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午餐」興起,免費商業模式怎麼玩?


“免費午餐”興起,免費商業模式怎麼玩?


時代變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現下“免費午餐”卻越來越多。企業家們發現,只有顧客多,自己的商業模式才能不斷擴大。

推開“免費午餐”這塊商業模式的大門,你能聽到這樣的“業內普遍認為”的聲音——免費模式在未來的幾年中,將會不斷地滲透到各個行業中,這不單單是加速了行業內部的洗牌速度,更是加速了行業之間的洗牌速度。

為什麼要做免費營銷?免費營銷能為企業家老闆們帶來什麼?

模式的動機:市場是錢燒出來的

主打免費後,企業要怎樣從中掘金?360殺毒軟件的推廣或許是一個值得借鑑的免費營銷案例。

“免費午餐”興起,免費商業模式怎麼玩?


殺毒軟件行業在幾年前早已較為成熟,所有的殺毒軟件幾乎是互聯網基礎服務產品中的最後一個收費堡壘。然而,當所有的軟件廠商仍舊固守“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賣軟件盈利思路時,360殺毒軟件在2008年的一則公告一石激起千層浪。360宣佈,其將正式推出殺毒軟件並永遠免費。

那時,這一舉動無疑讓業內所有人都保持著懷疑態度:既然免費,如何收費?彼時,360董事長周鴻禕雖然也尚不清楚360應怎麼掙錢,但他很明確,360再怎麼發展,也不可能去賣殺毒軟件,這肯定不是它的模式。他認為,等360有很多忠誠的用戶以後,自然就會產生很多商業模式。

“我們最開始做免費殺毒,瑞星、金山這些傳統安全廠商覺得我們在搞行為藝術。他們堅定地認為360的免費只是噱頭,最後肯定還是要跟他們一樣收費。還有人懷疑360既然免費,如何才能掙錢?因為我們不賣殺毒軟件,所以就有人認為360是騙子,一定是在偷竊用戶隱私來獲得收入。他們根本沒想到360創造了基於瀏覽器的商業模式,我們通過鏈接廣告、在線遊戲業務和搜索業務來獲得規模性的收入,比這幾家傳統安全廠商加起來的收入都多。”周鴻禕公開表示。

360的終身免費策略引起了業內的巨大反響,也為之後的互聯網企業借免費營銷快速擴張樹下了典範。

2013年,滴滴打車、快的打車等為代表的打車軟件紛紛嶄露頭角。“快的打的”CEO趙東介紹,在軟件剛上線的那年,他不僅沒賺錢,還投入了幾百萬用來免費推廣補貼用戶和司機。“‘快的打的’主要是與單體司機、出租車公司合作,向出租車推廣軟件,並且不收取一分錢。全國一共有幾億的智能手機用戶,且處於快速增長的階段。就在未來,打的業務會有相當份額通過手機軟件,所以當務之急是快速獲得用戶。”

“這種模式跟互聯網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聯,因為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裡,首要都是搶佔市場。和傳統的實體店要擴張就要花成本不同,互聯網增加1個用戶和增加1000個用戶花費的都差不多,邊際成本幾乎為零,所以它們更願意以免費在互聯網擴張,之後再談如何盈利,京東等等都是如此。”大石創投副總裁戴偉國說。

免費的效應:豬為羊毛買單

“免費的本質就是為產品、企業聚集人氣。越來越多的企業啟用免費這種營銷手段,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大批量的用戶,並且絕大部分都是目標群體。在圈起了這樣一大批用戶的基礎上,企業再利用自己的渠道對他們進行引導、配用和提升,將有較大消費潛力的用戶變成客戶,然後研發新的增值業務,讓這批客戶在另外的領域上為產品付費。”

重慶工商大學MBA特聘教授姜維認為,免費模式的核心是“設計企業隱性的利潤空間”,即延長企業的利潤鏈條,通過設計免費的項目,最大限度的吸引客戶,而後在下一個階段實現盈利。

“免費午餐”興起,免費商業模式怎麼玩?


除了讓用戶轉移興趣,為其他的業務付錢外,免費的另外一種商業模式還被稱為“羊毛出在豬身上,熊來買單”。戴偉國對此解讀為,運用互聯網思維,“免費”背後的大數據可以換取更大的收益,利用免費運營帶來的流量與人氣,換取第三方的廣告收益。

“比如創業者想開一家蛋糕店做免費試吃活動,試吃範圍限定在15歲~25歲區間的女性,這批用戶的個人信息資料,就是許多類似化妝品這樣的行業迫切需求的。於是雙方可以展開合作,第三方提供廣告費,蛋糕店在試吃用戶群體間做宣傳推銷。”

“免費午餐”興起,免費商業模式怎麼玩?


