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你知道如何填寫健康告知嗎?

慧擇保險網


  • 為什麼會有健康告知這樣的“攔路虎”?

  • 健康告知切忌亂答,牢記一個原則!

  • 健康告知都愛問這些,通關有訣竅

  • 核保不留痕還要省時間?這個工具幫你

  • 關於核保的4點補充注意事項


1、什麼是健康告知?

無論是線下買,還是線上投保,除了意外險,壽險、醫療險、重疾險都有健康告知(以下簡稱“健告”)。

論嚴格程度:醫療險>重疾險>壽險。

過得了,那就直接買;過不了,就得體檢或準備資料走核保了。

為啥保險公司要設健康告知這樣一個“攔路虎”?

這要從保險的特點說起。

我們買保險是為了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可保險公司也不是慈善機構,它得衡量風險:風險低的就放進來,風險高的就攔出去。

健告就扮演了“篩子”的作用——

通過你對問卷上那些問題“是”或“否”的回答,保險公司憑經驗是能判斷你的發病率、死亡率、殘疾率或其他事故發生率的。

據此,再決定是否給你承保,以什麼方式承保。

既然如此重要,那問題來了,健告如何回答才好呢?

2、回答健康告知記住這一個原則!

記住,如實告知≠全部告知!

那在做健告時遵循一個大原則就好,即:問到了就如實回答,沒問就不回答。

問了,但故意不答,或誤答、漏答,都違背了最高誠信原則,一經保險公司發現:

輕則解除合同,退保費;

重則拒賠,保費也不退。

但沒問,你偏要多答、強答,比如明明還沒確診,甚至就是你臆想出來的症狀,也非要告訴保險公司,那結果也不會好。

大白就見過,只是壓力大,偏說自己是焦慮症,結果被拒保的。

總之,如實靈活回答就行,用不著過度緊張,也不能完全不當一回事。

那問題又來了:

健康告知一般會問什麼呢?

3、健康告知都愛問什麼?通關有訣竅

研究了上百款產品後,大白髮現,無論是醫療險、重疾險或壽險,它們的健康告知無非是2——4個模塊的排列組合而已。

即使問法有不同,標準也有寬有嚴,但保險公司關心的問題其實大同小異。

都有哪些模塊呢?

總結如下:

模塊一:現病史和既往史,具體又包括

疾病或症狀

檢查、服藥、手術、住院及其他醫療記錄

BMI指數(身高、體重比)、家族病史

模塊二:收入、職業類、生活習慣等

模塊三:以往投保情況、已有保額情況等

這麼一拆分,有沒有覺得心裡有數多了?

下面分項破解。

模塊一:現病史和既往病史

這塊算是健康告知的核心了,想要順利投保,一定要謹慎對待。

1.疾病或症狀

先看疾病。

這項最嚴格,而且注意問的是“是否目前患有或曾經患有”。也就是說,得過就算,不管投保時是否已痊癒。

那凡是列出來的,最好一一對照著自查下有沒有“中槍”。一旦中了,沒辦法,老老實實走核保吧。

雖然“疾病”這條健告不好過,但要注意不要將具體的病種和健康問題相混淆。

拿“高血壓”舉個栗子吧。

如果產品問了“2級或以上高血壓”,這意味著2點:

①1級高血壓可以買;

②只是偶爾一次血壓升高,也不影響。

因為要診斷高血壓,需要非同日測量3次,或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才行。

再看症狀這項。

相對好辦,掌握兩個訣竅。

一看限定的時間:比如只問“一年內”,那你是一年半前“耳鳴”過,就不用管。

二是這些症狀,你確實沒感覺過,更關鍵的是沒在醫院留下過記錄,那放心買,否則,就要告知。

此外,對於女性或兒童,不少產品會額外問一些疾病或症狀,類似尊享e生這種:

有的話,一樣走核保;沒有,不用管。

像尊享e生只問2週歲前,即使寶寶是早產兒,但投保時3歲了,也不用擔心。

2.醫療記錄

類似下面這些問法:

看了我標記的重點,大家應該明白要注意哪些了:

一看時間限制:問的是1年、2年,還是3年、5年內。在範圍內的,就要告知。

二看那些不用告知的項目:比如3款都寫了,因輕微胃腸炎住過院,也能買。

三重點留意問的是什麼醫療方式:

