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上火都適合用清火藥嗎?上熱下寒不能一味清火,要注意元陽

“上火”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麼“上火”會出現哪些表現呢,“上火”直接清火就可以了嗎?先給大家講講“上火”有哪些表現,“上火”可以導致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牙齦出血、鼻腔乾燥鼻出血、失眠、痤瘡、咽炎、口氣、多汗、耳腫痛、便秘等;出現上面“上火”的表現,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清火,對於大數人,“上火”應用清火藥就有效,但有部分人,應用清火藥,不僅火沒清掉,反而出現拉肚子、怕冷、胃寒、嘔吐等表現,所以不是所有“上火”都適合直接給予清火藥的。

所有上火都適合用清火藥嗎?上熱下寒不能一味清火,要注意元陽

上火

那麼什麼人適合直接使用清火藥,什麼人不適合呢?對於“實火”,單純清火就可以,這種治療起來相對比較簡單;除了“實火”以外還有“虛火”,“虛火”相對實火來說難治療一些,除了清火之外,還需要補虛,而“虛火”又分為“陰虛火旺”和“陽虛之火”(又可稱為上熱下寒),“陰虛火旺”相對來說好治療一點,因為滋陰降火就可以,滋陰藥和降火藥都是涼性藥物,用藥方向基本致;“上熱下寒”就沒有那麼好治療了,用清火藥太過會傷陽氣,用溫陽藥太過又容易上火,治療起來比較困難,需要溫陽藥和降火藥一起使用,而且關鍵在於掌握好寒涼藥物和溫熱藥物的比例,如果掌握的不好就很難把寒熱完全調整到正常。

所有上火都適合用清火藥嗎?上熱下寒不能一味清火,要注意元陽

上熱下寒

那麼,上熱下寒有什麼表現呢?上熱下寒者病程多較長,有反覆發作的傾向,平時體質較差,多和熬夜、勞累、房事過度有關;多見於年老者;雖有上述上火的表現,但常常面色蒼白、口唇淡、雙眼無神、神疲乏力、自汗怕冷或雖熱但喜歡蓋厚衣被、聲低息短、少氣懶言、喜歡躺著、口吐清水、口淡無味、雖口渴但不想喝水或只喝少量溫水、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胖或水滑苔,舌邊齒痕明顯,脈沉無力。而且此類病人多服用過很多清火藥效果不明顯,且上述陽虛表現越來越重。

所有上火都適合用清火藥嗎?上熱下寒不能一味清火,要注意元陽

中醫有“實火易醫,虛火難療”的說法,特別是上熱下寒所致虛火較陰虛火旺更難治療,對於上熱下寒的人常常不適合用太多清火的藥,因為這種情況多是元陽虧虛,虛陽上浮所致,用的清火藥越多元陽越受損,導致虛火反覆不愈。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清火清了很久火還是清不乾淨,反而出現了脾胃虧虛、陽氣虧虛的表現,這個時候需要溫補元陽為主,根據情況適當配合少量清熱藥物。

所有上火都適合用清火藥嗎?上熱下寒不能一味清火,要注意元陽

實火易醫,虛火難療

潛陽封髓丹是治療上熱下寒的名方,本方來自於清代名醫鄭欽安,由後世醫家吳佩衡將此方正式命名為潛陽封髓丹,由制附子6-15g(先煎)、龜板10g、砂仁10g(後下)、黃柏15g、炙甘草5g組成。方中制附子溫補元陽,龜板鄭欽安認為有“通陽助陰之力”,鄭欽安認為砂仁“辛溫,能宣中宮一切陰邪,又能納氣歸腎”,鄭欽安認為甘草“補中,有伏火互根之妙”,黃柏清下焦虛火。全方五味藥同用,起收納浮陽,清瀉虛火,交通陰陽之功。鄭欽安在其醫書《醫理真傳》中這樣描述本方“此一方不可輕視,餘嘗親身閱歷,能治一切虛火上衝牙痛、咳嗽、喘促、面腫、喉痺、耳腫、目赤、閉塞、遺尿、滑精諸症,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

所有上火都適合用清火藥嗎?上熱下寒不能一味清火,要注意元陽

清代名醫鄭欽安

對於本方的煎服方法也有講究,因為制附子有一定毒性,久煎可以去其毒性,並可增強療效,所以制附子煎的時候需要先加1000-1500毫升冷水先煎50分鐘,如果煎藥過程中水不夠,需要加水,只能加熱水,不能再加冷水,同時方中甘草有減輕附子毒性的作用,一般6-15克附子用上述煎藥的方法並無明顯毒副作用;因砂仁中含有揮發性物質,所以煎藥時需要等其他藥快煎好前15分鐘再加入藥中和其他藥一起煎煮。

所有上火都適合用清火藥嗎?上熱下寒不能一味清火,要注意元陽

附子

治療以上上熱下寒之證,只需在潛陽封髓丹的基礎上加上少許清火的藥和引經藥(就是引藥到相應經絡的藥物,比如口腔潰瘍加生地、淡竹葉、通草等入心經的藥;牙齦腫痛加黃連、升麻等入胃經的藥;鼻腔乾燥、鼻出血加桑葉、杏仁等入肺經的藥,以此類推)。

所有上火都適合用清火藥嗎?上熱下寒不能一味清火,要注意元陽

龜板

潛陽封髓丹加減對口腔潰瘍、失眠、慢性咽炎、痤瘡、多汗證、牙痛、腰痛、便秘、更年期綜合徵、月經不調、抑鬱症、遺精、早洩等上熱下寒的病症都有較好療效。

所有上火都適合用清火藥嗎?上熱下寒不能一味清火,要注意元陽

引火歸元

上述藥物劑量為無重大疾病成年人的用量,若伴隨其他重大疾病、兒童、年老體弱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孕婦、備孕女性不建議使用以上藥物治療。想了解更多醫學知識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