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中醫講的“腎虛”,都有哪幾類

生活中,經常有人擔心自己腎虛,隨意進補六味地黃丸,殊不知,越吃身體越虛,事實上,你真的是腎虛嗎?即使腎虛了,你真的適合吃六味地黃丸嗎?

今天讓我們來一起看看真正的腎虛有哪幾類,每一類都會有哪些表現。

腎精虧虛證

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各種機能運動的物質基礎,先天之精秉受於父母,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由脾胃化生,共貯藏於腎,稱為“腎精”。腎精充於腦,而能生髓,髓居於骨中,骨賴髓以充養。因此腎精不足,在小兒可表現為發育遲緩,筋骨萎軟,智力發育不全等;對於成年男性,可見鬚髮早白或脫髮、牙齒鬆動、腰膝腿軟、頭昏耳鳴、思維遲鈍、精力下降、視物模糊、失眠、記憶力減退、性功能減退、男性不育等。此類腎虛以填補腎精為治法,代表方為左歸丸。

腎陰虛證

腎陰又叫“元陰”、“真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對各臟腑組織起著濡養滋潤的作用。腎中陰陽猶如水火一般內寄於腎,故腎又稱為“水火之宅”。若陰陽中一方偏盛,則另一方偏虛,造成腎陰陽失調。若陰液不足,陰不制陽,可見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乾、遺精等症狀,此時舌象往往表現為舌質紅,苔少,我們稱之為“陰虛火旺”。此類腎虛當滋腎養陰清熱為治法,代表方為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

腎陽虛證

腎陽又稱“元陰”、“真陰”,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對各臟腑組織起著溫煦、推動、固攝的作用。同時,腎中“命門之火”具有暖脾運化,助肺吸氣,促進生殖機能成熟,促進生長髮育,推動水液運行等作用。因此,腎陽不足,主要表現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性功能下降、陽痿、早洩、滑精、五更瀉或久洩、小便清常或尿少浮腫,或夜尿增多、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自汗等症狀。此類腎虛當以溫補腎陽為治法,代表方為右歸丸。

中醫講的“腎虛”,都有哪幾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