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三千年羣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摘要:龍河口位於舒城縣城關鎮西南25公里,為龍舒水上游。春秋時期,曾為舒龍、舒鮑、舒龔邦國所在地,漢代在此地設龍舒縣,東漢時立為龍舒侯國。歷史文化悠久,向為大別山東南麓的交通門戶,物產豐富。1958年修建龍河口水庫,原址成為今日水庫區域,古集鎮、古蹟遺址大部分消失。依據文獻和年長老者回憶,將歷史資料整理出來,對萬佛湖旅遊發展提供一點線索,增加歷史文化底蘊,也讓後人留下一點記憶。

龍河口水庫,今稱萬佛湖,是舉世聞名的淠史杭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58年秋開始動員,1959年1月16日破土動工興建。今年,剛好60年,一個甲子。彈指一揮間,孩提的我變成老頭子,當時隨同父母整村莊從烏沙河邊,遷移至龍潭河旁。對那裡還有一些模糊的記憶,耳熟能詳地聆聽長輩們常嘮叨著那裡的山山水水,集鎮村莊、典故傳說等。通過有關史料閱讀,親切、懷念的心情油然而生,與情與理都應盡微薄之力,將歷史資料整理出來,對萬佛湖旅遊發展提供一點線索,給後人留下一點記憶。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原貌簡述

龍河口水庫,原為大別山山脈綿延為四壁合圍的平畈區域,1958年,建為防洪蓄水灌溉的水庫,又發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安徽省風景名勝區等。這裡,湖光瀲灩,綠島浮動。一碧萬傾,纖舟扇影,風光旖旎。這裡,曾是龍舒侯國,歷史悠久,中華龍鄉,溯源之地,環湖皆山,處處古蹟,傳說紛紜,蘊藏著豐富的人文歷史文化。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萬佛湖(張為 攝)

未修水庫之前,這裡土地肥沃,圩互補,河渠縱橫,物產豐富。有梅河鎮、烏沙、洪畈、五板橋、毛竹園鄉,前三個鄉鎮為整建置的被淹沒,五板橋、毛竹園為大部分區域被淹沒,沿庫區的其他鄉鎮也有個別村或少數村莊被淹沒。其中烏沙鄉,梅河鎮,從民國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直到1958年修水庫之前建置沿革一直未變。梅河鎮一直與桃溪鎮和城關鎮並稱舒城縣三大集鎮。洪畈鄉是1950年增設的,1956年小鄉並大鄉時撤銷。 [1] 龍河口水庫建成後,蓄水達8.2億立方米。淹沒耕地4.91萬畝,經濟林0.56萬畝,菜園、宅基地0.74萬畝。淹沒區房屋36700間,移民11851戶,人口55264人。

龍舒水

1、上游河流。今萬佛湖湖區原為平畈階地,河流較多,主幹河流有烏沙河、巴洋河,是今杭埠河上游山水彙集區。南有河棚河,發源於舒城縣草關嶺,由南向北經田畈、廬鎮、河棚、廖家河,沿途彙集姜衝河、佔衝河、嵐衝河、項衝河、石衝河和龍骨河等支流山水在螺絲墩匯入烏沙河;西有曉天河,發源於嶽西縣同安寨西側石關的貓耳尖。東北流經主簿源西臺龍井河水,又北流至姚西。納西河水,向北入舒城縣查灣與源出嶽西縣境楓香坳的查水河匯合。東流至曉天鎮,有雙河自南向北流入,折北有石皂、救母河從西匯入,折東經小河口、右匯山七里河,曲折流向東北,於碎石灘進入巴洋河。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曉天河(丁文新 攝)

2、龍潭河。龍舒水主要支流之一。明《隆慶志》:“在縣西十里。上有龍王廟。知縣劉顯作壩障水,以灌諸堰處。” [2] 龍潭河為南北流向。途經綠化、西湯池、胡畈、方畈、將軍嶺、杜店、葉畈一條河流,在七門堰之西與龍河來水匯合,形成龍舒水乾流。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3、龍河。未修水庫之前,大別山來水基本上都彙集在這裡。巴洋河還有一條分叉支流,彙集著五顯河來水,稱之梅河,經寺衝口東南流。巴洋河與烏沙河在中梅河鎮東南會合後,穿過龍豁口東流,約在一里處與寺衝口梅河來水匯合後繼續東流,這段河流稱為龍河。至七門山之西(杜店神墩東)與龍潭河匯合,形成了龍舒水主幹流。有人說烏沙河亦稱龍河,這是誤傳。

