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見中秋餅承心意 西安唐樂宮老字號月餅享譽古城

在中國所有的節日裡,中秋最為浪漫。用月圓比作團圓,圓月寄託了無數人的思念與鄉愁,而月餅代表著圓月的問候從遠方到故鄉。一塊唐樂宮月餅,勾起了味蕾的渴望,更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不僅承載了淵源千年的歷史,還寄託著真摯濃厚的情感。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到了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他引進了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誘”見中秋餅承心意 西安唐樂宮老字號月餅享譽古城

賞月之餘,品嚐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為軍隊的祝捷食品。《洛中記聞》記載,公元621年,大將李靖浴血疆場一年多,終於平定了西域,農曆八月十五這天凱旋。長安城內張燈結綵,高祖李淵則御駕親迎李靖班師回朝。當時,有經商的胡人獻囊餅賀喜,李淵從餅盒中拿出囊餅嚐了一口,香酥甜脆。高祖大悅,傳旨御膳房:“備好兩盤囊餅,今晚朕要與民同賞秋月,共慶大捷。”不料,御膳房主管把李淵濃重隴西口音的“兩盤”誤聽成了“兩萬”。此時已近中午,到晚上根本無法趕製出兩萬個囊餅,但又不敢違背皇帝的旨意,御膳房主管便令全城所有的酒肆飯莊和大戶人家,立即趕製囊餅,然後分發到各家各戶。

“誘”見中秋餅承心意 西安唐樂宮老字號月餅享譽古城

晚上,高祖端坐在龍輦之上,出宮賞月祝捷,他發現街道兩邊商家、住戶門前都明燈高照,設有桌案,上面擺著囊餅,有的還燃起香燭。高祖詩興大發,贊曰:“仲秋祝大捷,囊餅圓如月。”據說,從此中秋被正式定為節日。

爾後的歲月裡,每到中秋節的前幾天,長安城就開始瀰漫著濃厚的節日氣氛了,商家在門前搭建牌樓,街市上人馬雜沓,商販們的陳酒鮮肉、囊餅瓜果則是琳琅滿目。為了在中秋夜舉家歡聚,富貴人家早早便預定了酒家飯食。即是身居陋巷的窮人,也要傾其積蓄,甚至典當衣物去沽酒、稱肉,以闔家歡度中秋。

“誘”見中秋餅承心意 西安唐樂宮老字號月餅享譽古城

唐朝過中秋,親朋好友聚集宴飲賞月之時,文人墨客則紛紛填詞賦詩,抒發濃郁的思鄉、盼望團圓的感情。張九齡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名句;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則為文人墨客所推崇;而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更被後世廣為傳播。

西安唐樂宮自1993年起手工烘焙月餅,二十多年來始終秉承傳承經典和發展傳統月餅烘焙工藝,用料考究、精益求精,不斷於傳統口味中加入新元素,融匯出別具特色的魅力月餅品牌。歷經市場檢驗和口碑傳承,堪稱西安酒店業月餅老字號。

“誘”見中秋餅承心意 西安唐樂宮老字號月餅享譽古城

唐樂宮老字號月餅一直以嚴選食材及純手工製作而馳名,除了數十年來皆專注於月餅製作外,其所選用的食材全部是頂級的無公害、無汙染的綠色食材。採用湖南特級湘蓮、洞庭湖放養麻鴨鹹蛋黃、麥芽糖醇和特級精煉食用油,歷經一道道精心的傳統工序製作出的唐樂宮月餅,具備松、酥、香的特點,100%純手工製作。為了保證品質,特聘香港製餅大師全程嚴控,本地現場製作,飽滿圓潤、唇齒盈香,真正確保新鮮純正口味!

“誘”見中秋餅承心意 西安唐樂宮老字號月餅享譽古城

秉承傳統、不斷創新、卓越品質、享譽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