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死人」

著名作家陳丹青有一番話:

「我幾乎從來不生氣,因為我認為沒必要,有問題就去解決,不要讓別人的錯誤影響自己。

但我不生氣,不代表我沒脾氣。我不計較,不代表我脾氣好。

如果你非要觸摸我的底線,我可以告訴你,我並非良善。」

讀者 @abbychen 說:「以前太容易動怒,後來發現,自己的情緒反而影響了周遭無辜的人,同時還會讓別人覺得自己不好相處。

其實,當身邊有人讓你窩火的時候,有個方式,可以小小「報復」一下。

“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死人”

ID:dushu6688

01

別讓生氣,

降低你的生活品質

很多人在吵架的時候,腦子裡都是一片空白,事後才想起來該怎麼去應對,然後會突然發現,其實完全沒必要這麼惱怒。

有時候,因為一個事情發脾氣,除了浪費自己的時間,浪費自己的情感,而且那些讓你煩心的事情並沒有朝著你期盼的方向發展。

反而那些惹你發怒的人活得都比你好。

不影響大局的事兒,完全不該動你的「真氣」。

如果觸及你的底線,無需善良,但一味地動氣,卻不去想解決方案,只是在傷害自己。

“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死人”

人生研究所 ID:neng365

別總是讓寶貴的時間,都變成「垃圾時間」。面對那些充滿負能量的人和事,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

做自己的事兒,讓 TA 難受去。

時間是越活越貴的,別讓有些人和事,來降低你的生活品質。

02

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

懲罰自己

不難發現,當情侶倆吵架的時候,一方想吵架,另一方卻不理人,會讓情緒激動的那一方更加失控。

不論這段感情去向如何,總是「無所謂」的那個人贏了。

後臺有很多姑娘給所長留言說,自己想努力解決問題,有情緒也想發洩出來。

但是另一半就是不理人,要麼就出門「躲難」,要麼就是微信不回,電話不接。

“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死人”

人生研究所 ID:neng365

他美其名曰「你需要冷靜一下」,其實在無數次的爭吵中,他都不戰而佔上風。

所以,不論是面對感情還是人際交往,在有矛盾的時候,先習慣性地擺出「笑臉」。

該處理、該還擊的,事後一樣都不會少,但是在當下,你的按兵不動,你的鎮定自若,會讓那個想和你吵一架的人,心裡更加窩火。

因為他想找你發洩情緒,而你偏不讓。

康德說過: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你越是情緒激動,那個不把你的情緒放在心上的人,就越是冷漠。

別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不如把發脾氣的精力,拿來看劇聽音樂,吃好吃的食物,買喜歡的衣服,讓他哪涼快哪待著去。

所以,當你學會先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就無意中學會了一招必殺技:

默不作聲,面帶微笑,把人堵死。

03

學會把「氣」

放在心裡

控制情緒,是放過自己,也是給自己「謀出路」。

發脾氣有時候可以作為情緒宣洩的方法,但是總忍不住在人前露出暴戾的一面,其實於人於己一點好處都沒有。

一切控制不住的情緒所帶來的不良後果,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死人”

人生研究所 ID:neng365

我有個同事特別容易暴躁,把所有的情緒都寫在臉上,我另一個同事就說:「像你這樣的人呢,在宮鬥劇裡,一定活不過兩集。」

沒有哪個領導喜歡情緒控制力差的員工,也沒有哪個朋友會一直忍受你一直以來的負能量。

以前,學院裡的一位教授說,如果一件事讓你無比惱怒,甚至想吵架,你一定要面帶微笑。

因為,情緒會互相感染,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容易無法自控,語速會越來越快,口齒會越來越不清晰,想法會越來越混亂。

最後被情緒佔領高地。

當你學會先把氣放在心裡,面帶微笑,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冷靜下來。

而對面那個想找你茬的人,也對你無從下手。

一個懂得如何控制自我情緒的人,是不會輕易受到對方情緒的影響的。

厲害的人,都是默不作聲就把事情解決了,讓那些暴戾的人無言以對。

懲治於無形,才是既不費力,又不傷情緒,還不浪費時間的做法。

《想哭》這首歌裡,林夕寫下了一句歌詞:

若無其事,原來是最狠的報復。

是啊,最高貴的懲罰就是沉默,最矜持的報復就是無視。

今後,少在爛事兒上糾纏,少為不值得的人生氣,讓自己活得貴一點兒,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