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培育出一線政法幹警,他的style是專給學生「挖坑」


9·10|培育出一線政法幹警,他的style是專給學生“挖坑”

9月6日上午,

初秋的天空,

藍得純淨。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教室裡,同樣身著一抹藍色的大學生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上課必須得認真聽,李老師會在不經意之間給你‘挖坑’,稍一疏忽,整個操作流程出錯,系統將無法完成。有意思的是,李老師還會把難理解的問題編成故事,哈哈笑完就聽明白了,很神奇的。”信息安全與管理17級袁忠偉扶了扶眼鏡,簡單幾句,記者就已經對李老師的教學充滿了好奇。

這位講課不僅“挖坑”還講故事的老師,名叫李永俊,1997年參加工作,從教二十年來,始終堅持在教學一線,同時還從事學院計算機實訓基地、網絡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等工作。看著記者聽得有點懵,李老師解釋道:“只要是學校裡和電腦打交道的,我都管。”

9·10|培育出一線政法幹警,他的style是專給學生“挖坑”

李永俊正在輔導學生完成操作系統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是專科院校,學生們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孩子們的未來、家長的期盼,一左一右兩份擔子重重壓在李永俊的肩上。

“我們的孩子畢業,面對高學歷的競爭,怎樣才能順利打開就業的大門?在校的三年,我就得想盡辦法讓他們通過學習,找到那把關鍵的‘鑰匙’。”李永俊坦言,2001年開始,就已經不再給學生包分配工作,學校專業的優勢也不再明顯。實踐的運用與教學的學習,看似簡單的“連接”工作,卻讓李永俊花盡了心思、下足了功夫,為的就是讓學生們有個好出路。

打鐵還需自身硬。李永俊立足於信息技術的專業,主動充實知識結構,於2005年—2007年就讀於山西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應用技術專業,並獲得工學碩士學位。利用課餘時間,李永俊上專業網站自學、專業機構培訓、專業院校交流。他先後參與承擔了國家和省級的兩項研究課題,所教授課程《中小型網絡構建》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他不僅在教學實踐中創設寬鬆愉悅的氛圍,大膽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與“項目情景”式教學法;在教學創新方面,李永俊還跟記者講起了學校新開設的課程——“雲計算”。

“這兩年,為了及時跟進新技術的發展,我們積極開發與時俱進、能用得上的課程。‘雲計算’從專業來說是門新技術,需要系統學習,涉及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虛擬化技術等多方面,包括在具體工作中的實踐運用。”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10月,李永俊和他的團隊共同輔導的學生在山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雲計算”項目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三等獎的好成績。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分。“規定的時間,到指定的地點,做該做的事。”這是李永俊在每一次開班儀式上必講的原則。他告訴記者,這句話源自他學生時代老師的教導和長期工作的心得,態度端正是做每件事的必備前提。

劉悅就讀於17級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作為班裡為數不多的女孩,起初,她並不喜歡那一串串像天書般的計算機語言,學習情緒很是低落。一次課堂的提問,李老師注意到劉悅。

那之後的幾天時間裡,聊天、談心、補課,在李永俊的鼓勵下, 劉悅的成績突飛猛進,重要的是她喜歡上了她的專業,說是因為心裡有目標才不會慌張。

教師最大的回報,莫過於桃李滿天下。李永俊的學生,有的在監所、勞教所工作,有的是人民教師,更多的是奮鬥在司法系統信息化建設第一戰線的政法幹警們。

李永俊從教以來,先後多次獲得校內優秀教職工、優秀黨員、學院十佳教師等光榮稱號;先後榮獲過山西省監獄系統技能大賽技術能手、太原市“ 九五”期間成人教育先進個人、省司法廳優秀教師等榮譽;山西省青年科技獎“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他與信息工程系其他四位教師共同努力,組織培訓學生多次參加山西省計算機職業學院技能大賽,並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優秀履歷的背後,是辛勤耕耘、愛崗敬業。

李永俊說,他的夢想就是從計算機開始的,沒想到自己從事了教師這個行業,對機器變成了對人, 但始終初衷未改, 就是“ 用技術去創造生活、去改變生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實踐著一個黨員、教師應盡的責任。

本報記者 李青

●關注山西法制報官方微信,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號:sxfzbwx(長按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