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毕业生死亡率高达95%,为何却有几十万考生争相报考?

1924年,一所学校开学了,典礼上请了一位名人。

那就是孙中山先生,中山先生讲得很短,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这所学校毕业生死亡率高达95%,为何却有几十万考生争相报考?

这所学校就是“陆军军官学校”,因为创始校区在广州黄埔,所以俗称黄埔军校。

黄埔精神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所有人的目标就只有一个,为战场而生,为护国至死!”一直到抗战结束,黄埔军校共培养了21期毕业生,加上8所分校,毕业生约20万人,根据日本投降后的统计资料,黄埔军校毕业生在抗战之后幸存者仅1.1万人,根据这个数据,黄埔军校生抗战牺牲率为95%。

这所学校毕业生死亡率高达95%,为何却有几十万考生争相报考?

1932年的上海战场,毕业于黄埔五期的朱耀章,当时只是营长,他率领全营官兵直扑日军阵地,身中七弹,壮烈殉国。

战前,他填词一阕,以明心志:“月愈浓,星愈稀,四周妇哭儿啼。男儿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人生上寿只百年,无须留连,听其自然!为自由,争生存,沪上麾兵抗强权。踏尽河边草,洒遍英雄泪,又何必气短情长?宁碎头颅,还我河山 !”

朱耀章成为第一批为国捐躯的黄埔毕业生之一。

这所学校毕业生死亡率高达95%,为何却有几十万考生争相报考?

1937年8月12日,七七事变之后的南口战役,陆军第89师第265旅第529团第3营第7连连长隆桂铨,他是黄埔七期武汉分校学生,他率领部下以血肉之躯,携带炸药阻挡日军坦克,捣毁6辆,几乎全体殉国。

抗战越到后期,黄埔学生牺牲越多,级别也越高。

最出名的是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他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1942年,率全师赴缅参战,在同古面对数量比自己多三倍的日军,竟然歼敌5000,让日寇闻风丧胆,1942年5月26日在异国他乡壮烈殉国。殉国之前,他给夫人写信说:“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这就是黄埔精神。

这所学校毕业生死亡率高达95%,为何却有几十万考生争相报考?

虽然黄埔军校牺牲率如此之高,但是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仍然有几十万的青年们踊跃报考黄埔军校,不为别的,就为了学会本领、浴血杀敌,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

致敬!敬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