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失業的廚子,爲報復社會,竟去行刺皇帝,造成了一樁千古疑案

清朝嘉慶八年,一個名叫陳德的人這一日帶著長子出門,他們先是去酒店喝了兩碗酒,接著便悄悄的混進了紫禁城東華門。“父親,我們這是要去哪?”陳德的兒子十分不安,覺得父親今日怪怪的。陳德沉默片刻,突然說:“你快走吧,我就要死了,你不要過來認屍。”

另一邊,嘉慶皇帝因事從圓明園回紫禁城,自神武門入宮,換乘御轎,結果便在此時,一條大漢自牆角衝出,直撲而來。因為已經在皇宮之內了,嘉慶周圍的侍衛都有些鬆懈,竟然沒有發現大漢衝了過來。等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那大漢已衝至御轎旁邊,手持短刀,目露兇光。

一個失業的廚子,為報復社會,竟去行刺皇帝,造成了一樁千古疑案

御轎

御轎旁的定親王綿恩,第一個反應過來,急忙衝上來阻攔,被刺客劃破衣袖,未能攔住。然而便是這一攔的時間,御前侍衛們已趕來擋住刺客的前路,並展開激烈的搏鬥。嘉慶身邊的侍衛可都是貨真價實的大內高手,可沒想到那刺客也武功不凡,轉瞬之間便刺傷一人,然而終究寡不敵眾,被眾侍衛奪下短刀,撲倒在地,這個刺客,就是陳德。自此,這驚險的一幕刺殺便告一段落,嘉慶皇帝雖由始至終未曾出轎,然而近在咫尺的搏鬥之聲想必也聽得很清楚,內心之驚恐可想而知。

一個失業的廚子,為報復社會,竟去行刺皇帝,造成了一樁千古疑案

嘉慶遇刺

皇帝遇刺,這可是震驚天下的大事,嘉慶下令嚴加審訊,務必弄清楚幕後主謀是誰。然而刑部嚴刑拷問之下拿到的供詞卻讓嘉慶大跌眼鏡。陳德供稱,他今年四十七歲,北京人,曾在多位富豪高官家裡當差為奴,案發之前陳德已經在一個叫孟明的達官貴人家中當了五年的廚子。結果不久之前,陳德的妻子病死了,留下八十歲的癱瘓岳母和兩個未成年的幼子,孟明又嫌他家人口多,勞力少,將他們一家趕了出來。陳德走投無路,便想一死了之,轉頭又一想,我這一身功夫,就這麼死了豈不可惜,於是便計劃行刺皇帝,死個驚天動地。

一個失業的廚子,為報復社會,竟去行刺皇帝,造成了一樁千古疑案

嘉慶皇帝

一個廚子,因為失業了就要報復社會,行刺皇帝?這份供詞顯然不能讓嘉慶滿意,更何況他是怎麼知道皇帝回宮的時間、路線的,竟然專門在皇帝換轎的時候出來行刺,結果陳德說是聽街上墊土鋪路的人說的。原來圓明園到紫禁城之間有一段土路,皇帝回宮時都會提前安排人打掃鋪墊,陳德便是靠著這一跡象掌握了皇帝的回宮時間,至於換轎之事,陳德只說是自己偶然碰到的。

審訊大臣對這份供詞只能說是將信將疑,可是拷問起來又異常困難,陳德一口咬定就如供詞所說,大臣又不敢用刑過重,萬一陳德熬不住死了,那他就攤上大事了。另一方面,陳德給很多達官貴人當過下人,是知道一些王公大臣的名諱的,他要是胡亂攀咬起來,整個朝廷都將陷入一場大風波。

一個失業的廚子,為報復社會,竟去行刺皇帝,造成了一樁千古疑案

嚴刑拷問

如此多日之後,嘉慶皇帝也聽到一些風聲,終於感到,這件案子不能如此拖延下去了,於是果斷下令停止審訊,將陳德予以凌遲處死,其兩子絞刑,岳母因年愈八十免於一死,其餘護駕有功或巡查不嚴等相關人員,各有獎罰。一件驚天動地的刺殺皇帝案件,就這麼不明不白的結案了。

相傳陳德行刑當日,劊子手先當著他的面絞死了他的兩個兒子,陳德閉目不看。行刑之人緊接著又對他實施凌遲,起初還能看到流血,後來就只流黃水了。上半身割完後,陳德突然睜開眼睛大喊:“快點!”,行刑官隨即答道:“這是皇上的意思,要讓你多受些罪。”陳德於是再不復言,死狀慘不忍睹。

一個失業的廚子,為報復社會,竟去行刺皇帝,造成了一樁千古疑案

凌遲

陳德究竟是真的想轟轟烈烈一死,還是受他人指使,這成了清朝宮廷史上的一大疑案,後世眾說紛紜,未有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