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销售误导,保险业双录今天正式开始实施

减少销售误导,保险业双录今天正式开始实施

中国人身保险监管由国务院授权成立的中国保监会实施。

中国保监会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

保监会对人身保险的监管是很严格的,分为几个方面。

减少销售误导,保险业双录今天正式开始实施

近年来,保监会出台了大量治理销售欺骗误导的监管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5年10月

关于加强万能保险销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9年2月

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

2010年6月

中国保监会规范人身保险产品停售等行为

2012年3月

关于开展人身保险业销售误导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

2012年9月

印发《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

2013年1月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2017年5月

中国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公司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7年7月

出台《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

2017年10月

中国保监会关于发布落实《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落实〈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于2017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通过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消费权益可保障。《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保险销售过程现场录音录像的有关要求,着重强调了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对消费者的提示义务,附件中“保险销售行为现场同步录音录像用语示例”从9个环节对销售用语进行规范。

即录音录像,大家把他简称为“双录”

双录背景

1、理赔纠纷不断

2017上半年,63家险企被保监会及各级保监局共罚款近6000万元,而去年全年险企被罚的总金额为7836万元。骗保拒保、编制虚假材料、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成为保险行业被罚的主要原因。

2、理赔举证难

大多缺乏客观证据,导致此类投诉往往陷入保险客户“说不清”、保险机构“辨不清”、监管部门“查不清”的尴尬境地。

3、销售误导严重影响行业发展

保险是一项基于最大诚信的制度安排,诚信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石。保险销售是保险服务的关键环节,保险销售欺骗误导行为严重违反最大诚信原则,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合法权益,是当前保险业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侵蚀了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4、维护各方权益的需求

虽然这些政策主要是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是保护销售者和经营者的权益。明确告知后,如果是在消费者的意愿下规范购买的保单,留下了记录,不应消费者的随意退保承担过错。不应消费者的虚假告知承担后果。

双录细则

措施

7月10日,保监会对外发布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

形式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采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是业内俗称的“双录”。

减少销售误导,保险业双录今天正式开始实施

目 的

销售行为可回放

重要信息可查询

问题责任可确认

保护投保人、业务员、保险人三方权益

范 围

1、投资连结保险产品

2、向60周岁(含)以上年龄的投保人销售保险

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时。

3、通过保险兼业代理机构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包括利用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营业场所内自助终端等设备进行销售。

内容

出示:销售人员有效证件;投保提示书、产品条款和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纸质版;

说明:向投保人履行明确说明义务,产品、责任等相关信息;

答复:投保人对说明告知内容作出明确肯定答复。(清楚、明白、知道了等)

签单:投保人相关文件签字过程,包括抄录投保单风险提示语句等。

要求

1、以上告知,在录音录像时必须有投保人的明确答复或回应。

2、“双录”视听资料应真实、完整、连续,能清晰辨识人员面部特征、交谈内容以及相关证件、文件和签名,录制后不得进行任何形式剪辑。

3、视听资料保管期限自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

根据险种保存5或10年,如遇纠纷保存至纠纷结束后2年。

减少销售误导,保险业双录今天正式开始实施

双录今天正式开始了,对于保险营销员来说,也不需要恐慌。

不是兼业代理机构的,双录的人群是在60岁以上和购买投资连结险人群。

我们只需做到

1、提升专业度;

2、理清销售、投保环节流程;

3、针对如实告知环节,做好正确说明和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