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春季躁动”、

“五穷六绝七翻身”、

“红十月”

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A股 “季节传说”

“季节传说”到底靠不靠谱?

我们用数据说话。

先看看A股5大主流指数(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上证50、沪深300)2008年至今各月份的涨跌幅。

直接上结论——A股的季节效应还是很明显滴:

A股指数较强的月份为2、7、10以及11月,这些月份上涨概率较高,涨幅较大

A股指数较弱的月份是1、5、6以及8月,这些月份下跌概率较高,跌幅较大

春季躁动是A股的重要特色,每年出现的概率较大

A股在红十月表现明显偏强,且往往延续至11月

创业板指数在2、5、8月份表现明显强于其他指数,但在12月明显弱势

A股5大指数历年月涨幅一览(%)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2018年7月份,上证综指涨1.02%,再一次印证了“五穷六绝七翻身”。

春季躁动

年初以后到两会之前,A股往往会出现春季行情,特别是2月份上涨的概率和幅度都较大。

一月

纵观2008年至今的历年1月,暴涨暴跌情况最为明显,总体上以下跌为主。

上证综指、沪深300和创业板指在1月的平均涨幅分别为-2.5%、-2.1%和-1.8%,涨幅中位数分别为-0.7%、-1.7%和-2.4%。

主要是因为个别年份的黑天鹅事件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2008年熊市和2016年1月熔断机制分别导致1月下跌16.7%和22.6%,拉低了1月的平均涨幅。剔除了这两年之后,1月上证综指能够获得1.3%的正收益。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二月

2月A股上涨概率较高。

2008年以来2月上证指数上涨7次,上涨的概率高达63.6%,平均涨幅达1.3%,涨幅中位数达2.1%,是春季躁动发生的主要时间,季节效应十分明显。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为啥A股会出现春季躁动呢?

推动春季行情或称为“春季躁动”的因素有很多,年初的资金面较为宽松和风险偏好较高是主要原因:

☆ 新的一年开始后,资金流动性较为宽松有助于行情启动;

☆ 机构资金重新布局,一些存在“新逻辑、新故事”的行业受到青睐;

☆ 年初两月经济数据受春节因素影响较大,对全年经济形势的判断缺乏指导意义,抛开经济基本面后投资者更容易被“新故事”所吸引;

☆ 两会召开前,市场对新的改革和开放政策存在预期,助推风险偏好提升;

☆ 年报季尚未到来,业绩兑现压力不大。

三月

3月涨跌基本持平,春季躁动基本结束。

这是因为年初资金面的边际改善在3月已经不再存在,两会的召开也同样兑现部分政策预期,降低了投资者风险偏好。

五穷六绝七翻身

华尔街素有“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说法,而“五穷六绝七翻身”也在港股盛行一时。

纵观A股,“五穷六绝七翻身”也相当明显

2008年至2018年,上证指数5、6月的上涨概率都为45%,而7月上涨概率为70%,平均收益分别为-0.8%、-4.3%和1.7%。

其他几大指数也呈现出“五穷六绝七翻身”。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五穷六绝七翻身”又是为啥呢?

☆ 进入4、5月份之后,催生春季行情的有利因素已经消退,两会结束后进入政策淡季,年报、一季报和经济数据出炉带来业绩兑现和经济验证压力。

☆ 春季行情后一些板块处于高位,也有回调需求,加剧了二季度的弱势。

☆ 6月多次出现大跌。6月季末流动性问题是导致大跌的因素之一。

☆ 6月下跌后,7月流动性好转是7月常常出现反弹的重要推动因素。

红十月

“红十月”行情是A股的另一大特色。

2008年以来,上证综指在历年十月上涨概率达70%,平均涨幅为1.5%,剔除2008年的大熊市后的平均涨幅为4.4%,季节效应十分显著。

而且,“红十月”并不仅限于10月的上涨,四季度的三个月平均涨幅都较高。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红十月”背后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 十月国庆长假之后往往迎来“开门红”行情,资金在长假后再次流入并重新布局是国庆行情启动的重要因素。(十月刨除国庆长假后也不剩几个交易日了…)