健康檢查異常:除了體檢,還包括進一步的醫學檢查發現的異常,比如超聲、心電圖、腦電圖、X 線、CT、內窺鏡、病理活檢、血液、尿液、婦科檢查等。

治療:這好理解,用藥、住院、手術、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定期複查……統統都算,包括醫生給出了相應的建議也是。

不過,針對用藥,一般會強調是否連續服藥30天以上-都要長期服藥了,不是長期慢性病,病情通常也不輕了。

診察/診治:問診觀察,問診治療,這條把門診也算進去了。

“醫療行為”這條健告,說實話,不太好過,它也是產生投保、理賠糾紛最多的地方。

一體檢已相當普及,這年頭沒去過醫院的也少;

二是它問的非常寬泛,不太好判斷和理解;

三是一些醫生認為不用管、不用治的小毛病,保險公司卻會很在乎——

比如超重、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脂肪瘤(良性腫瘤),保險公司一般不會標體承保……不知道這點,有人難免漏了說,或自以為不用說。

那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一是早買早好:尤其是還沒買保險的,年輕健康確實是一項資本,不僅容易過健告,保費還便宜;

二是收集整理好醫療資料:包括體檢報告、門診病歷、住院病歷、孕檢手冊、兒保手冊,“自證健康”時用得上。

真丟了,可以帶上自己的醫保卡、身份證到社保中心或醫院去打印醫療記錄信息。

三就扯到法律上了:對於類似“被保人一年內是否發現健康檢查異常”這種過於概括性的問題,因為過於模糊,資深法律人、知乎用戶“FU Wang”表示,“法律上認為是廢話,沒有任何效力。”

不過,真鬧到要打官司的地步,不是合同被保險公司解除,就是被拒賠了……怎麼說都很糟心事、麻煩事。

所以,即使問的不合理,大白建議大家還是儘量配合,如實告知。

其實,真是小毛病,比如竇性心律不齊,對投保基本沒影響;

稍微嚴重一點的,比如乙肝病毒攜帶,通過加費或除外承保也能解決。

那就沒必要故意隱瞞病史,自己給自己挖坑了。

3.BMI、家族病史

個別產品才會問。

比如康惠保要求BMI不得超過28(一些產品投保時要求輸入身高、體重,等同於也問BMI);

康樂一生C則會問家族病史:

那要麼如實告知,提醒下,BMI超標可減肥後再來投保;

要麼就乾脆避開,換不問的買,像崑崙健康保既不問BMI,也不問家族病史。

模塊二:收入、職業、生活習慣

比如會問是否是警察、礦工等高危職業;平時是否會玩玩潛水、跳傘、滑翔等高風險運動;日常吸菸、飲酒是否過量……

此外,壽險和一些重疾險,還會問年收入……但都好辦,有就告知,沒有就不用管。

模塊三:其他

問最多的就是以往投保情況及已有保額情況。

保額的好辦,真超了,就別買了或換一款不問的買。

至於是否被拒保過,大白說過,不同保險類型、不同公司、不同產品,甚至不同核保員,對同一風險的態度是不同的。那有個記錄,影響真沒那麼大。

關鍵還是要看你能不能過你要買的產品的健康告知。

4、核保想不留痕,可以這麼辦

真過不了健康告知,也別急,走核保依然有希望爭取投保的機會。

核保,簡單說,就是保險公司需要更多資料來判斷你的風險情況。

可分為線上智能核保和線下人工核保,人工核保,又包括體檢核保、郵件核保及快遞資料核保。

各有何優劣勢呢?

1.智能核保VS人工核保

先說智能核保。

優點是:操作簡單,只需在線回答1-3個問題;1分鐘出結果,快速知道能不能買,以什麼方式買;核保不留記錄;隨時隨地可測試。

缺點也有:因為完全依賴客戶如實告知,標準會嚴格些,結論也有點一刀切。

人工核保呢,勝在有人工介入,會更靈活。尤其是比較複雜的病情,核保員可以結合經驗,甚至小組討論,做出更全面客觀的判斷。

不足嘛:要準備的資料多,等待時間長,一般需要3-5個工作日。

2.不留痕又省時?試試「疾病投保助手」

無論是智能核保還是人工核保,都要一家一家去試,比較麻煩。

那有沒有隻需告知一次,就能同時知道多家核保結果的?

