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后的农村人,却成了农村种地的主力军!你那里是这样吗?

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农民朋友们,通过【农机人说事】也购买到了自己心仪的农机,前段时间山东的一位农民朋友,家里种了四十多亩的苹果,前几日刚采购了一台多功能型果园管理机,实现了一机多用,开沟、施肥、回填、除草、旋耕及喷药等,可谓是省时又省力。

50岁以后的农村人,却成了农村种地的主力军!你那里是这样吗?

从之方面来看,这意味着年轻一代的农民留在家乡也会有更多机遇。

但同时农村种植也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

重庆一位猕猴桃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正遭遇了“高龄农民”的苦恼。这家合作社流转了八百多亩土地,雇的农民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在30多个“高龄农民”中,患有高血压的就有七八个,合作社专门买来血压计,下地前要先给农民量血压。

50岁以后的农村人,却成了农村种地的主力军!你那里是这样吗?

问起为什么不请壮劳力?这位理事长说,农村劳动力紧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会种也不愿种地,四五十岁的多在外地打工,剩下种地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年轻人不愿务农,归根结底还是农业的吸引力不足。

一没“前途”,当一辈子农民,种一辈子地,有啥奔头?二是没“钱景”,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一亩地的收入还不如打几天零工挣得多;想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就是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吸引人的事业、有奔头的产业。引导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将成为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重要手段。

50岁以后的农村人,却成了农村种地的主力军!你那里是这样吗?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国家重要培养新型农民、鼓励大田作业的原因之一。

农民朋友们,你们村里也是这种情况吗?反正我家里是!

更多农村、农业、农机资讯信息,尽在头条号:农机人说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