上证综指国庆后常迎开门红(%)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 秋时节是召开重大会议的时间点,经济改革预期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

☆ 四季度首月基金年末排位赛展开,往往会带来市场的交易活跃。

创业板的独立行情

创业板一向不随大流,在季节效应上也是如此。

春季躁动和红十月创业板也有,而且更加明显。然而创业板五不穷,七也不翻身。

2011年以来,5月份创业板指的上涨概率63%,平均涨幅为5%,远远好过其他几大指数。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7月份,创业板指上涨概率29%,平均涨幅为-0.8%,弱于其他指数。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创业板的翻身来得晚了些,是在8月份。

8月份创业板指的上涨概率达到86%,平均涨幅为1.3%。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这里多说两句,为啥创业板在8月份表现得这么好呢?

主要原因是创业板中占据权重较大的电子、传媒、计算机板块往往在8月涨幅较大。

进一步来看:

☆ 苹果(9月)秋季发布会之前,以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电子板块躁动是一大原因,

☆ 暑期档和所谓“国产片保护月”的叠加带来的票房成绩也有利于推升传媒板块在8月的行情。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行业板块的季节效应

A股那些行业板块有明显的季节效应呢?

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一起来看看:

国防军工 年末弱势,年初强势

国防军工08年以来内1月上涨概率达64%,涨幅为1.25%,超额涨跌幅(超越上证指数)均值达3.34%;

与之对比的是12月国防军工下跌概率达60%,平均超额涨幅为-1.91%。

国防军工板块年初和年末强弱态势差异明显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国防军工是典型的高估值行业,受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比较大。

年末资金风险偏好通常较低,更青睐金融消费等确定性高的行业;而到了开年之后,高风险偏好资金重新流入股市,春季行情中资金的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军工这种高估值行业的代表也因此受益明显。

家用电器 11月至次年2月上涨概率70%

家电行业(以空调为代表)一直维持着较为稳定增速和合理估值水平,因此在每年跨年时出现估值切换(盈利上升,市盈率下降)行情的概率较大。

如果我们从2008年11月开始每年投资4个月白色家电板块,这10年获得正收益的概率高达70%,每年(四个月)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0.49%,

白色家电板块当年业绩

与跨年的4个月板块涨跌情况基本对应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休闲服务 十一过后的“兑现”行情

投资者通常对“十一黄金周”抱有过高的期望,休闲服务板块常在十一黄金周到来的前几月获得较高的涨幅,但到10月后面临业绩兑现,引发兑现行情。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白酒 “六绝”避风港

上面我们提到,A股有明显的“五穷六绝七翻身”,6月份股市往往表现不佳。但有一个板块例外——白酒。

作为必须消费品,食品饮料的防御属性更加。尤其是食品饮料中的白酒板块,由于其稳定的需求和较高的品牌价值,往往成为弱势行情中抱团避险的首选品种。

在全年最为弱势的6月行情中,白酒的避风港属性体现的尤为明显。

白酒板块在6月一枝独秀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大金融 年末机构扎堆

2008年以来金融板块在12月大概率上涨,例如银行仅有4次微跌。而银行股和非银金融板块在历年的12月分别获得了5.73%和6.91%的月均收益,平均超额收益分别为2.54%和3.72%,在A股所有板块中排名第一。

12月金融股最抢眼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上面我们也讲过,年末高风险偏好资金流出和机构年底锁定收益,可能是造成金融板块拉升和高估值板块下跌的主要原因。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看到这儿,聪明的你肯定会这样想:

既然A股季节效应这么明显,那么每年只要在2月、7月、10月持仓,其他时间空仓,收益不就会高很多?

我们算了一下,结果是这样:

炒股须知:那些A股的“季节传说”是真的吗?

而对于创业板指数,如果只在2月、8月、10月持仓,其他时间空仓,创业板指上市以来的收益率为99.45%,超过指数期间涨幅(75.36%)

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想提醒一下:

A股历史尚短,季节效应也只是根据有限的样本统计得出,并不是投资规律,投资没有这么简单;

从当年的实际情况出发,肯定比对着日历投资更靠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