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探春对赵姨娘?

清扬觉得贾探春对赵姨娘的爱非常之少,接近于无,更多的则是对她的不喜。

探春对她名义上的娘即王夫人,是处处讨好,天天请安,甚至还和她有说有笑的。在她眼里,王夫人是个佛爷似的,就得是最亲的,所以,当贾母骂王夫人等只管算计她时,别人都不吭声,她站出来为王夫人说话。

至于赵姨娘,似乎和她不相干。她曾对宝玉说:“他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这里面的“他”说的就是赵姨娘。因为赵姨娘知道探春给宝玉做了一双绸缎鞋,她抱怨说正经兄弟都不搭理,还作践这些好东西。作鞋这事情,怎么说呢。贾环作为主子,的确是有一些人给他做,但是马道婆讨她鞋面,她却一张整的,好的都拿不出来,可以看出,她能得到的东西,实在是有限。

做为姐姐,给亲弟弟做一双鞋,也不算什么太出格的事。但一部红楼都完了,她也没给过什么东西给贾环。倒是把他能钻贾府财政空子的花用给堵了。探春说“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宝玉的确是对她好,能不好吗?见天地,回赠礼物。贾环还小,他就算是想和姐姐好,有机会吗?探春都不去赵姨娘院里。

如何评价探春对赵姨娘?

最过分的就是赵国基死后,赵姨娘去求赙仪。当时凤姐生病,探春李纨宝钗理事。李纨是个和气性子,她当政不过是做做样子,宝钗有才,但她不得罪人,基本不干预,看的多,说得少。所以,这三套马车里,就是探春主事。赵国基的事,按一般例,就是二十两。但是赵姨娘毕竟在贾府多年,且生有一子一女,还比较受贾政的宠。按旧例,可以适当添一些,最不济也得和袭人的母亲一样,给四十两。可是,赵姨娘一来,探春打官腔,说什么都是太太的意思,硬生生地卡在关上,只给二十两。赵姨娘觉得没脸,大闹。探春一声“奴才”出来,赵姨娘脸面扫地。

平心而论,赵姨娘闹得也是有点道理,你不给就不给吧,凭什么骂人呢?庶出是探春的痛,“奴才”二字也是赵姨娘心中的痛,别人骂她,踩在她头上,她没权势,是个小妾,没办法,必须忍受,可自己的亲生女儿往伤口上洒盐,这说是对赵姨娘的爱,怎么也有些牵强吧?何况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宝钗事不关已不开口,李纨也说可以提高档次。说白了,太太未必知道,知道也不能多说什么,权限都在探春这里。

要说探春办事得铁面无私,那也可以好好说,赵姨娘虽不太讲理,却也懂得隐忍,这样撕破脸来,难看的其实不止赵姨娘。

其实探春姑娘有的时候也是很势利的,不说她踩在赵姨娘头上,就看看她有一回说到生日时,长篇大论,说什么一月里有大姐姐老太祖太爷的,然后说到老太太和宝姐姐,说完一月说三月,硬是说二月没人,当袭人提醒她说二月十二花朝那天是林姑娘时,她笑着说“就只不是咱家的人。”这话说的看起来没什么错,林黛玉的确不是贾家的人,但是薛宝钗又是了?她不为自己没记住林妹妹的生日抱歉,反而还说不是她家的人!不是她家的!不知道老太太听到这句话,该是什么心情。

探春对于赵姨娘这种没出息的“奴才”,自然是能有多远走多远。(婉如清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