家民營建築施工公司負責人則表示,對於行業來說,1%的成本增加,都可能意味著讓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甚至出現停工的情況。“倘若政策落地,我預計行業內的一些企業可能會出於成本考慮進行裁員。”

王峰認為,未來社保要按實際工資繳納,對私營中小企業影響最大。“大企業、國企、事業單位此前經營比較規範,福利也好,社保往往只多不少;相反,各地中小企業‘欠保’情況則或多或少存在,新政對這些企業帶來的壓力最大。”

面對這種擔憂,民企並非束手無策,部分新的用工模式正在醞釀。北京某地產中介公司,就準備把員工變成個體戶的“內部合夥人計劃”。

該公司負責人透露,“我們考慮把門店專門去註冊成一個合夥制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取得營業執照後,總公司通過支付服務費給合夥企業,從而走正常的增值稅發票通道。”

王峰分析,這相當於將此前的僱傭關係變成承包關係,而合夥制企業則可以通過經營所得分紅替代此前的工資。“如此,既能夠留住員工保證此前體系的正常運轉,又能儘量對沖新政可能帶來的成本上升。”

前述審計人士認為,待政策落地實施後,不少新的用工模式有望出現。“比如,改為非全日制用工、計時工、勞務用工等方式,都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規避社保帶來的壓力提升。”

王峰認為,即便民營企業會出現多繳納社保費用的情況,但因為是全行業同時提升,只要擁有產品、服務方面的話語權,企業就可以向下遊消費市場進行成本轉嫁。“以快遞公司為例,尤其對於已經上市的快遞龍頭而言,即便不採用新的用工模式,通過快遞費漲價實現轉移成本,也相對比較容易。”

求生之道

本次的社保改革,用工較大的私營企業被認為是受影響較大的主體。但記者採訪發現,面對改革,中小企業反而較為淡定,但卻並非真的“按規執行”,而是尋求各種“生存之道”。

上述某上市公司深圳銷售代理財務人員介紹,公司一線銷售和安裝人員較多,目前是按最低的工資標準來繳納社保,“2015年的時候,人事部就提過是否需要按照實際的工資繳納社保個稅,但是一直沒有實施。如果真要全額繳納的話,公司成本會增加很多。安裝人員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基本只在乎到手工資多少,銷售人員是看提成的,流動性也比較大他們也不願多交的。”

不過該財務人員還稱:“公司相關負責人對這一改革並不著急,稅務人員稱‘怎麼繳稅就怎麼交社保’,10月份才開始報稅,到時會怎麼應對要等領導們研究後才能決定。”不過她也向記者表示了公司的“稅務風險”。

東莞某小型工廠主也是頗為淡定,“影響多大等政策落地才知道,到時候看別人怎麼弄,反正現在沒人提這事該怎麼過還怎麼過。”他對記者表示,“我們就沒有給員工交社保,工廠有二三十人但只向上報10人,這種小規模企業一般都沒交或者就是員工自己交,我們只是代繳。”

“基礎員工大都不想買(社保)的,到手的錢少了”,一位長期在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從事鞋業加工的務工者趙先生也對記者表示:“小廠是個別人員有買(社保),大廠和股份制的會全買(社保),像我們廠23個人,好像只有3個人交個稅,而買社保的個人一般都是想入戶或者有小孩上學等需求的。”對於如果明年改革實施,老闆會不會將成本轉嫁到工人身上的擔憂,趙先生稱,“會,但不會太明顯,招工難。”

除了淡定的小型企業,部分較為規範的中小企業也較為淡定,當記者提出採訪需求時他們表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通過側面反映,“不管政策怎麼變總還是要生存的。”

而尋求專業人士幫忙便是他們“生存之道”的一種,深圳某律所人士馮先生介紹,最近他們和一些會所都比較忙碌,不少客戶前來尋求做一些“應對措施”,他表示:“我們的籌劃(針對社保改革)目前主要是針對既有客戶做的,主要是一些人力較多的企業,比如IT程序外包等行業企業。方法主要是將僱傭關係變更為合夥關係,將發工資變為分紅,用來規避政策轉變而多交費用的情況。”

據瞭解,在政策變化之時,有些公司也將目光投向了勞務派遣公司(人力資源中間商)將員工招為自己人,在低工資地區辦理聘用社保發薪水,再派人到企業工作,向企業收費!這中間利潤很大,所以,我們不少國企事業單位與外資一直以來大量使用勞務派遣人員!現在稅收社保政策,更會促進大量民營企業使用勞務派遣。

但是,新一代員工的保險意識已經明顯增強,某擁有數萬名員工的新能源製造行業上市公司90後員工稱:“我們公司五險一金福利真的是大坑,總共三四百的樣子”,並給記者曬了扣費截圖“醫療保險8.35元(每月交),坑得要死”,而她的工資則是過萬的,為了給自己和家人足夠的保障,她又專門為自己買了意外保險、重大疾病保險、住院醫療險等幾份商業保險。深圳某美髮連鎖企業90後員工也對記者表示:“我們員工沒交社保的,只有店長交了,但我媽媽會在老家給交。”

社保严格征管影响发酵 中小民企纷纷寻求应对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