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指的谁?康熙能称得上“千古一帝”吗?

千古一帝,一开始是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所以它一开始是一个专属名词,专门来指代秦始皇的。

我们看下秦始皇有何功迹,被人们称作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指的谁?康熙能称得上“千古一帝”吗?

1. 灭六国,大一统

他结束了战国纷乱的战争局面,实现了封建时代的第一次大一统。

从此,书同文,行同轨。

这个功绩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2.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了完整的政权机构管理国家,此制度后来沿用了两千年。

3. 修长城

尽管很多人觉得修长城劳民伤财,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性眼光的举措。

它保护了北方人民不再受到匈奴的骚扰,防止刚刚统一的中原再被分裂。

4. 有了同样的语言和文化,中华民族的观念深入人心。

后人延伸开来,一般指历史上有出色建树的皇帝。

“千古一帝”指的谁?康熙能称得上“千古一帝”吗?

康熙是一位好皇帝,不可否认。

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六十一年,在位期间,平三藩,擒鳌拜,驱沙俄,统一台湾,开创了康乾盛世,是一位英明伟大的君主。

这所有的举措,除了统一台湾这条会有较大的历史影响,其他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并没有创举。

而且历史上从未有人将此称号授与他,这么说无非是想表达他确实是清朝时期一位英明的君主。

清朝作为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所以导致没有后来的史学家,史官用客观的眼光来修订他们的正史,而在之前所有的朝代,是有这样一个过程的。史官会去除部分溢美之词,做出客观的评价,然而,清朝的正史并没有。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清史稿》《清实录》中对于其他王朝的皇帝都有意贬低,而对清朝的君主一味吹捧,可能是造成这种印象的一个原因。

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

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于戏,何其盛欤!——清史稿

连被侵略者打得逃亡的咸丰,都是一味夸赞。

“千古一帝”指的谁?康熙能称得上“千古一帝”吗?

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其真实性。

让我们来看一下,真正的千古一帝是怎样的。

法国路易十四支持普及科学,发展海外贸易,发动对外战争,拓展殖民地,成为强国。

俄国彼得大帝锐意改革,荷兰早已成为海上帝国,英国也完成了君主立宪的转变。

然而,此时康熙禁止讨论天文历法,禁止海上贸易。

与康熙同时期的西方已经进入了科学时代,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开普勒算出了行星的椭圆轨道。万有引力成为科学界的常识。

而此时,清朝国内实行的却是文字狱。

康熙年间,戴梓发明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康熙却以马上得天下的观点对其嗤之以鼻。

直到鸦片战争,各国列强打开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仍然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大清无法抵抗洋人的火炮,火枪,以至于被欺凌。然而,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有人不知道欧洲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我们不能否认,康熙是一个好皇帝,他把封建时代的繁荣与辉煌发挥到了顶点,然而那繁花似锦的背后,是封建时代灯尽油枯的回光返照。

凭此判断,康熙虽然是个有功绩的英明君主,但是其眼光受到了限制,与千古一帝还是有距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