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廣東、江蘇、山東三省佔據全國GDP前三的位置,自1997年就已經形成。很多人都很詫異,

為什麼經濟總量第三的山東,存在感比很多西部省份都要低?甚至普遍存在著“山東很窮”的認識?

的確,全國範圍內認為山東很窮的人不在少數,可是山東到底窮不窮呢?至少在經濟數字層面上,山東並不窮。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GDP方面,2017年山東GDP突破7萬億大關,人均GDP達到10790美元,全國第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930元,位居全國第九。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2017各省GDP排名前十,山東領先“民富大省”浙江一大截

單純的從數據來看,山東雖然比不上蘇粵浙,但是在全國範圍內山東還是處於中上水平的省份。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認為山東窮呢?以至於有人看到山東的GDP會如此驚訝?


1. 不給力的省會—濟南

省會,作為一個省份的政治中心,當人們在談論一些相對比較大的區域時,人們傾向於將對於其最具代表性城市的印象,同化為對於整個區域的印象。

省會,往往就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這個代表性的城市,無論它願意還是不願意,就像成都之於四川,武漢之於湖北。

不過,濟南這座城市能夠真正的代表山東嗎?

在經濟方面。2017濟南GDP為7201億元,對內,GDP被省內的青島和煙臺超越,對外呢,濟南的經濟也無法與穗寧杭漢這種級別的省會相提並論

所以說,對於濟南的經濟,無論是在省內還是國內都是處在“上上不去,下下不來”的尷尬境地。

再一個就是城建方面。對於濟南的城建,原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在視察城市規劃時,曾說“濟南就像個縣城”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王書記又覺得把濟南比做成縣城有失偏頗,後來又加了一句:“它連縣城都不如,就像個農村大市場。”

雖然把濟南比作成“農村大市場”有些過激,但是王文濤書記的這番話也的確客觀反映出了濟南的城建之差。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濟南“農村大市場”


當外省人來到濟南的時候,看到濟南低矮的樓房、擁擠的街道、昏暗的天空以及穿著偏保守的山東人民,進而出現了“山東很窮,山東也不過如此”的認識。


2. 無法扛起大旗的青島

“中國青島,山東濟南”是中超青島雙星對陣山東魯能時青島雙星的球迷喊出的口號,要說起來,許多人對青島不是山東的省會感到不解。

長久以來,青島都是山東經濟的引擎和發動機,經濟總量常年“一騎絕塵”,拋下省內其他城市一大截,擁有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等著名品牌。

2018年6月在青島召開的上合峰會更是讓青島的名氣錦上添花。

“中國青島,山東濟南”這句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只是這樣一座耀眼的城市,當濟南成為山東的省會時,它還只是隸屬即墨的一個小漁村,從近代才登上歷史舞臺的青島,沒有從濟南搶過來山東省府的大旗,使得青島一直都是政治地位低下、經濟卻極度發達的城市。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上合青島峰會燈光秀


這座經濟發達、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本應成為代表山東整體活力的城市,卻一直“遊離”于山東之外。

1986年,青島被劃為了“計劃單列市”,使得青島市的財政直接與中央財政掛鉤;1994年,青島又被劃為了“副省級城市”,再加上同時期的山東還是以農業為主,製造業發達的青島在山東省內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青島的發達,讓山東省會濟南難免有一些尷尬。沒有省會大旗的青島,的確很難讓這座城市挑起代表山東整體形象的重任。

就像上文說的那樣,對於整個區域的印象,省會,往往就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這個代表性的城市,即使青島經濟再發達、風景再秀麗,人們提起山東首先想到的必定是省會濟南,也就意味著青島的發達,並不影響人們對山東的第一印象,進而產生山東很“窮”的印象。


3. 二產為主,三產滯後

在前幾日發佈的中國企業500強中,山東有51家企業入圍,與廣東在入圍數量上並列第三位(第一二位分別是北京和江蘇),山東入圍的企業雖然多,但上榜企業的51家企業中,前14家全部是工業企業,屬於第三產業的,僅有中融新大一家。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2018中國企業500強各省入圍數量前三甲


更要命的是,山東的企業大多數都是資源型重工業企業,2004年,山東工業經濟比重首次超過50%,之後工業在山東經濟中的地位有增無減並且呈現出明顯的重工業化趨勢,重工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由2001年的51.5%升至2007年的65.1%,再至2011年的68.8%。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2017山東產業比例


由於重工業產品並不是消費者能夠接觸到的最終消費品,一般的消費者很難感受到山東在工業方面的實力,很難形成對山東產業實力的直觀印象。

在第三產業方面,最近幾年,山東第三產業的比例才跌跌撞撞的進入40%與江蘇、廣東等省份相比差距很大,2017年江蘇第三產業達到了50.03%,廣東第三產業達到了53%。