4、龍舒水。史籍記載較多:如《輿地紀勝》:“龍舒水,《左傳》杜預注曰:廬江西有龍舒。即此水也。” 《天下明勝志》:“南溪在(舒城)南門外。發源孤井,去縣西百五十里,東南流經七門堰,歸巢湖。龍舒水在城南三里,即南溪也。”據《漢書》記載:高祖七年(200),劉邦封其伯兄子劉信為羹頡候食邑於舒。劉信視“舒城水源出於西山之峻嶺,勢若建瓴,”“於七門嶺下,阻河築堰,曰七門。開渠建閘,引河流東北,載之平陸,條分去貫,灌田八萬畝”。 [3] 由大別山西山峻嶺來水經烏沙河、巴洋河彙集,穿過龍豁口東流與龍潭河匯合,經七門山、古舒國城邑的南溪,沿途彙集舒城境內其他支流注巢湖,史稱龍舒水,亦稱龍舒河,今稱杭埠河(延伸閱讀: )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杭埠河(束文傑 攝)

龍河口名稱來歷

“龍河口”命名,從地名學來說,它具有地理性、歷史性、時代性的特徵,內涵豐富。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從地理看龍河口命名。(見圖)。龍河口水庫最大工程是大壩建設,大壩位於三山之間。西為栲栳山;中間為公牛蛋山,“公”,方言讀[g](古),今改為壩中山;東為龍望頂山,又稱龍河寨,今改為西山公園。公牛蛋山與栲栳山相連成為山崗;公牛蛋山與龍河寨山構成一個豁口,稱為“龍豁口”。豁口,是烏沙河與巴洋河兩水匯合穿流處。龍河口水庫大壩坐落龍河水上游,攔截“龍豁口”上游來水直接東流,是整個工程的重點、難點處。龍河寨位於龍河水首的“豁口”處,此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龍河口的命名也象徵著它的歷史意義,也符合地理實體。

從建設史看龍河口命名。杭埠河在龍河口水庫以上為山區,落差大,多岩石,卵石河床,河寬80~200m;龍河口以下為平畈,落差小,多砂質河床,河寬120~300m;由於上游積水面積大,中下游河道彎曲狹窄,洩洪不暢,經常水患成災。 [4] 每當洪水來襲,沖毀田園房屋,人民流離失所。若逢乾旱年景,不僅莊稼顆粒無收,人畜飲水都困難。“盼水水不來,恨水水不走”,可以說千百年來,舒城人民飽受水旱災害之苦。建國後,舒城縣決定興建龍河口水庫,工程始建於1958年11月,成立了龍河口工程指揮部、舒城縣民兵野戰軍司令部,下設辦公室、工交部、後勤部、政治部,縣長李屏兼任工程總指揮。當時正值國家經濟困難時期,糧食、財力、物力匱乏,只有採取“人海”戰術。從全縣21個人民公社抽調4萬多民工,最多達十萬人,以民兵野戰軍司令部轄三個民兵師,13個民兵團的軍事化組織施工。工程最難是大壩合攏,經歷三破三複攔水壩、二毀二建主副壩、九戰春汛的千辛萬苦。1959年的春汛提前到來,水庫上游連降大雨,山洪勢如風,猛似虎,奔騰而下。龍河口水庫的主壩前建有一道臨時攔水壩,頃刻間土崩瓦解,剛剛壘起的主壩,也被衝開一個缺口。3月5日夜間,大壩面臨塌毀的危急關頭,縣長李屏奮不顧身,縱身跳進洪流。緊接著,數百名