有!這裡推薦一個神奇的小工具「疾病投保助手」。

它有一個突出優點:輸入疾病後,系統不僅會給出核保判斷結果,還會將能買的重疾險(對,目前主要針對重疾險)做一個集中推薦。

我拿“乙肝小三陽”做了一個測試,得到結果如下:

我算了下,2分鐘不到就出結果了。這比自己到處找產品試,體驗好多了,還更省時間。

5、核保四點補充注意事項

那就核保這個事,再補充4個注意事項:

1.體檢了≠不用如實告知了

我一般不建議大家投保前體檢,一旦查出任何問題,就得如實告知;沒體檢,那不知情就是不知情,不算不如實告知。

那是不是體檢了,健康告知就不用管了呢?

也不是!根據保險法司法解釋三第五條規定,體檢並不能免除如實告知的義務。

畢竟,體檢查出來的只是當下你一部分的健康情況,而體檢之前的,比如何時患病、做過何種治療、有沒有家族病史、生活習慣如何……還是要問你才知道。那也要如實告知。

2.多家投保、多家核保

買東西都能貨比三家,買保險當然也行。

那可以同時準備多份資料,多家投保、多家核保。利用時間差,從中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結果。

另,為避免上一份保單的結果影響下一份保險的投保,可以先買容易買到的意外險、壽險,再買重疾險、醫療險。

3.不要外借醫保卡

外借醫保卡,相當於把別人的醫療記錄“背在”了你自己身上。保險公司又無義務去查到底是不是你的。

那為避免投保理賠受影響,千萬別外借。

已經借了咋辦?只能如實告知,再準備資料自證清白。

4.“兩年不可抗辯”不是帶病投保的靠山

在《帶病投保,只要熬過兩年,保險公司不賠也得賠?》中,我就說過,“兩年不可抗辯”主要保護的是那些因過失而沒有如實告知的用戶,以及防範保險公司明知客戶沒說實話,依然承保,收了保費後再惡意解約的情況。

如果你就是想惡意騙保,那被拒賠,法院也不會幫你。不能鼓勵騙保!

所以,代理人為了簽單,跟你承諾一定賠得到,千萬別信。因為理賠的生殺大權掌握在保司的核賠部門,他根本做不了主。


大白讀保


健康告知並沒有那麼苛責。保險公司為了降低自己所承擔的風險,避免出現騙保情況,這也是他們的自我保護,我們應當理解。那麼如何進行合理的健康告知呢,保魚君有幾點提議:

1、詢問告知

即,問什麼,答什麼,不問就不答。

保險公司有嚴格的核保系統,專業的核保人員,他們制定的健康詢問一定跟本產品嚴密相關的,會對投保、核保、保費或者理賠等產生影響的,具有明確性和針對性的問題。

而對於他們沒有問到的情況,即使嚴重,我們也可以不說。只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不需要主動進行告知。

2、有記錄的告知

身體健康狀況,以醫院或者體檢機構留下的記錄為準。自己猜想的、家人朋友猜想的甚至是“保健專家”、“X半仙”的診斷,統統不算。

如果你自我感覺最近心緒不暢,也沒有進行體檢或醫院治療,只憑網上搜索猜想自己可能生了什麼病,這種情況也不在告知範圍內。

不過保魚君提醒一下,如果打算近期去體檢的,最好等投保成功之後再去體檢,萬一本來保險公司沒有要求體檢的,自己去體檢出了什麼問題,影響到了核保,就很不划算。

3、體檢不能免除如實告知義務

2015年出臺的《保險法》司法解釋三第5條對此有明確的規定: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根據保險人要求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體檢,投保人如實告知義務不能免除。

投保人不能想著抱著“反正我都體檢了,你們自己看體檢報告吧”的心態敷衍健康告知。如實告知不僅是對保險公司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希望能幫到你。

關注保魚君(微信公眾號:我愛多保魚)瞭解更多保險知識,公眾號在線時間更長,有其他問題可以和保魚君溝通,本著專業、中立、嚴謹的態度分析保險,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幫忙找到最適合的保險。


I多保魚


很明顯,如需進行健康告知的醫療險、壽險等產品,你只要如實告知就行,如果有因為身體原因而加保費,這也好過出現意外時被拒絕理賠。


保民公社


如實填寫,如有可能拒保的,就找當地投保,並告知詳情,雖然新保險法規定,隱瞞病情,2年後才發現,保險公司主責,但個人不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