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片死亡,價值千億的澳洲大堡礁出現復甦跡象!

曾大片死亡,價值千億的澳洲大堡礁出現復甦跡象!

2016年和2017年大規模珊瑚漂白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旅遊業和事件發佈了一份關於澳大利亞大堡礁現狀的“積極最新報告”,稱一些受影響地區正顯示出“實質性復甦跡象”。

據昆士蘭州政府週三發佈的一份報告稱,非營利組織Reef&雨林研究中心(RRRC)報告稱,由於2017年至18日夏季較為溫和,以及科學、工業和政府在支持珊瑚礁恢復方面的合作,出現了復甦跡象。

大堡礁沿著昆士蘭州壯觀的海岸線綿延1430多英里,是世界上最長的珊瑚礁,也是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遺產地位的珊瑚礁生態系統。

曾大片死亡,價值千億的澳洲大堡礁出現復甦跡象!


珊瑚漂白是在珊瑚因水溫升高或水質差而受到壓力時發生的。作為回應,珊瑚噴出一種名為Zooxanthellae的光合藻類,它去除了珊瑚特有的顏色。

報告說,如果壓力條件持續下去,珊瑚就會死亡,但如果條件恢復到可接受的水平,一些珊瑚就能重新吸收物質並恢復原狀。

RRRC與海洋公園旅遊運營商協會(AssociationofMarinePark)合作,於2016年和2017年在凱恩斯市的主要旅遊潛水點進行了詳細調查,並表示,在漂白事件中受到強烈影響的某些珊瑚礁正顯示出明顯的改善跡象。

據RRRC總裁Sheriden Morris說,珊瑚漂白有多個階段,從輕度曬傷到珊瑚死亡不等。

曾大片死亡,價值千億的澳洲大堡礁出現復甦跡象!

莫里斯在聲明中說:“當媒體報道珊瑚礁被‘漂白’時,往往會遺漏一些關鍵細節,比如漂白有多嚴重,漂白的深度有多深,以及是否會對該地區的珊瑚造成永久性損害。”他補充稱,“從漂白影響中恢復過來需要極強的能力。”

莫里斯說,關於整個珊瑚礁因嚴重漂白而死亡的報道“顯然是不真實的”。不過,他警告說,經濟復甦“取決於環境條件”,而且隨著氣候繼續變暖,珊瑚礁“可能會遭受進一步的漂白”。

據“自然研究雜誌”(Nature Research Journal)週二發佈的一份報告稱,2016年白化造成的全面影響尚未得到充分評估。白化破壞或摧毀了珊瑚礁30%的淺水珊瑚。

更深的珊瑚礁通常被認為是躲避2016年和2017年經歷的熱異常的避難所,但報告認為,淺層和深層珊瑚礁都受到大量漂白事件的威脅;即使在夏季末,更冷的水(取代被風吹向近海的較溫暖的水)的上升流停止時,深度溫度仍升至歷史最高水平。根據這份報告,研究人員發現了漂過的珊瑚群,深度高達131英尺。

曾大片死亡,價值千億的澳洲大堡礁出現復甦跡象!

在恢復的消息傳出僅僅兩個月前,RRRC在凱恩斯共同主辦了大堡礁修復研討會,會議召集了來自14個國家的300多名科學家、工程師和海洋旅遊代表,重點關注氣候變暖威脅下珊瑚礁系統的恢復。

4月份,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宣佈向大堡礁提供5億澳元的資助,以應對氣候變化、食用珊瑚的海星和受農業徑流影響的水質等挑戰。

德勤接入經濟公司(Deloitte Access Economics)2017年對這座珊瑚礁的估值為560億澳元(約人民幣2800億),其依據是珊瑚礁支持數萬個就業崗位,每年為澳大利亞經濟貢獻640萬澳元(約人民幣320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