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上涨,人在涨,渔民顶着风浪捉来的梭子蟹为什么不能涨?

上一篇说明了台风天和梭子蟹的关系,道理很简单,就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台风来了,渔船进港躲避,没有渔船在海上捕捞,货源自然紧缺,供给出来问题,但需求却一直在涨,必然导致价格上涨。

油上涨,人在涨,渔民顶着风浪捉来的梭子蟹为什么不能涨?

​而一个商品除了供求关系以外,本质的定价取决于成本,梭子蟹也不例外。成本分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我们来分析下螃蟹的上岸价格成本体系。

材料成本

梭子蟹产于深海之中,天生天养,自然梭子蟹的材料成本为0。梭子蟹的捕捞只有先到先得和能者多得,捕捞上来的梭子蟹质量如何,各安天命。渔民们各凭经验找水域,渔船捕捞没有界限,收获在哪,船就开哪。

油上涨,人在涨,渔民顶着风浪捉来的梭子蟹为什么不能涨?

设备成本

梭子蟹的设备成本占总成本的大头,渔船是固定支出,一艘渔船几百万人民币,出航的维护和损耗是一笔比较大的支出。渔船的动力一般都为柴油,相比汽车而言渔船可是正宗的油老虎,一艘280马力的渔船,一天油耗在2吨以上。持续上涨的油价让船主叫苦不堪。

油上涨,人在涨,渔民顶着风浪捉来的梭子蟹为什么不能涨?

除了渔船的基本设备外,捕捉螃蟹还会有捕捞网的支出。虽说蟹笼和拖网都可以重复被利用,但也总有损耗,刺流网作业方式损耗就更大了,流网蟹的的特色之一就是大部分螃蟹身上多多少少都会缠绕啊着尼龙渔网,极难清理。

人工成本

过去一个船长工资1万出头,而现在没2万元很难请到人。一艘渔船7,8个人,船员工资8千元左右 ,光工资开销每月就10万加。但就是开高价也没人愿意来穿上,因为船员太苦了,而且海上风云莫测。本地年轻人很少再上渔船了,即使他们从事跑船行业,一般选择的也会是相对轻松和安全些的货船和远洋船。

油上涨,人在涨,渔民顶着风浪捉来的梭子蟹为什么不能涨?

蟹多船更多

今年螃蟹虽然是个大年,螃蟹的产量很高,质量也不错,但与此相对的是作业的渔船也在增加。但附近海域内,不只是本地渔船在作业,外地的渔船也在同海域附近捕捞。虽说螃蟹产量高,但也经不起这么多渔船的捕捞,近海没螃蟹了,只能去更远地方找。一来一回,设备成本上升;随着螃蟹总量被稀释,日产量就下降,自然需要花费更多的单位时间去捕捉。梭子蟹越养越瘦,所以只能尽快拜托专业活鲜运输船先行处理。梭子蟹成本等于单日设备成本除以单日产量,单日产量稀少自然梭子蟹的价格也低不了。

油上涨,人在涨,渔民顶着风浪捉来的梭子蟹为什么不能涨?

结语

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年年上涨,捕捞成本的上涨,必然会让螃蟹的上岸价格就高,但有时候成本论并不是唯一。渔业看天吃饭,对单日定价而言,梭子蟹的定价取决于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天气。市场有需要,2000元一筐也有人买,而市场没有需求的时候,亏本也得处理掉,毕竟梭子蟹不比正常商品,梭子蟹易死亡还越养越瘦,多养一天就意味着亏一天。

随着梭子蟹的大量上市,可能会让渔船无法避免的选择降价处理。但是渔船亏本几次,又或者自身没有利润,自然就没人愿意出海,那么供需关系又会逆转,所以本质上梭子蟹的价格还是取决于成本。

油上涨,人在涨,渔民顶着风浪捉来的梭子蟹为什么不能涨?

水产城某门市部,每天发货上万斤

最后说一句,这只是简单的成本分析,海鲜波动很大。舟山市场的梭子蟹年年价格上涨,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舟山的梭子蟹声名在外,整个江浙沪皖的人都盯着舟山市场。电商和物流的迅猛发展,上岸的舟山梭子蟹每天都会大量地发往外地。正常一般当日就能消耗所有产能,几乎0库存,供需关系不平衡,自然价格就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