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罐之爭」塵埃落定 加多寶的上市夢有戲?

來源| 消費斑馬線

文| 丹丹

9月7日,加多寶官網發佈“紅罐包裝裝潢案件”最新進展,內容顯示:廣藥集團的再審申請被駁回,“紅罐包裝”由加多寶集團、廣藥集團共享。

重獲紅罐使用權的加多寶信心大增,加多寶總裁李春林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加多寶可能提前完成上市計劃。

“紅罐之爭”告一段落?

說起“紅罐之爭”,有必要回顧一下王老吉和加多寶的發展歷史。

王老吉涼茶最早可以追溯到1828年,是廣州品牌。1996年8月,廣藥集團成立,王老吉商標等無形資產劃歸廣藥集團持有。

而在1995年,廣藥集團前身羊城藥業與鴻道集團已經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許可弘道集團獨家使用“王老吉”商標,限於紅色包裝茶飲料。1998年9月,弘道集團在東莞投資成立加多寶公司。

在2011年之前兩家企業合作無間,加多寶公司對王老吉這個品牌進行運作,年銷售額從1億元升到160億元,使王老吉成為國內知名涼茶品牌。


眼看著合同就快到期了,廣藥集團想著,這個商標現在這麼火,要不我自己來做,大賺一筆啊。但加多寶集團及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卻說自己還有十年使用權。

“紅罐之爭”塵埃落定 加多寶的上市夢有戲?

於是2011年4月,廣藥集團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弘道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

加多寶一看,這還了得,這些年全為他人做嫁衣了,得為自己規劃一下,於是在同年12月生產銷售一面標註“王老吉”、另一面標註“加多寶”的紅罐包裝,為“加多寶”商標鋪路。

2012年5月9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做出《裁決書》,裁決弘道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加多寶敗訴。

“紅罐之爭”塵埃落定 加多寶的上市夢有戲?

之後加多寶生產只有“加多寶”商標的紅罐涼茶,2012年6月,廣藥集團授權其子公司大健康公司生產紅罐王老吉涼茶。

都是紅罐,傻傻分不清楚。2012年7月6日,廣藥集團和廣東加多寶分別像廣州中院和北京一中院提起訴訟,互訴對方侵犯特色包裝。加多寶再敗訴。

2013年9月,廣藥集團起訴加多寶的廣告宣傳語與其廣告語類似,構成不正當競爭侵權行為。加多寶又敗訴。

接二連三的敗訴之後,加多寶推出了金罐裝。雖然做得也不錯,但再也沒有往日的輝煌。

於是,不服一審判決結果的加多寶重新提起了上訴,之後法院判決兩者可共同使用紅罐包裝。

隨後,廣藥集團提交再次審理申請。而此次該申請被駁回,也代表著這場進行了數年之久的包裝紛爭告一段落。

內憂外患紛爭不斷

加多寶集團總裁李春林表示:“裝潢案判決以後,就意味著加多寶最大的危機已經解除,‘紅罐之爭’不會再有變數。”

儘管重奪紅罐使用權,提振了加多寶的信心,但加多寶面臨的危機絕不僅限紅罐之爭。

日前,中弘股份發佈公告,宣佈與加多寶和前海銀誼共同簽署了《債務重組及經營託管協議》。其中的銷售數據引起業界的關注,2015-2017年,加多寶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0.41億元、106.34億元和70.02億元,後者與公司高管口中的200億元相差甚遠。

不僅如此,協議還顯示:2015-2017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4.89億元和-5.83億元,公司負債卻年年攀升,從2015年的78.14億元升至去年的131.68億元。

由於雙方各執一詞,這起債務重組“羅生門”引來深交所兩度發佈問詢函,在中弘股份再三澄清解釋而草率收場。

儘管鬧劇已經收場,但在這期間,加多寶與中糧包裝鬧翻,後者更聯手公司二股東奧瑞金一同“逼宮”。有業內專家公開認為,加多寶與奧瑞金特別是與中糧包裝“開撕”並非明智之舉。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坦言:“在2018年李春林上來後,加多寶並沒有太大的改觀,反而在頂層設計方面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包括跟中糧的開撕,跟奧瑞金的反目,種種糾紛可以看出加多寶現在是內憂外患。”

雖然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加多寶就重新推出了紅罐包裝,但紅罐加多寶的鋪貨情況並不盡如人意,除了線上可見其身影,線下很少見。

“紅罐之爭”塵埃落定 加多寶的上市夢有戲?

主要原因是之前金罐產品的庫存還有很多未消化,而紅罐產品需要再交押金,因此經銷商動力不足。

隨著涼茶競爭越來越激烈,加多寶漸處下風。中國品牌研究院統計在2017年中發佈的數據顯示,在罐裝涼茶領域,王老吉的市場份額已接近70%。再加上和其正等其他涼茶品牌,仔細一算,加多寶市場份額已不足30%。

遭遇“錢慌”上市存疑

李春林認為,“與競爭對手相比,加多寶近些年來一直處於相對比較“吃虧”的位置。對方是上市公司,加多寶只是一個民營企業。等到加多寶上市後,大家就會處於同一平臺。”

因此在今年3月份,李春林出任加多寶集團總裁後,便果斷提出全新的戰略目標:二次創業,開源節流,整合優勢資源,三年內實現公司成功上市。

但其實上市背後是加多寶的無奈——缺錢花。據瞭解,目前,加多寶正在面臨資金難題。有接近加多寶的人士向媒體透露,由於香港鴻道集團停止注資,加多寶需要自負盈虧。


清華大學品牌研究員孫巍也曾表示:“事實上,加多寶和王老吉兩家利潤結構並不良好,由於王老吉大健康併入上市公司,多元化分擔了涼茶利潤下滑的風險。而加多寶則是單體運作,風險不斷加大;資金緊缺,這是實情,加多寶需要重新頂層設計,改善業務結構和利潤結構,贏得市場。”

“紅罐之爭”塵埃落定 加多寶的上市夢有戲?

但想要實現上市,良好的業績與發展的可持續性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提升加多寶的業績,或許只有兩條路,要不賣好之前的產品,要不研發新產品,但這兩者都需要有資金的支持。


朱丹蓬表示,在加多寶年銷售達200億元時,是上市的最佳時機,但加多寶那會不缺錢,並未選擇上市,等缺錢了再想上市,有點晚了”。

除了業績要求,加多寶的實際控制人陳鴻道目前還是逃犯的身份,這也成為加多寶上市阻力之一。

中商商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力鳴表示““如果加多寶想要上市,借殼還相對靠譜一些”。

而在朱丹蓬看來,之前加多寶欲借中弘控股的殼進行上市,但是到最後演變成一場重組鬧劇。加多寶後期再想要借殼上市,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