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二季度交通运行报告出炉 拥堵情况先高后低 和平区最堵

近日,交管部门联合高德地图等权威机构发布《天津市2018年二季度交通运行报告》。《报告》显示,中心城区二季度交通拥堵情况呈现先高后低,逐步降低的趋势。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南开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位于前列,其中和平区交通拥堵状况最为严重。

学生放假影响拥堵情况

二季度天津市中心城区全天拥堵延时指数较去年同期降低0.7%,较上季度上升7.5%,全天平均车速为33.09km/h,较去年同期提高2.1%,较上季度下降8.8%;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4%,较上季度上升1.2%,高峰平均车速为28.24km/h,较去年同期降低0.2%,较上季度下降2.4%。

中心城区二季度交通拥堵情况呈现先高后低,逐步降低的趋势。5月份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67,较4月份降低6.7%,高峰平均车速为28.25km/h,较4月份提高4.7%;受高考、中考结束等因素影响,6月份拥堵情况相对较轻,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6,较5月份降低4.2%,高峰平均车速为29.46km/h,较5月份提高4.3%。

和平等四区拥堵排名靠前

2018年二季度区域拥堵排名中,天津市各行政区域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基本平稳,较2018年一季度相比,和平区、南开区、红桥区、滨海新区拥堵情况有所缓解,呈现轻微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1%、2%和1%;较2017年二季度相比,除滨海新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下降8%外,其它各区均呈现轻微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在1%至6%之间。

区域拥堵排名中,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南开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仍位于前列,其中和平区交通拥堵状况最为严重,高峰行车速度为13.73km/h。

滨海新区、西青区通行变化明显

较2017年二季度相比:除滨海新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有所下降之外,各区域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呈现轻微上升趋势。其中,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西青区、东丽区高峰道路拥堵情况有轻微加重。河东区、红桥区、北辰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上升6%、1%、6%,高峰行车速度下降9%、1%、4%。南开区、津南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上升2%、1%,道路拥堵状况未发生明显改变。滨海新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下降8%,高峰行车速度下上升18%,通行状况变化最为明显,辖区交通状况有所改善。

较2018年一季度相比: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东丽区、北辰区、津南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排名未发生变化。河西区、河北区、东丽区、北辰区、津南区道路拥堵情况有轻微加重。

南开区、红桥区、滨海新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排名均下降1位,其中南开区、红桥区高峰行车速度上升3%、1%,滨海新区高峰行车速度下降1%。西青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排名上升2位,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上升12%,高峰行车速度下降9%,变化最为明显;河东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排名上升1位,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上升2%,高峰行车速度下降4%。

节假日及工作日高峰易堵

高德交通大数据显示,受清明节小长假市民短途出游增多等因素影响,4月4日、6日全市交通发生严重拥堵,拥堵延时指数达到2.06。4月28日,劳动节小长假前一天,拥堵延时指数达到二季度最高值2.09,劳动节小长假结束后5月2日、3日交通状况恢复平稳。

工作日早高峰道路拥堵排名中,黑牛城道(东向西)交通拥堵状况最为严重,拥堵时段为6至8时、17至19时,其中早高峰拥堵更为严重。工作日晚高峰道路拥堵排名中,鞍山道(卫津路至兴安路)交通拥堵状况最为严重,拥堵时段为6至11时、14至21时,其中鞍山道与南京路、兴安路交口拥堵最为严重。

今年二季度天津市主要高速公路过车次数超过4500万次,其中津滨高速S3过车量最大,约占17.81%。

(焦轩 刘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