D.員、T.員爭先恐後,紛紛往下跳。在咆哮的山洪中,工地上D.員幹部帶頭,與民工手拉手,肩並肩,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人牆,用血肉之軀保住了龍河口大壩。修建龍河口水庫,沒有水泥鋼筋,沒有風鎬電鑽,沒有運輸機械,只有民心的合力,1960年2月前主、副大壩合攏,築起了一座七十四米高、二百八十米長的大壩,攔截了烏沙河與巴洋河匯合於“龍豁口”上游的大別山來水,蓄水7億立方米、灌溉130多萬畝農田的龍河口水庫正式建成,創造了人間奇蹟。水庫大壩是世界上第一人工土石大壩,受到聯合國大壩委員會的盛讚,舉世聞名。中華龍鄉,樹龍雄風,揚龍精神,堅持愚公移山的意志,把氾濫成災的河流改造成為舒城百萬人口及廬江部分地區人口受益的河道、渠道。龍河口命名賦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綜上所述,原來境內只有“龍豁口”和“龍河”名稱,是沒有“龍河口”地名的。1958年修水庫時,定名為龍河口水庫。1960年,舒城縣將21個人民公社合併為12個,龍河口水庫所在地的新梅河鎮更名為龍河口鎮,由專項水利工程名稱正式演變為地名。 [5] 有人說:龍河口原名叫“龍豁口”,這是不對的。“龍豁口”舊名對水庫名稱命名可能起到一定的聯想作用。將“豁”改為“河”,一字之變,兩個名稱有本質上區別。龍河口地名,既有歷史地理的底蘊,也有歷史文化的內涵,更集聚著舒城人民戰天鬥地的意志與精神。

龍河口水庫大壩周邊名山考

1、龍河寨,位於龍河口水庫大壩之東,亦稱龍望頂。紹興十一年(1141)正月十五日,金兵兀朮乘宋無備,派兵突襲壽春,守臣孫暉、統制官雷仲全力抵抗,終因兵力懸殊,戰至十七日城陷。舒城為防禦金兵來犯,在多處交通要道和高山上設立兵防戍守處,《讀史方輿紀要》卷26條曰:“縣西七十里有龍河寨,縣南五十里有方山寨,俱宋設戍守處。”

[6] 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進入此地,做了一些危害百姓的事,老百姓十分恐懼,稱太平軍為“長毛”。為防長毛再次闖入,居住在中梅河鎮、烏沙鎮的許、朱、葉、劉四大家族自發地聯合起來,組織自衛隊伍,駐紮龍河寨,日夜站崗放哨。因山勢較高,看到太平軍從遠處過來時,在山頂上放煙火。梅河、烏沙看到信號,攜帶家中貴重物品往山裡躲藏,避免遭到太平軍的騷擾。在龍河寨西側下方有一觀音洞,洞內有一座觀音像,自然石形成的香火檯燈,洞內可容納近十人。因觀音與斬烏龍傳說有關,受百姓特別崇拜,香火不絕。龍河寨具有豐富歷史軍事文化之山。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原文附圖)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觀音洞、烏龍潭位於龍河寨山上向下位置(原文附圖)

2、栲栳山,位於龍河口水庫大壩之西。古木參天,奇石嵯峨,巍巍壯觀。山南是周瑜祖墳地 [7] ,我岳母是周氏後代,居住在馬家河口,她的家族祖墳就在此地。每年清明期間,她們家族都要來這裡上祖墳。山北之西原有一個尼姑庵;山北之東有一個強盜寨,在民間強盜搶劫尼姑的之說。栲栳山共有五個山峰,彎轉構成內收弧形,有“五老觀太極”之說

[8] 。所以,中梅河鎮是一塊風水寶地。栲栳山與鎮上的北閘門成一條直線,隔河相望;沿著山腳向南,約長百多米處即是北閘門和街道的方位。栲栳山西麓有一條道路約三華里,通過近百米長的橋,直接進入梅河古鎮河北小街。若水將大橋淹沒時,只能乘船通行。曾有人詠“過橋難”詩一首:北岸倚山南岸樓,長橋高聳兩沙頭;河寬水闊風波險,多少行人仰面愁。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栲栳山(來源;萬佛湖風景區)

