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罐之争”尘埃落定 加多宝的上市梦有戏?

来源| 消费斑马线

文| 丹丹

9月7日,加多宝官网发布“红罐包装装潢案件”最新进展,内容显示:广药集团的再审申请被驳回,“红罐包装”由加多宝集团、广药集团共享。

重获红罐使用权的加多宝信心大增,加多宝总裁李春林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多宝可能提前完成上市计划。

“红罐之争”告一段落?

说起“红罐之争”,有必要回顾一下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发展历史。

王老吉凉茶最早可以追溯到1828年,是广州品牌。1996年8月,广药集团成立,王老吉商标等无形资产划归广药集团持有。

而在1995年,广药集团前身羊城药业与鸿道集团已经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弘道集团独家使用“王老吉”商标,限于红色包装茶饮料。1998年9月,弘道集团在东莞投资成立加多宝公司。

在2011年之前两家企业合作无间,加多宝公司对王老吉这个品牌进行运作,年销售额从1亿元升到160亿元,使王老吉成为国内知名凉茶品牌。


眼看着合同就快到期了,广药集团想着,这个商标现在这么火,要不我自己来做,大赚一笔啊。但加多宝集团及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却说自己还有十年使用权。

“红罐之争”尘埃落定 加多宝的上市梦有戏?

于是2011年4月,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弘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加多宝一看,这还了得,这些年全为他人做嫁衣了,得为自己规划一下,于是在同年12月生产销售一面标注“王老吉”、另一面标注“加多宝”的红罐包装,为“加多宝”商标铺路。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做出《裁决书》,裁决弘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加多宝败诉。

“红罐之争”尘埃落定 加多宝的上市梦有戏?

之后加多宝生产只有“加多宝”商标的红罐凉茶,2012年6月,广药集团授权其子公司大健康公司生产红罐王老吉凉茶。

都是红罐,傻傻分不清楚。2012年7月6日,广药集团和广东加多宝分别像广州中院和北京一中院提起诉讼,互诉对方侵犯特色包装。加多宝再败诉。

2013年9月,广药集团起诉加多宝的广告宣传语与其广告语类似,构成不正当竞争侵权行为。加多宝又败诉。

接二连三的败诉之后,加多宝推出了金罐装。虽然做得也不错,但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

于是,不服一审判决结果的加多宝重新提起了上诉,之后法院判决两者可共同使用红罐包装。

随后,广药集团提交再次审理申请。而此次该申请被驳回,也代表着这场进行了数年之久的包装纷争告一段落。

内忧外患纷争不断

加多宝集团总裁李春林表示:“装潢案判决以后,就意味着加多宝最大的危机已经解除,‘红罐之争’不会再有变数。”

尽管重夺红罐使用权,提振了加多宝的信心,但加多宝面临的危机绝不仅限红罐之争。

日前,中弘股份发布公告,宣布与加多宝和前海银谊共同签署了《债务重组及经营托管协议》。其中的销售数据引起业界的关注,2015-2017年,加多宝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0.41亿元、106.34亿元和70.02亿元,后者与公司高管口中的200亿元相差甚远。

不仅如此,协议还显示:2015-201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14.89亿元和-5.83亿元,公司负债却年年攀升,从2015年的78.14亿元升至去年的131.68亿元。

由于双方各执一词,这起债务重组“罗生门”引来深交所两度发布问询函,在中弘股份再三澄清解释而草率收场。

尽管闹剧已经收场,但在这期间,加多宝与中粮包装闹翻,后者更联手公司二股东奥瑞金一同“逼宫”。有业内专家公开认为,加多宝与奥瑞金特别是与中粮包装“开撕”并非明智之举。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坦言:“在2018年李春林上来后,加多宝并没有太大的改观,反而在顶层设计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跟中粮的开撕,跟奥瑞金的反目,种种纠纷可以看出加多宝现在是内忧外患。”

虽然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加多宝就重新推出了红罐包装,但红罐加多宝的铺货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除了线上可见其身影,线下很少见。

“红罐之争”尘埃落定 加多宝的上市梦有戏?

主要原因是之前金罐产品的库存还有很多未消化,而红罐产品需要再交押金,因此经销商动力不足。

随着凉茶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多宝渐处下风。中国品牌研究院统计在2017年中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罐装凉茶领域,王老吉的市场份额已接近70%。再加上和其正等其他凉茶品牌,仔细一算,加多宝市场份额已不足30%。

遭遇“钱慌”上市存疑

李春林认为,“与竞争对手相比,加多宝近些年来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吃亏”的位置。对方是上市公司,加多宝只是一个民营企业。等到加多宝上市后,大家就会处于同一平台。”

因此在今年3月份,李春林出任加多宝集团总裁后,便果断提出全新的战略目标:二次创业,开源节流,整合优势资源,三年内实现公司成功上市。

但其实上市背后是加多宝的无奈——缺钱花。据了解,目前,加多宝正在面临资金难题。有接近加多宝的人士向媒体透露,由于香港鸿道集团停止注资,加多宝需要自负盈亏。


清华大学品牌研究员孙巍也曾表示:“事实上,加多宝和王老吉两家利润结构并不良好,由于王老吉大健康并入上市公司,多元化分担了凉茶利润下滑的风险。而加多宝则是单体运作,风险不断加大;资金紧缺,这是实情,加多宝需要重新顶层设计,改善业务结构和利润结构,赢得市场。”

“红罐之争”尘埃落定 加多宝的上市梦有戏?

但想要实现上市,良好的业绩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升加多宝的业绩,或许只有两条路,要不卖好之前的产品,要不研发新产品,但这两者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


朱丹蓬表示,在加多宝年销售达200亿元时,是上市的最佳时机,但加多宝那会不缺钱,并未选择上市,等缺钱了再想上市,有点晚了”。

除了业绩要求,加多宝的实际控制人陈鸿道目前还是逃犯的身份,这也成为加多宝上市阻力之一。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力鸣表示““如果加多宝想要上市,借壳还相对靠谱一些”。

而在朱丹蓬看来,之前加多宝欲借中弘控股的壳进行上市,但是到最后演变成一场重组闹剧。加多宝后期再想要借壳上市,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