“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例子不少。無數用戶在新浪上免費看新聞,新浪給你推送第三方廣告;在騰訊上聊天,騰訊旁邊的各類服飾、食品窗口廣告;包括當用戶免費在網上看電影、看電視、看紀錄片,都必須收看廣告等等,這都意味著,享受免費服務的用戶不用掏錢,已經有第三方為用戶行為買單。這就是企業用“免費”大數據換來的對等廣告收益。

在重慶大學教授曾國平看來,企業做免費的終極目的,還是要從用戶那裡獲取有用價值。企業做免費營銷主要有三個目的:

一是積累用戶、信譽度、客戶關係以及口碑;

二是利用流量,為其他的收費業務鋪路;

三是借力打力,使用這批人流量,去其他商家那裡換取相對應的資源、資金等等。

價值取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當企業通過“免費”把用戶吸引過來後,如何留住他們並把這批人中的一部分轉換為價值客戶,則成為了企業生存發展至關重要的一步。

“不管是免費也好收費也好,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企業必須有一個過硬的產品。不然當你把用戶拉過來之後,用戶發現你的產品不靠譜,這會對你的口碑及其他品牌產品產生反作用。營銷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推銷產品,所以你要確保手上有一件過硬的產品。”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強調。

怎樣來判斷這件產品是否能獲得用戶的青睞?丁道師認為,這需要老闆先自我研究這件產品是不是剛性需求,尤其是流入市場的免費產品,是不是大眾消費品,能否吸引到大批量的用戶有興趣使用;其次要查看這件產品的性價比如何,與同性質產品相比,是否能脫穎而出?“總而言之,即使是免費,你的產品也必須滿足用戶需求,這才能有市場。”

姜維也認為,老闆在使用免費產品攬收目標用戶時,一定要關注這件產品以及後續需要用戶付費的產品市場是否足夠大,免費和收費之間的區別是否明顯,如果市場本身就不大,客戶規模也做不起來,更不可能及時有效將用戶向客戶進行轉換。

點睛

免費是柄雙刃劍 應注意尺度和品牌信用

一旦把握不好免費的力度,很可能讓企業家老闆進退維谷。

“免費的營銷模式是一種看起來免費,但是實際上背後企業能以其他模式盈利的方式。”戴偉國表示。

他說,很多老闆有時無法衡量清楚哪些地方可以免費,哪些地方不能免費,如果沒有設定好預留空間,則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價值觀,讓他們普遍產生了過度依賴免費的心理。

“企業家老闆們如果不在設計免費產品時多花點心思,就會演變成消費者認為一切服務和業務都該免費,並且拒絕為此付費。一旦他們形成這樣的慣性思維後,老闆就會陷入兩難境地。”

“此外,為了達到迅速擴張並集聚人氣,不少企業及其老闆誤解了‘免費’背後的含義,將免費解讀為低質量的不要錢,從而拿出次品或滯銷品給消費者使用,這讓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大打折扣,從而導致一大批用戶流失。”曾國平提醒。

當今企業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現在是一個跨界打劫的時代,打劫你生意的不只是你的同行,可能還有你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

“免費午餐”興起,免費商業模式怎麼玩?


馬雲說:“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

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

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乾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

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

企業之間的競爭比拼的不是產品,而是商業模式,免費模式助企業決勝於千里之外

免費模式,橫空出世, 顛覆你的商業大腦!用免費模式,滅了同行僅如路過一樣!!

沒有不能免費的行業

只有不會免費的思維

“免費午餐”興起,免費商業模式怎麼玩?


免費模式中的資源操控的設計,就是改變的資源位置和用途,其中應用極多的一種就是通過資源的重組配置,改變原本的盈利方式或收費結構!比如:原來靠 A 賺錢,但是現在不靠 A 賺錢,卻靠另外一個 B 賺錢。 很多資源在 A 這裡沒有任何用途,但在 B 這裡卻可能有非常大的價值, 而 B 就可以找到 A 來進行等價交換。

資源騰挪細分為三個部分:資源置換、資源騰挪、資源放大。置換過來的資源,通過這三個流程之後,籌碼越來越大,你的資源也越來越多。

資源置換:實際就是等價交換。可以理解成為 A 有一個不值錢的或閒置的 B,C 有一個不值錢的或閒置的 D。但是,不值錢的或閒置的 B 對 C 有用,不值錢的或閒置的有用,反正閒置也是閒置,交換一下各自利用他們的價值。我們各自拿來各自去變現或放大他的價值。當然,你也可以用錢來購買,但價格絕對是超低的。但他的價值到你那裡有可能直接被放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資源放大:就是把資源的使用時間、影響範圍、影響人群增大。一句話理解,我把自己閒置的資源進行置換,然後用於其他用途,並且一點點放大他的價值。

當籌碼越來越大,我們先把手裡閒置的資源與其他人的閒置資源優先置換過來,置換後通過合作方式/渠道方式……挪到其他地方去使用,並逐步放大他的價值。我們置換方實際是相互把對方閒置資源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把他的價值放大。

請花兩分鐘時間,瞭解國內最權威 最實戰 最落地 最具影響力的課程——《免費模式》!

更多詳情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