3、伏虎山,位於栲栳山之西北。山上有一座很大的寺廟,已毀。伏虎山與栲栳山之間形成一個衝口,取名寺衝口。巴洋河支流梅河水經寺衝口順流而下,與龍河水匯合。歷史上,“龍豁口”也能通船筏,當山水過大時,“龍豁口”水急,船筏就停止通行。寺衝口成為梅河鎮通往外界的主要運輸水道。寺廟、仙井傳說在民間流傳較廣。

4、梅山,又稱大梅山,位於湖北岸。記載:明《隆慶志》:“梅山,在縣西七十里。漢南昌尉梅福隱於此。”餘懋熙《遊梅山尋梅仙洞詩》:“此山‘梅’作姓,真賞杳高賢。” [9] 山名來自名人之姓。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據《漢書•梅福傳》記載:“梅福,字子真,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少學長安,明《尚書》、《穀梁春秋》,為郡文學,後補南昌縣尉。後去官歸壽春,數因縣道上言變事,求假軺傳,詣行在所條對急政,輒報罷。是時,成帝委任大將軍王鳳,鳳專勢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譏刺鳳,為鳳所誅。王氏浸盛,災異數見,群下莫敢正言。福覆上書曰:‘方今君命犯而主威奪,外戚之權日以益隆,陛下不見其形,願察其景。”[10]梅福亦曾上言:“宜建三統,封孔子之為殷後。”綏和元年,漢成帝下詔封孔子為殷紹嘉公。這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生死,直言王鳳專橫跋扈的縣尉梅福,必然會得到後世反對外戚專權的士大夫的讚揚;他還建言“奉孔子後以奉湯祀”,這也必然會得到後世儒學家的讚揚;況且梅福在王莽專權時還能全身而退,福一朝棄妻子,去九江,至今傳以為仙。故班固贊曰:“梅福之辭,合於《大雅》,雖無老成,尚有典刑。殷監不遠,夏後所聞。遂從所好,全性市門。”[11]從梅福真的事蹟來看,梅福真可謂是完美地實踐了儒家所提倡的不畏強權,不避刀禍,以道事君,無道則隱的道德理念,所以梅福在後世的聲望十越來越高,從東漢時已被逐漸神化。他作為道教中被神化的一位重要人物,對宋代道教影響發展最大。《道藏》中的《梅仙觀記》是南宋末年成書的,《梅仙觀記》全文約3000字,詳述梅福於上書指陳王氏專權及棄官修道煉丹飛昇之事。是研究他的史實與仙蹟,宋代梅福崇拜的情況及道教宮觀賜額制度的重要資料。

梅福為什麼來舒城梅山隱居?“至元始中,王莽顓(專)政,福一朝棄妻子去(離開)九江,至今傳以為仙。其後人有見福於會稽者,變名姓,為吳(今蘇州市)市門卒雲”。有人見梅福在吳市作看門小吏,可能是傳言。事實上,在公元25年左右,他流落到舒城隱居來了。清光緒《舒城縣誌》對梅福來舒城隱居的緣由,作出了回答:“廬之屬州縣列有五,而地饒,五穀桑麻六畜,林谷深秀,惟舒為最,故來者不遠千里,謂此間樂不思故土也。” 這裡是北風吹海螺,五老觀太極的風水寶地。山峰碧嵐,峽間溪清,峰高松疊韻,壑谷舟浮影。“長板貫穿流水道,神仙到此也思凡”(清人鳳梅春《梅山曉煙賦》)。這裡,地處龍舒水上游巴洋河與烏沙河交會處,順龍舒水而下到巢湖,經巢肥水道可直達壽春故鄉。

根據《梅仙觀記》,從歷史學、社會史的角度研究梅福信仰的形成與傳播。在宋代,民間對他的信仰與崇拜,得到熾熱程度。後人為了紀念他,把他隱居之山稱為梅山,山腳下的河流稱為梅河,河南邊的集鎮稱為中梅河鎮。在他隱居修建簡陋道觀遺址,嘉慶年間重建,咸豐初年夏又予整修。飛簷斗拱,古樸典雅。殿正中,設有南昌尉梅諱福之神位。其東北坡有梅山洞等古蹟,還建有梅仙閣、梅仙亭等,常年香火不斷,遊人不絕。在梅福修道處,每當東方破曉,煙雲繚繞峰頂,晨霧籠罩河面,雲蒸霞蔚,如詩如畫,“梅山曉煙”奇景由此得名。明代詩人芒文縝有詩為贊,《梅山曉煙》:

