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担心!煤污病与粉虱座壳孢同时出现 可有条件的用水冲刷

柑橘煤污病又称煤烟病、煤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及果实,初仅在病部生一层暗褐色小霉点,后逐渐扩大,直至形成绒毛状黑色或暗褐色霉层,并散生黑色小点刻,即病菌的闭囊壳或分生孢子器。该病病原有十余种,因此症状多样。

2018年6月,来自湖南永州的孙祥熊在农管家“问答”向专家提问:请问老师,这是什么病害?

不用担心!煤污病与粉虱座壳孢同时出现 可有条件的用水冲刷

叶面有黑色和黄色小点

农管家专家诊断

冯涛(安徽六安市,农技站)

黑色的是煤污病危害,黄点是粉虱座壳孢。

赵娟(潍坊市寿光市,一线实战专家)

座壳粉虱,坐壳孢菌,寄生在粉虱若虫体上,初期若虫虫体膨胀向周围渗出胶状汁液,几天后在病虫体中部的表面长出白色絮状物(菌丝),覆盖整个虫体,形成肉体子座,使分生孢子堆突起,可达到“以菌治虫”的作用,这种菌体会自然脱落、消失,叶片完好无损,因此无需喷药防治。

谢以凡(广东广州)

粉虱和煤污病,可用戊唑醇,福美双,多菌灵,醚菌酯,加菊酯类或噻虫嗪。

农管家知识拓展

柑橘煤污病和粉虱座壳孢

不用担心!煤污病与粉虱座壳孢同时出现 可有条件的用水冲刷

叶面有黑色和黄色点斑

一、煤污病

(一)为害症状

在叶片、果面、枝梢表面最初出现灰黑色小煤斑,以后扩大形成黑色或暗褐色霉层,但不侵入寄主。刺盾炱属的霉层似黑灰,多在叶面发生,煤层较厚,绒状,用手擦时可成片脱落;煤炱属的煤层,为黑色薄纸状,易撕下或在干燥气候条件下自然脱落;小煤炱属的煤层呈放射状小煤斑,散生于叶片两面和果实表面,常有数十个至上百个不等的小斑,其菌丝产生吸胞,牢牢附在寄主表面,不易剥落。严重发生时,全株大部分枝叶变成黑色,影响光合作用,树势下降,开花少,果品差。

(二)用药参考

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94-150克/亩

50%甲硫·己唑醇悬浮剂(低毒)使用30-40毫升/亩喷雾

25%甲硫·醚菌酯悬浮剂(低毒)使用500-1000倍液喷雾

40%硫磺·甲硫灵悬浮剂(低毒)使用75-94毫升/亩喷雾

43%甲硫·戊唑醇悬浮剂(低毒)使用1200-1600倍液喷雾

二、粉虱座壳孢

(一)为害症状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粉虱产生分泌物易诱发煤病,影响光合作用,致发芽减少,树势衰弱。

(二)用药参考

10%啶虫脒微乳剂(低毒)使用5000-8000倍液喷雾

8%阿维·吡虫啉悬浮剂(低毒)使用15-18毫升/亩喷雾

20%联苯·三唑磷微乳剂(低毒)使用20-30毫升/亩喷雾

350克/升吡虫啉悬浮剂(低毒)使用2.9-5.7克/亩喷雾

25%吡蚜酮悬浮剂(微毒)使用16-24毫升/亩喷雾

在此提醒大家:下载农管家APP(请认准瓢虫标志),好好利用“农技和问答”这两个板块,让它变成你的掌上大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