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号外!号外!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

一群衣衫褴褛的报童,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新华日报》号外,向备受战争摧残的山城市民报告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73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人类历史上漫长而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点。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重庆白市驿,作为抗战的第一线,这里的人民曾用鲜血和坚韧捍卫了自己的家园,万众一心,抵御外敌。这一方充满了浓郁抗战文化的土地上,有着太多的历史和故事。汇沙成海,积石成路,初心不改,大道砥行。曾经痛苦和光荣的岁月交织,凝聚成白市驿“抗战文化”的精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白市驿人奋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重温白市驿“抗战精神”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史料和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美军第14航空队重庆白市驿基地指挥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修建白市驿机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仅半年时间,华北大部及京、沪、苏、杭均在日寇铁蹄之下。11月,国民党中央政府移驻重庆,当时,珊瑚坝、广阳坝机场狭小,设施简陋,无法承担保护首脑机关的重任。因此,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则成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沈鹏负责,征集民工两万余人,编为四个中队,修建白市驿机场。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飞虎队士兵坐在重庆白市驿机场,望着起降的飞机

机场征地1900余亩,削山填沟,建成一条跑道,其他设施一无所有。飞机降落后,还要几十个人推到公路旁的机库里停放。起飞时,还得重新推回跑道。跑道两边没有任何电灯标志,夜航时,必须由很多人提着“马灯”,站在跑道两边作为航标,飞机才能正常起降。

当年驻白市驿机场的还有苏联志愿军,参战飞机16架,人称“乌棒机”。苏联志愿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忠于职守,不管天晴下雨,飞行员们都休息在机翼下,严阵以待。1939年10月,武汉失守,重庆暴露在日机轰炸航程之内,白市驿机场更是日机轰炸的重要目标。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在白市驿机场缴获的飞机


日军轰炸机来犯,飞虎队给予迎头痛击

1941年12月,美国对日宣战,20日,日军轰炸机再次来犯。美国援华飞行员驾驶着性能优良的P51(野马式)、P38(闪电式)型战机给予迎头痛击,日军损失惨重。看着敌机一架接一架被打下来,百姓欢呼雀跃,甚至有人不顾危险前往观战、助威。

在飞机上画吉祥物,是美国空军的传统。参战飞机的机头绘有张开大嘴,露出牙齿的鲨鱼头。老百姓将鲨鱼误认为是老虎,就称这支部队为“飞虎队”。后来,中美官方也开始称援华志愿队为“飞虎队”,陈纳德也成了中美两国家喻户晓的“飞虎将军”。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美军飞虎队成员与当地小女孩的合影

1942年6月,“飞虎队”司令部移驻白市驿机场,一方面保护国民政府首脑机关,另一方面保护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和盟军总部。7月4日,“飞虎队”被改编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亦称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第23大队,从志愿军转变为正规军。1943年,日本鬼子停止了空袭重庆的行动。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村民为飞虎队挖的水井


驼峰航线,喋血远征

抗战后期,白市驿机场的设施不断完善,美国空军的B25、B24等重型轰炸机、运输机进驻白市驿。除担任军事任务外,还肩负起为中国重要领导人保驾护航的政治任务。先后护送蒋介石夫妇飞越“驼峰航线”前往埃及开罗出席中、英、美三国盟军首脑会议,即“开罗会议”。1945年11月,从赫尔利访问延安,到1945年毛主席赴重庆谈判,“飞虎队”的运输机频繁往返于重庆和延安之间,运送中共领导人参加各种政治会议。1945年8月,还护送刘伯承、邓小平,飞越胡宗南的黄河封锁线,分赴各自部队。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驼峰航线

抗战精神的内涵就是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思想为内核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白市驿基地指挥部

抗战文化,承载着白市驿的光荣梦想与苦难岁月,白市驿机场、飞虎队、驼峰航线让这个小镇有了痛苦和光荣的记忆。历史需要我们铭记的不仅是抗战岁月里的奉献,更是应该传承抗战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积淀,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强大的向心力和自信心,从不允许外来的侵略动摇民族的根基,他们把外来的压力变成为自己反抗争取自由的动力。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白市驿基地的营房

我们应当牢记,中国共产党坚强正确的领导是抗战精神形成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抗日战争直至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方针政策,促成了民族的新觉醒,使抗战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孕育产生并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的白市驿人更加秉承 “爱国、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精神,不忘初心,坚忍不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抗战时期的白市驿,牢记苦难岁月 不负光荣梦想

*文中部分图片转自百家号、重庆商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