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3种人说的话,比村干部更有分量,却不愿当村干部

对于农民来说村干部显然是村里最大的官,过去一个村干部只能管理到几百上千人,现在的农村已经合并了,一个行政村的人数达到1万人很正常。

农村这3种人说的话,比村干部更有分量,却不愿当村干部

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村民有事没事的都要看着村干部的脸色说话。

作为惠民政策的第一手接管人,农民享受的各种福利政策都需要经过村干部的手,比如说申请低保户、粮食补贴等。

但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村干部并不受大家的欢迎,他们在处理村里事物的时候还是存在着私心,大家自然也不会认可村干部的处理结果。

农村这3种人说的话,比村干部更有分量,却不愿当村干部

相比之下,农村这3种人所说的话,更容易被大家认可和理解,也比村干部更有分量,但他们却从来都不愿意加入村干部的队伍中。

一、厚道踏实的人

现在的人心相比过去已经复杂了很多,大家之间的社会活动都会为了个人的利益,但农村依旧能看到一些本分稳重的人,这些人在忙活完自己的事情之后还会帮助邻居,谁家里有什么难题都会选择找这些人帮忙。

正是本着一颗真诚的心,这些人在村里自然也会有很多的话语权,大家都会听这些人指挥。但他们并不会选择当村官,害怕会迷失自我,原来积累的好印象也会消失。

农村这3种人说的话,比村干部更有分量,却不愿当村干部

二、村里做好事的实干派

在过去的多年里,农村也走出了很多的优秀企业家,这些人本身就有着非常高的商业眼光,对本村集体的经济发展和管理能力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些人在致富之后不忘记自己的家乡,能够本着真诚的心为村里做好事做实事,通过自身的社会资源和力量让村民们更好的致富。

当然这些人并不适合处理各种农村琐事,就算不当村干部,但大家也会真诚的佩服这些实干派。

农村这3种人说的话,比村干部更有分量,却不愿当村干部

三、德高望重的老人

相信每个村里都不缺这样的老人,这些人有着非常丰富的社会阅历,在为人处世上也能够更公平公正。

因此村民生活中有什么难题,都会找这些老人解决,对于村集体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家政策的响应,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自然也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就连村官在处理农村棘手事情的时候,都会想着找这些老人出面。当然他们的年纪已经大了,错过当村干部的年纪了。

农村这3种人说的话,比村干部更有分量,却不愿当村干部

在农村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本身素养不低,为人处世上也更加公平老道,只是害怕处理各种问题不能让大家都满意。

农民朋友们,你们村里有这样的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