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居然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來自田納西大學的Keiichi Sumida和同事對3,504,732例腎功能正常的患者進行了研究。

中位隨訪8年後發現:

便秘患者慢性腎臟病(CKD)發生率、終末期腎病(ESRD)發生率、腎小球濾過率(eGFR)下降速度均高於非便秘患者;而且隨著便秘嚴重程度的增加,風險進一步增加。

腎虛,居然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便秘如何影響腎功能

CKD患者腸道和腎臟可相互影響:

多種尿毒症毒素通過腸道入血,經腎臟排出,腎功能減退可導致體內尿毒症毒素增加。而尿毒症毒素又可影響腸道微生物和腸壁完整性,增加CKD全身併發症和死亡率。

1、中醫觀點解析

腎司二便,開竅於前後二陰。

慢性功能性便秘雖屬大腸傳導功能失常,但與脾胃、肺、肝、腎、心等臟腑關係密切。

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會長田振國教授認為:慢性功能性便秘以“正虛為本,秘結為標”。

在便秘治療上田教授對首薈通便膠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首薈通便膠囊,可以養陰益氣,瀉濁通便,“攻補兼施,以補治秘”。促進胃腸道腺體分泌,調節胃腸道功能,從根本上治療便秘。

腎虛,居然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2、《功能性便秘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

(1)調整生活方式

增加纖維素和水分的攝入:

推薦每日攝入膳食纖維20-30 g、每日飲水1.5-2.0 L。

適度運動:

可適當進行揉腹、提肛、步行、慢跑、太極等運動,尤其對久病臥床、運動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結腸活動在晨醒和餐後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後2 h內嘗試排便。

腎虛,居然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容積性瀉藥

滯留糞便中的水分,增加糞便含水量和體積。主要用於輕度FC患者。

弊端:可能導致腸道梗阻。

滲透性瀉藥

促進水和電解質分泌,從而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能夠改善輕至中度FC患者的症狀。

弊端:過量應用鹽類瀉藥可引起電解質紊亂。

刺激性瀉藥

刺激結腸黏膜中的感覺神經末梢,增強腸道蠕動和腸道分泌。

弊端:長期應用可能引起腸神經損害、結腸黑變等問題。

灌腸藥和栓劑

肛內給藥,潤滑並刺激腸壁,軟化糞便,使其易於排出。

適用於糞便乾結、糞便嵌塞患者臨時使用。

腎虛,居然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