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安徽人,和袁隆平一起,摘得「生命科學獎」

这位安徽人,和袁隆平一起,摘得“生命科学奖”

8日下午,備受關注的2018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

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因系統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摘得“生命科學獎”。

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在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為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因此獲得“物質科學獎”。林本堅因開拓浸潤式微影系統方法,持續擴展納米級集成電路製造,將摩爾定律延伸多代取得的成就榮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这位安徽人,和袁隆平一起,摘得“生命科学奖”

李家洋、袁隆平和張啟發在推動水稻產量可持續增長的“命題”下相得益彰,獲得了重大成就,他們的原創性工作對中國在基礎科學領域以及國計民生的巨大影響博得國際科學界的公認;馬大為的馬氏胺化反應,周其林的周氏手性螺環配體及催化劑,馮小明的馮氏手性雙氮氧配體及催化劑在國際學術界和工業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林本堅一系列突破性創新所開拓的浸潤式微影(也稱光刻)方法,革新了集成電路的製程,使先進半導體芯片的特徵尺寸能持續縮減為細微納米量級,在過去十五年以及可預見的未來,為建造先進的計算和通信系統做出了關鍵貢獻。

你可知道,

李家洋是咱安徽人!

这位安徽人,和袁隆平一起,摘得“生命科学奖”

據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網站:李家洋,植物分子遺傳學家。1956年7月生於安徽肥西。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1991年獲美國布蘭代斯(Brandeis)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研究領域:高等植物生長髮育與代謝的分子遺傳學,主要以糧食作物水稻和模式植物擬南芥等為材料,重點研究植物生長素和獨腳金內脂的合成途徑與作用機理和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礎,致力於水稻的分子品種設計,培育高產、優質、高抗、高效新品種。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作為中國第一個民間發起的科學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評審體系主要參考諾貝爾獎等國際著名獎項,以定向邀約方式提名,並由優秀科學家組成科學委員會專業評審,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則,保持評獎的獨立性。

未來科學大獎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不論其國籍、性別和年齡,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進科學事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