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坚强!一肩挑起3代人 刘日芳候选“中国好人”

够坚强!一肩挑起3代人 刘日芳候选“中国好人”

惠州市慈善总会给刘日芳送上慰问金。 《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大家有心了……”昨日下午,面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志愿组织的节前慰问,刘日芳连声道谢。这位坚强的 “儿媳妇”,24年来不抛弃、不放弃家庭,悉心照料一家三代病人的事迹令人感动。

今年初,刘日芳获得了2017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称号。日前,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她成为惠州“孝老爱亲”类的惟一候选人。

丈夫婚后患精神疾病

昨日下午,在惠城区下角小学附近的一个屋子里,得知惠州市、惠城区民政部门以及江南街道办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前往探访,刘日芳在狭小的客厅摆了几张形状大小不一的凳子。东时记者看到,客厅虽小,但卫生干净,除了桌椅外,值钱的就数那台老旧过时的电视机了。

近几年,这样的探望、慰问活动越来越多,刘日芳说,大家的支持也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已经50岁的刘日芳,是家里名副其实的顶梁柱。1993年,从河源到惠州工作的刘日芳,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王永光,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原本可以有个幸福的小家庭,但婚后约2年时间,王永光出现精神异常。

刘日芳回忆,王永光一开始睡眠不好,后来开始自言自语,常说有人要害他,乱发脾气。然后发展到打砸家具,还动手打她。昨日下午,王永光半躺在床上没有作声。“他昨晚才发作(发病)了,可能累了,今天才躺在床上。”刘日芳说,丈夫有时(发病时)会把脚往地上蹬得砰砰乱响,为了防止意外,她会用绳子把丈夫绑在椅子上。

即便如此,20多年来,刘日芳不离不弃,盼着丈夫有一天能恢复正常。

大儿子意外患病婆婆卧床不起

祸不单行,刘日芳的大儿子小涛目前已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两年多了。事情发生在小涛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据同学的描述,小涛下课时在走廊上玩耍摔倒在地,可能摔到了后脑勺,口吐白沫,全身抽搐,从此患上癫痫。2015年,小涛突然再次病发住进医院,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虽保住了性命,但由于一开始以为是癫痫复发,以为吃药就能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其精神、智力受到较大损伤。

与此同时,刘日芳的婆婆近年来因腿脚不便已卧床,需要全天候照顾。而刘日芳的公公去世前也是疾病缠身,需由刘日芳照顾。这个家,就是刘日芳在坚强地支撑着。

由于要在家照顾老人和老公,两年多来,刘日芳只能每周一或周二下午抽半天时间到医院看望儿子。小涛的病情不是很稳定,精神暴躁,甚至会打人,但每次见到妈妈都说想要回家,这让刘日芳内心非常难受。

回到家后,刘日芳的难受无人诉说。“这个家这么多年不容易,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说,丈夫不发病时基本生活可以自理,但做不了家务活,基本上也不会和家人交流。而刘日芳不仅要做家务活,还要照料行动不便的婆婆。

20多年心愿:祈求家庭平安

“你有什么困难需要现在解决的吗?”面对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曾焕添的询问,刘日芳腼腆地说不出话,只是说 “自己真的没办法去工作,没有收入”。“我早上去买菜,就一会没看着,婆婆就尿床了。”刘日芳说,她回来发现后立刻用手把婆婆的裤子和被子洗干净。

2014年,王永光的病情加重,刘日芳辞职后,家里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刘日芳家里的情况也受到政府部门关注,发放残疾补贴、老人补贴和低保等款项,但不能完全满足医药费用和生活开支。王永光原本应该每天服用药物,由于价格昂贵,只能发病时吃,不发病时停服。

“我现在最希望小儿子有个好工作,为家里减轻一下负担。”刘日芳说,小儿子大专毕业后曾参加工作,原本家里看到了一线希望,可惜两个月前又失业了。

端午节将至,刘日芳门口摆着一些纸质祭品,她希望通过拜神祈求家庭平安。这是刘日芳20多年来的心愿。

“广东好人”、惠州红棉慈善会会长李鸿国昨日下午也来到刘日芳家里,他说已经连续两年,每个月都组织志愿者到刘日芳家里探望。“我被她感动了,每个来探望她的志愿者也都被感动了。”李鸿国说,每个月,志愿者都会带上油、米或慰问金,坚持慰问刘日芳。对于刘日芳的事迹,大家都很感动,希望她的坚持能换来好的回报。东江时报 记者刘建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