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巢虫的危害:杨承基

中蜂是我县土生土长的蜂种,个体小,适应性强,是农户喜爱饲养的蜂种,也适合专业饲养。

近期不少蜂友反映,中蜂群被巢虫危害严重。2013 年 6 月 15 日,仪陇县金城镇石榴、北台、梭坡村二社、中坝乡红华村二社、双盘乡菊花村二社、金城镇退休干部职工休闲养蜂的 6 户人家共计饲养中蜂87 群,活框饲养 495 框蜂,平均每群 5~6 框蜂 (逃跑群 19 群未计算在内),被巢虫危害 56 群,占蜂群数的 64.37%;没有被巢虫危害的中蜂群 31 群,占蜂群总数的 35.63%。可见巢虫对中蜂群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须高度重视,不然对中蜂饲养管理工作和蜂群生产发展极为不利。

1 巢虫危害中蜂群症状

巢虫属鳞翅目昆虫,对中蜂群造成直接危害的是蜡螟幼虫期。巢虫危害原因是多方面的:蜂群弱、蜂脾不相称,蜂群自身驱赶巢虫能力差;蜂群周围环境差,杂物乱堆乱放;蜂箱不严实等。蜡螟最容易进巢,在箱内蜡渣上产卵羽化上脾危害。巢虫上脾危害115 框蜂,占巢虫危害中蜂群 273 框蜂的 64.1%;没有被巢虫感染的 98 框蜂,占 巢 虫 感 染 群 框 数 的35.9%。笔者将巢虫危害症状分为轻度感染、重度感染 2 种类型。轻度感染型的症状是:巢虫危害中蜂脾零星出现封盖蜡脾,被工蜂咬开蜡盖露出“白头”,或在中蜂脾上出现针尖大小孔眼。危害中蜂群 49 群,占巢虫感染蜂群的 87.5%;巢虫危害 138 脾蜂,占轻度感染中蜂群框数 236 框蜂的 58.4%。重度感染型的症状是:蜂箱内暴露陈旧巢脾,经巢虫蛀食后,有的茧丝交叉成网状,箱底有许多蜡屑和碎片;有的蛹脾被巢虫用丝绑住,蜜蜂幼虫不能正常羽化出房;被巢虫穿越过的封盖大幼虫和蛹上的封盖蜡被工蜂咬除露出“白头”密度大,出现巢虫性立蛆、烂子;有的巢虫在脾上营建“隧道”。重度感染中蜂群 7 群,占巢虫危害中蜂群的 12.5%;巢虫危害蜂脾,占重度感染群蜂脾的 100%。

针对巢虫危害中蜂群的状况,消除巢虫生存空间,切断巢虫繁殖的途径,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治并重。

2 对策措施

2.1 彻底清理巢虫滋生场所

对有无巢虫感染的中蜂群蜂箱,轮流更换。采用防治巢虫 8 法:熏蒸法、冷冻法、日晒法、水浸法、喷药法、焚烧法、生物防治法、饲养强群等方法,各养蜂户就地取材取其中的一二种方法,彻底消灭蜂具、巢脾上蜡螟的卵和幼虫,达到根治的目的。蜡螟多在夜间活动,严实蜂箱,缩小巢门或在夜间关闭巢门,防止蜡螟进入蜂箱在蜡渣上产卵。同时采用 1∶1 的糖醋水引诱蜡螟,将其溺死糖醋水中,还可用捕打蜡螟等方法,减少巢虫危害。

2.2 换箱换脾

对巢虫重度感染型蜂群,淘汰旧脾,更换新脾。将巢虫危害严重的虫卵蛹脾彻底清理更换。从强群中抽出一张老熟子脾放入重型感染群中,两侧放入半成品巢础框,然后奖励饲喂,让蜂群重新发展。

2.3 紧缩蜂脾,使蜂脾相称

将感染巢虫危害脾,依顺序提脾抖蜂后,把蜂脾放太阳光下照射,巢虫见光立即爬出巢房,可用镊子将其夹死,直到没有巢虫出现,再用“强力巢虫净”、“灭虫宁”等药物喷脾,晾干后放回蜂箱。

2.4 清除蜂箱周围杂物,保持洁净

搁置不用蜂箱处在杂乱的环境中,会成为被中蜂拖出巢门巢虫结茧化蛹的理想场所。洁净无杂物的环境,有利于暴露和清理巢虫。

2.5 杜绝再次人为感染巢虫

在蜂群的管理过程中,加巢脾、巢础,换副盖、覆布、隔板等。不得使用已被感染巢虫的蜂具,在使用前按消毒程序严密处理后,方可使用。

轻度遭受巢虫危害的蜂群,可用专门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杀虫灵”等,按说明使用。

2.7 视蜂群状况采取以强补弱、以弱补强的办法

将弱群的卵脾与强群的老熟封盖脾互换,促使蜂群很快互成强群。

另外,防治巢虫的同时,加强中蜂群喂水和遮阴工作。

3 防治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对巢虫的防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8 月 2 日被巢虫感染群除合并剩下 54 群,治愈中蜂群 49 群,250 框蜂。治愈中蜂群占巢虫危害中蜂群数的 90.7%;治愈框数占巢虫危害中蜂群框数的91.5%。没有被巢虫感染群 31 群增至 80 群,472 框蜂,蜂群和框数分别增加 1.5 倍和 1 倍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巢虫的危害。蜂群密集,子、虫、卵脾多,蜜粉足,蜂群内分工合理,终年养强群,让工蜂自己清除巢虫。

巢虫是中蜂的大敌害,它对中蜂群能造成灭顶之灾。要做到中蜂群无巢虫危害,只有从预防做起,抓住综合防治的各个环节,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严防巢虫对中蜂的危害。

不可忽视巢虫的危害:杨承基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