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一輩人才知道,差點成立的三峽省你知道嗎?

“行政區”,這裡指的是曾經的一級行政區,也被叫做“軍政大區”或“大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將全國分為6個“大區”, 1952年,撤銷中央人民政府華北事務部,設立政務院華北行政委員會。並將原來的大行政區改稱為行政委員會。 1954年,撤銷6大行政委員會,最高一級的地方行政單位變為省。 到這裡,“大區”存在不到五年就退出歷史舞臺,在行政區劃歷史上應該算極其短命的行政區類別,也算符合題目定義了。

重慶老一輩人才知道,差點成立的三峽省你知道嗎?

“省縣直轄”。在清朝末年,知識份子反思中國落後原因時,有一些學者認為是因為滿清行政區劃層級太多,導致效率低下。雖然現在看這個說法很幼稚,但當時滿清政府確實效率極其低下,官府層層盤剝甚是嚴重,所以感性得看少一級官員盤剝可能民眾還輕鬆點。於是,清朝倒臺後,北洋政府在最初計劃一口氣把“府、州、廳”全部廢除,省直管縣,縣下無政府,全國兩級制,實現“省縣直轄”構想。雖然當時的人口遠不如今天多,但是當時的交通、通訊遠遠不如今日。所以,北洋政府在現實面前只能設置“道”作為省縣之間的行政層級。相比於誠實的北洋政府,南京政府就比較虛偽了。 1928年北伐後,國民政府廢除了道,要求所有省直接管理所有縣。但實際上根本管不過來,正如上次“曇花一現的省縣直轄”一樣。,南京政府不得不巧立名目,打著“派出機構”的旗號另外設立了專署,即“行政督察區”作為省縣之間的行政區。而新中國成立後,宣佈將層級定為“省縣鄉”三級,這可能是由於我黨長期只控制農村,所以縣下開始設置行政區,對縣以上則存在太多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想法。於是,這個條文剛寫進憲法,各地就開始設立專區(後改稱地區行政公署)作為省與縣之間的行政區;並在憲法裡允許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管轄縣和區,開啟了“市管縣”先河。至此,省縣直轄第三次破產。

(新)洪江市。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將洪江市與黔陽縣合併,成立新的洪江市,並由地級懷化市代管。當時的老洪江市,下轄四個街道和三個鄉,面積216平方千米,人口9萬人。黔陽縣下轄七個鎮十八個鄉,面積2161平方千米,人口40萬人。新洪江市政府設在黔城鎮,該鎮由原屬黔陽縣的老黔城鎮和原屬老洪江市的黔城鄉合併而來。在縣市合併後,老洪江市的民眾在人事安排、財政調撥以及獎金分配等一系列攸關自己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感覺受到了新洪江市也就是老黔陽縣的歧視性對待,從而逐漸蘊積了反感。尤其是在合併的次年即1998年,新洪江市政府就決定將老洪江市的四街三鄉合併為一個雄溪鎮,此舉引發老洪江民眾的強烈不滿,在1999年初雄溪鎮掛牌的當日,終於爆發了暴力抗爭,震驚全國,被稱為“洪江事件”。在此後的幾個月內,由於民眾的抗爭不斷,使雄溪鎮政府始終無法成立。該事件最終由湖南省政府出面,以大幅度撤換新洪江市的官員,併成立直屬於懷化市的洪江管理區而得以了結。作為準市轄區建制的“洪江區”至今未獲國務院批准。成為了首例政府默認存在的黑區,也開了各地政府私自設立等同於市轄區但自稱“管理區”的設黑區先河。

重慶老一輩人才知道,差點成立的三峽省你知道嗎?

三峽省。為解決統一管理三峽與三峽庫區移民問題,並減輕四川、湖北兩省對邊界地區對管理壓力,在當時曾經研究討論過設立三峽省。

籌備小組基本成型,規劃則是將川東、鄂西合併建省,當時幾乎只差對外宣佈。但是據稱就在即將執行的時候,基層上報文件稱當地經濟十分困難,民眾扶貧壓力巨大,恐難養活一個省政府。

而由於四川與湖北在“讓哪個地區分家”問題上撕逼不斷,中央立即叫停設省。並改為籌備建立“重慶直轄市”。今天的重慶市由此而來。

重慶老一輩人才知道,差點成立的三峽省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