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人掌管創業公司,是否是最佳選擇


職業經理人掌管創業公司,是否是最佳選擇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來源:東方IC)

作為阿里巴巴唯一倖存的職業經理人,張勇將接任董事長一職。這不僅代表阿里巴巴職業經理人時期的開始,或許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職業經理人時代的開端。

9月10日,是教師節也是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的生日。就在這天,他發公開信宣佈“企業傳承計劃”:將於明年今日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一職,繼任者為現任集團CEO張勇。

這個消息看似突然卻有跡可循。早在2013年5月10日淘寶十週年時,馬雲已正式辭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在阿里2014年9月赴美IPO時,招股書中首次提到集團將實行合夥人制度,放棄此前實行的職業經理人制度、進一步淡化“創始人”概念,並表示將在三年內選出28位合夥人。其中馬雲和蔡崇信為永久合夥人,其餘為暫時合夥人,一旦退出,將從合夥人中退休。

對於該制度,阿里方面的解釋是“確保公司的文化傳承”。最終選擇張勇繼承馬雲的“衣缽”,意味著他是最能"確保公司的文化傳承"的人。有趣的是,最能傳承阿里文化的張勇是馬雲“最討厭的”職業經理人。馬雲曾公開表示:“阿里不需要職業經理人,誰要把自己當職業經理人,我一定會幹掉他”。

阿里唯一倖存的職業經理人

早在2009年,阿里創始人紛紛辭任,集團管理開始向職業經理人制度轉型。阿里原CEO衛哲、COO李旭暉、李琪、CTO吳炯均為職業經理人。然而,次年發生欺詐性“中國供應商”事件,時任CEO的衛哲、原COO李旭輝引咎辭職。阿里在重用職業經理人這件事上也踩了急剎車,除了張勇,阿里的職業經理人高管也先後出局。

與相繼出局的職業經理人相比,張勇無疑享受著“特殊待遇”。這和他的出色表現不無關係。

在接任CEO之前,張勇已有不少實績,這些實績給了阿里未來。首個創業項目“天貓”在近年來成為阿里實現營收增長的重要產品;提出網絡造節“雙十一”引發行業長達近十年的價格戰。此外,他通過重新設計淘寶商業模式,令阿里成功從PC端邁向移動端。

近兩年來,張勇開始主導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戰略。他參與盒馬和零售通等重要項目,主導投資蘇寧、銀泰,入股高鑫零售,收購餓了麼,並與星巴克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更重要的是,雖然曾長期幹著職業經理人的活,但張勇如今也是阿里巴巴創始合夥人,服從合夥人制度。與職業經理人不同,阿里巴巴合夥人需要承擔企業風險,在阿里巴巴的雙重股權結構下,合夥人也擁有董事提名權和獎金分配權。張勇雙重身份令其不像普通的職業經理人那樣,沒有企業共擔精神強。與純粹的合夥人相比,則更具職業化精神,遵守規則,服從命令、強調執行與過程。在保障公司高效運作的同時,過程和結果更加可控。


職業經理人掌管創業公司,是否是最佳選擇


曾慶學:經理人制度和合夥人制度的十大區別

一個疑問是,“倖存下來”的張勇是否意味著,中國互聯網行業將迎來職業經理人制度的開端?

目前看來,障礙不少。

障礙重重的職業經理人制度

傳統的職業經理人是公司制時代的產物,起源地為現代商業最為繁榮的美國。由於資本和勞動者有著天然且不可調和的矛盾,資本選擇尋找一個代理人,即職業經理人幫助其和利益相關方及勞動者打交道,簽訂合約。在國內,萬科等企業也選擇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王石便一直在推動這一制度落地。

然而,職業經理人的產生導致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也使得公司治理的核心轉為“防止內部人控制”。從商業的本質層面而言,這種治理方式導致公司資本和職業經理人無法完全建立信任。而因為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也令職業經理人缺少“共擔”精神。

這些問題在互聯網時代仍然存在。即使是在資本主義發達、職業經理人發展最為充分的美國。

在美國,雖然有谷歌(印度職業經理人桑達爾·皮查伊)、特斯拉(馬斯克)、Uber(Dara Kohsrowshahi)等互聯網公司採用選擇職業經理人制度。但同樣作為科技巨頭的亞馬遜、Facebook等大型科技巨頭仍然由創始人掌權。

國內互聯網公司則幾乎完全不採用職業經理人制度,推崇事業合夥人制度甚至是一言堂(比如京東,劉強東的權力高度集中)。中國互聯網行業職業經理人制度發展尤其困難,主要有幾個原因:

相比於國外職業經理人職業化程度更高、規則完善,國內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國內企業發展職業經理人制度的習慣動作是引入外企相關人才,現學現賣。這些職業經理人生長於資本發展充分的資本主義經濟環境之中,招架不住長期野蠻生長的中國互聯網行業、不瞭解核心的產品和技術、注重短期目標、沒有主人意識不會把公司當做自己的事業。

創始人對公司大權的執著,也是職業經理人制度在互聯網行業難以推行的重要原因。對於創始人來說,公司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到山窮水盡,如何甘心將公司“拱手讓人”?

這些因素使得中國互聯網行業在新時期的職業經理人體系還來不及建立的時候,先用傳統經濟環境中成熟的的事業合夥人制度代替。

雖然發展困難,但對於中國互聯網行業而言,職業經理人制度仍然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企業是否能成長為巨頭的關鍵階段。一個現狀是,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創始團隊組成的管理層持股被稀釋而逐漸喪失控制權的企業不在少數。ofo、餓了麼、搜狗、去哪兒網都曾面臨同樣的困境,他們最終的結局也很雷同。

與ofo、餓了麼等不同的是,這個問題對於已經成長為巨無霸的阿里巴巴而言已經不是問題了。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一個生態級的企業,建立起自己的壁壘。阿里巴巴也不再強烈依賴個人的領導和管理。

可以說,阿里到了可以推行合夥人制度、引入職業經理人的好時機。在更加成熟的企業管理制度和職業經理人張勇的領導下,阿里巴巴仍然可以高效的運轉。

如今阿里巴巴的企業特徵讓馬雲可以放手去做處理更加棘手的問題,考慮更多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比如鄉村教育。馬雲卸任董事長不代表阿里不再需要馬雲,馬雲仍然將參與公司的管理,而合夥人制度也保證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馬雲不但依然是阿里的精神教父,也是實際控制者。

根據公開信可知,馬雲將依然是阿里的終身合夥人,也依然持有阿里6.4%的股票,佔阿里高管和董事總持股額的67%,對阿里的決策有重要發言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