昔聞仙尉隱茲峰,煙護巖巒曉正濃。

曙色朦朧迷翡翠,嵐光清瀝溼芙蓉。

一朝吳氏逃名姓,千載舒鳩託遁蹤。

此日登臨尋古蹟,霏霏晴霧起長松。

今日,這裡已成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一水之隔的中梅河雖淹沒在湖中央,但建有梅嶺進水閘、梅嶺電站,煙波浩瀚。登臨梅嶺山峰,極目遠眺,萬佛湖碧波萬頃,煙雲浩渺,遼闊壯觀,眼底小島時隱時現,水面風帆往來如織。俯視山下,松杉成林,紅樓掩映,風光獨好。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古龍舒考

先秦。西周時期,此地屬舒國(延伸閱讀: )。春秋戰國時期,文獻記載中的“舒”,已由周之方國分衍成若干邦國。其中,舒龍、舒鮑、舒龔就位於舒城龍河口及其周邊一帶。《漢書·地理志》廬江郡有龍舒縣,應劭曰:“群舒之邑”。 [12] 《太平寰宇記》卷126雲:“龍舒城,在(舒城)縣西一百里,龍舒水西”,又南宋羅泌《路史·國名紀》謂:“今舒城西有龍舒故城,去(廬州)三百(裡),而舒城、懷寧皆有龍舒鄉,大小龍山,曰龍以別群舒,然境以龍稱水,城在龍舒水西南”。舒鮑,《太平寰宇記》卷126雲:謂在“(舒城)縣西一百里,龍舒水南”, [13] 依此則今舒城縣湯池至蘆鎮一帶。在徐與楚、吳與楚爭霸中,失考。舒龍:“群舒”之一,位今舒城縣龍河口。春秋時為楚滅亡。《姓觿》:“舒龍:《姓纂》雲:‘偃姓國,今舒城西南有舒龍故城,後以國為氏。’” [14] 舒龍、舒鮑、舒龔等邦國,據《左傳》文十二年(前615年),群舒叛楚,先後為楚滅亡,成為楚邑。於公元前547年之前被楚滅之,漢在舊邑建龍舒縣,初屬九江國。

龍舒縣。《舒城縣誌》記載:“漢高祖四年(前203),置舒縣,翌年,別置龍舒縣。”《太平寰宇記》於廬江縣曰:“本漢龍舒縣,故城在(廬江)縣西一百二十里。《方輿紀要》用其說:是雖龍舒為廬江治,然考廬江西北至舒城縣九十里,今日在縣一百二十里,不已為舒城境地乎?” [15] 古龍舒縣故城不在廬江縣,而是位於舒城境內。《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考證:龍舒城遺址在今舒城縣龍河口。龍舒縣大體範圍,西晉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舒西南有龍舒,東漢侯國,六朝縣廢,今懷寧、桐城之間有大小龍山,意古龍舒境乎。”清代姚鼐在《漢廬江郡沿革考》寫道:“龍舒,蓋得今懷寧北、桐城南地。”按照今天地理位置劃分,東為龍潭河與七門堰之西,北與霍山接壤,西到嶽西主薄,南到桐城懷寧北。

《楚漢諸侯疆域志》廬江郡下列12縣,其中有“舒”、“龍舒”。 [16] 漢代,今舒城縣地域分屬舒、龍舒二縣。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10月,九江郡改屬劉長淮南國(改都壽春邑,今壽縣城關鎮)。文帝七年(前173年),九江郡歸漢。十二年,改屬劉喜淮南國(仍都壽春邑)。十六年4月,改九江郡為劉安淮南國。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國除為九江郡(仍治壽春邑),仍之。二年7月,衡山郡東部及九江郡南部地區組建江北廬江郡(治舒縣),龍舒縣改屬之。元封五年(前106年)4月,廬江郡改屬揚州刺史部。 王莽新朝,續設龍舒縣。東漢、三國續設龍舒縣,屬揚州廬江郡。

