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們定了一個小目標:不當韭菜

2018,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不当韭菜

大家好,我是遠讀重洋的創始人孫思遠。最近,我有幸與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葉檀老師,一起合作了款讀書節目《檀書》!

2018,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不当韭菜

節目裡,葉檀老師一直說我是小鮮肉,每次聽到葉老師這麼說,我心裡都會暗爽:因為我早就過了可以靠青春和顏值吃飯的年紀了。所以,我很有自知之明地開始瘋狂讀書補腦,試圖靠才華來彌補一下。

2018,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不当韭菜

瞭解遠讀重洋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的使命是打破知識的國界,專注解讀海外未引進的最新暢銷好書。過去的一年,我讀了大概 100 本左右的英文原版書。可能是因為最近讀書比較多的緣故,這才有幸成了葉老師的搭檔。

1

不獨立思考

絕沒有好下場

之前和葉老師做節目的時候,她反覆提到了“韭菜”這個詞。對這個詞,我也是深有感觸:大概在十年之前,我在國內從事過金融相關的工作,當時在一家金融機構擔任二級市場分析師。從那時候起,我就看到身邊有很多的散戶,在股市最動盪的時候追漲殺跌,虧得一塌糊塗。

比起專業的投資人,散戶既沒有信息上的優勢,又不做任何的獨立判斷,往往是聽到一兩個小道消息就下手了,結果最後被毫不留情地割了韭菜。比如,我有一個親戚,我是親眼看著他在股市 6000 點的時候跑步進場,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離開二級市場之後,我出國去了紐約,到華爾街轉行做了財經媒體。那幾年,我見證了很多非常有歷史意義的時刻,比如阿里巴巴、京東、微博這些優秀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到美國上市;還有美股市場蠻不講理的一路瘋漲,比如道瓊斯工業指數就漲到了兩萬點。

2018,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不当韭菜

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了很多美國股市的投資人。觀察得越多越發現,無論是專業投資人還是散戶,在投資這件事上,都逃不開一個共性,那就是:在市場中不做任何判斷、不獨立思考的投資人,最終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而那些一直勤于思考和學習的投資人,最後不但能在投資上賺得盆滿缽滿,他們人生的幸福度也比一般人高得多。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股神”巴菲特,他稱得上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投資人。但他的投資可不是靠聽小道消息和跟風。2015 年的時候,我有幸採訪過巴菲特本人,當時我為了採訪,準備了很多問題,打算跟“股神”打一場持久戰。但沒想到,真正採訪的時候,我每個問題的話音還沒有落,巴菲特就搶著回答,他思維的敏捷程度,遠遠超出我的想象。而且最關鍵的是,當時他已經是84歲高齡了,憑什麼他腦子的轉速還可以這麼快?

2

讀書

聰明人的共性

後來我才知道,巴菲特有一個習慣:他每天會花 5-6 個小時的時間讀書和學習,直到今天仍是如此。這也是我第一次切身體會到:只要你願意多讀書,多思考,你大腦的肌肉也可以像身體的肌肉一樣,被鍛煉出來。其實,不光是巴菲特,他的老搭檔查理·芒格也是如此,他有個外號叫做“行走的圖書館”。就連巴菲特的兒子都偷偷地說,覺得芒格要比他老爸還要聰明。

2018,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不当韭菜

再比如,橋水基金的創始人、華爾街對沖基金教父雷·達里奧,他也是個讀書狂人。之前他來中國訪問,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的時候,他送出的見面禮不是什麼奇珍異寶,而是自己最喜歡讀的幾本英文書。這個細節,也在 2017 年他的那本新書《原則》裡有過描述。

實際上,這些內容也是之後我們會在節目裡講到的:關於查理·芒格人生與投資智慧的經典好書《窮查理寶典》,以及達里奧的新書《原則》,都在我們節目的精選書單裡。

當然了,過去你可能聽過很多說書的節目,我自己也在得到的《每天聽本書》和喜馬拉雅專欄《精讀全球好書》上做過很多好書的解讀。但這次跟大家說書,是一次完全不同的體驗。

葉檀老師在財經領域摸爬滾打十幾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聰明人。她博學且風趣,還有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她講書,卻不愛掉書袋,不管是說故事還是做分析,句句都是大實話、字字都非常接地氣。

那些本來枯燥無味的大部頭經典書,居然被我們講得火花四濺,妙趣橫生。正常情況下,一本書的內容 30 分鐘就講完了,但我們經常可以談到超過 100 分鐘,還收不住;每一次都是意猶未盡,醍醐灌頂,非常地過癮。

3

只聽過一夜暴富

卻不見市場裡哀鴻遍野

當然,你可能還是會問,我家隔壁老王也沒讀什麼書,他炒比特幣不也一樣發了大財嗎?讀書有什麼用呢?你說得沒錯,投資這件事是極度考驗人性的。別說你家隔壁老王了,我見過拿 2 萬人民幣進場炒幣,幾個月內賺了2個億的玩家。當身邊的人都在忙著一夜暴富,誰還能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呢?

而且不光散戶陷入了極度的狂熱,就連我在創業圈也經歷了類似的情況:前段時間,很多創業公司套個區塊鏈的概念,發個白皮書就出來 ICO 圈錢了,幾十天之內圈了幾個億。這些公司裡有好有壞,好的拿了錢幹正事,壞的就圈完錢就跑路走人,最後接盤的當然還是普通散戶了。我們公司有幾個比較懂區塊鏈的年輕同事,也整天吵著要 ICO,要炒幣,要一夜暴富。

2018,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不当韭菜

但問題是,我們只看到了賊吃肉,沒看到賊捱打。無論一個市場有多熱,當你不做任何思考,只是抱著一夜暴富的心態聽消息做投資,基本上跟賭博沒有任何區別。在賭場裡,肯定會有一夜暴富的幸運賭徒,但是大多數人,最後的結果是連底褲都輸掉了。這跟現實中的投資是一模一樣的,只是我們選擇性地只看到了那些一夜暴富的散戶,沒有看到那些因為投資失敗而破產的韭菜,甚至還有因為加了槓桿還不起債被逼跳樓的悲劇故事。

所以,如果你投資追求的是速成,打算把自己的命運交託給運氣,那這檔節目可能不適合你;你應該去學習占星術,給自己算上一卦,應該比聽我們節目見效更快。但如果你想要練就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去嘗試理解市場和人性的本質,為自己的投資打下堅實基礎,那麼恭喜你:你來對地方了。我們這檔節目裡的每一本書,都是精挑細選;我和葉老師的每一次對話,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的就是升級你的大腦,提高你的財商,讓你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中,保持始終不變的強大競爭力。

2018,面對狂熱的市場,我們定了一個小小的目標:堅決不當韭菜

聽《檀書》,就是不讓你上當!

聽《檀書》快戳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