第三產業內部的分配也不合理,山東第三產業還普遍集中於零售、餐飲等層次相對較低的傳統行業,也就意味著山東在金融、IT等層次較高的第三產業中,依舊很不發達。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最能體現山東特點的企業—海爾

目前來看,山東經濟結構依舊是以一般消費者接觸不到的重工業為主,對維持形象起著重要作用的第三產業依舊發展緩慢。而在全國範圍內知名度較高的山東企業,像海爾、海信、浪潮等,它們仍舊屬於第二產業。


4. 沒有亮點,發展太過均衡

提起廣東,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廣東很有錢,與山東相比,廣東與山東的人均收入之比為1.22,差距並不是很大。可是人們為什麼總是覺得廣東富裕而山東窮呢?

我想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廣東=珠三角,珠三角以外的其他廣東城市,被人們選擇性的遺忘了。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2017廣東各地級市生產總值,廣東地區發展極不均衡,前4位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經濟總量,剩下的城市都是“打醬油”的

2017年,廣東前四名經濟總量佔比67.95%。珠三角六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GDP佔廣東省74%,人口占42%。

其餘15個地市人口占58%,GDP卻只佔26%,也就是說人均只有珠三角的1/4,人均GDP低於5萬的地級市共有11座,人口共計4941萬人。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2016、2017上半年山東各地級市生產總值及人均生產總值,地區發展較為均衡


山東相較於廣東來說,發展的實在是太為均衡了。在山東,濟南、煙臺、青島、濰坊、淄博、臨沂等市的經濟總量都很不錯,這些城市均勻的分佈在山東各地。

山東人均GDP低於5萬的地級市只有兩座,人口共計1900萬。山東共17地市,如今有15個入圍國家百強市,數量全國第一,21縣入圍國家百強縣,數量全國第二。

山東的中等階層的城市實力相當強,3000億以上規模的城市有9個,2000億規模以上的有14個,這在許多省份是不可想象的。在這一點上能超過山東的,只有江蘇一個。

膠東不能代表整個山東,同理,珠三角也不能代表整個廣東。在全國範圍內,沒有亮點城市的山東被人們漠視了,珠三角之外的廣東被人們選擇性的遺忘了。


5. 文化輸出薄弱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孔孟之鄉—山東


古時候的山東,文化是十分燦爛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齊國和魯國對山東這塊土地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百家爭鳴時期的儒家思想在山東生根發芽,形成了山東獨特的中庸之道。

現在的山東,文化的輸出已經慢慢的跟不上其他省份的腳步了

伴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大火,各城市紛紛與短視頻平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一大批“網紅城市”橫空出世。

提起四川,人們最先想到的會是太古裡和大熊貓;提起陝西,人們會想到兵馬俑和摔碗酒。而現在提起山東,人們能想到的也就只有挖掘機和煎餅卷大蔥了吧。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西安摔碗酒


記得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假如一個山東人有1000元的話,經過山東電視臺的宣傳,你會覺得這個山東人有200塊。”提起山東衛視,相信每一個山東人都充滿怨言,感覺山東電視臺拉低了山東的逼格。

的確,國內排行前列的幾個省級衛視都是來自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像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它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通過衛視的窗口把自己的省的軟實力給發揮了出來。


為什麼大家覺得山東很窮,儘管山東是經濟第三強省?


▲中國山東找藍翔似乎可以成為山東文化輸出的代表?


反觀山東衛視,除了整天循環播放的抗日神劇外,更讓人抓心的相信就是“學挖掘機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這句廣告詞了吧。

山東衛視的選秀節目選出來的選手也真的是一言難盡,例如“大衣哥”“草帽姐”等等,這些人因為選秀節目走出農村一舉成名確實勵志,但他們的成名很容易在外省人的心中形成山東“很窮”“很土”的印象。

總的來說,外省人認為山東“窮”是歷史、經濟、文化等多重因素所造成的,在全國範圍內,山東的綜合實力還是處在上游水平

不過,山東內部的許多問題還是很嚴峻的,比如:高鐵建設進程緩慢,仍有8座地級市未通高鐵;新舊動能轉換形勢嚴峻;官本位思想盛行等等問題。

今年年初,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動員大會上,毫不避諱的揭起了山東的短板,劉書記從結構、經濟、科技等多個方面將山東與江蘇、河南等省份進行對比,劉書記講話所揭示山東的問題,觸目驚心。

對於山東來說,唯有悶頭髮展才能完全的擺脫“窮”的帽子,只要自己變強,人們就一定會正確客觀的看待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