西晉、東晉復置龍舒縣,治屬仍舊。《歷代地理沿革表》記:龍舒縣“南北朝時併入廬江郡。梁武帝置,屬廬江郡,並立湘州,北齊廢。

龍舒名稱來歷,一種說法是以龍舒水命名的;另一說法是以龍山命名的,後者認同者較多。清·姚鼐曰:“今懷寧桐城之間,有大小龍山,意古之龍舒境乎。”《太平環寰宇記》:“舒城縣有龍眠山。按《括地誌》雲,龍山在舒城,狀如龍形。”《輿地紀勝》:“龍眠山,在舒城縣西南八十里。春秋村如臥龍狀。邑人李公麟因取此山號‘龍眠居士’。”《元豐九域志》《晏公類要》《天下名勝志》史籍及諸多的詩賦均有記載 [17] 。《舒城縣誌》記載:“龍眠山屬其(花巖山)麓支脈,宋代名畫家李公麟(延伸閱讀: )的‘龍眠山莊’在此山中”。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呂亭左縣。南朝宋文帝二十五年(448),廢龍舒縣,析其南境為呂亭左縣,北境歸舒縣。“廬江郡:舒(建元二年為郡治)……呂亭左縣(建元二年,割晉熙屬)、譙(建元二年,割南譙屬)。” [18] “呂亭左縣:南朝宋文帝析舒置,屬壽熙郡,齊愍屬廬江郡,梁省。” [19] 又稱“呂左亭”,位於今桐城呂亭鎮,《南畿志》雲:“桐城東有呂亭左縣,今呂亭驛是也。”《宋書·地理志》記述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呂亭縣。《南齊書·州郡志》:“南齊建元二年(480),廢呂亭左縣。”呂亭左縣從設置至廢止只有32年,存在時間十分短暫。

龍舒侯國。《舒城縣誌》載:“漢明帝永平五年(62年),置龍舒侯國,封楚王英舅子許昌為龍舒侯。領舒縣、龍舒縣。”《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六·南直八》廬江縣記載:“龍舒城縣西百二十里。漢縣,屬廬江郡。後漢永平初,封許昌為龍舒侯,邑於此。 [20] 《安徽省志》記載,龍舒侯國在漢時立國13年(延伸閱讀: )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龍舒侯國(縣)示意圖(來源:《中國歷史地圖集》)

中梅河鎮考

安徽舒城:三千年群舒國故地 六十載龍河口傳奇!

舒城縣原中梅河街道地形示意圖(徐程福 制)

[1] 《舒城縣誌》黃山書社,1995:251,39——41。

[2] 《廬州府志·山川志下》,黃山書社,2012:83。

[3] 盧茂村,安徽省博物館《話說七門堰》,《農業考古》1986年01期。

[4] 六安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六安市災後水利建設總體規劃(2016-2030年)的通知》六政辦秘〔2017〕160號。

[5] 《舒城縣誌》黃山書社,1995:251,41。

[6]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六·南直八,中華書局,2005年:1282。

[7] 沈興耕,周瑜故里今安在《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3.27,第7版。

[8] 徐程富《再憶中梅河鎮》,《舒城文史資料》第三輯。

[9] (嘉慶)《廬州府志·山川志上》黃山書社,2012:39。

[10] 《漢書》卷六十七《梅福傳》頁2917。

[11] 劉全波《梅子考》,《中華典籍與文化》2010,總第73期。

[12]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1568。

[13] 胡嘏《群舒史蹟鉤沉》:安徽史學,1998年第6期。

[14] (明)陳士元《姓觿》,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本,1935:39。

[15] 楊鑄秋《漢書·地理志》廬江郡考,安徽大學月刊,1933年第二期。

[16] (清)劉文琪撰《楚漢諸侯疆域志》,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本,1936:26。

[17] (嘉慶)《廬州府志·山川志上》,黃山書社,2012:36。

[18] (梁)蕭子顯撰《南齊書》,中華書局,1972:254。

[19] (清)陳芳績《歷代地理沿革表》,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本,1936:1870。

[20]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2005年:1298。



  • 作者:許昭堂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