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等死?癌症晚期就要放棄治療嗎?

62歲的鄭伯年初被診斷為食管癌中晚期,一開始他覺得反正也治不好了,也不想遭受放療化療的痛苦,於是放棄治療。然而,隨之而來愈演愈烈的癌症疼痛讓他越來越難以忍受,而且吃不了東西、說不了話、睡不了覺的地步。到醫院經醫生解釋後,才明白還有很多治療的手段,是自己把病情拖延加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了。

癌症晚期=等死?癌症晚期就要放棄治療嗎?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裡,癌症患者到了晚期,已經沒有治癒的可能,因此不少患者出於對放化療痛苦的恐懼及經濟原因,會像鄭伯那樣選擇放棄治療。但癌症晚期真的要放棄治療嗎?晚期癌症與非晚期癌症在治療上的確存在很大區別,但並不意味著要放棄治療。相反,應該積極配合治療,不要有過大的精神壓力,為癌症對症治療抓住寶貴時機。治療晚期癌症,目的在於延長患者生存期、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在治療手段上,晚期癌症傾向於保守治療、全身治療,比如姑息放化療、靶向藥治療、止痛治療等。

癌症晚期=等死?癌症晚期就要放棄治療嗎?

目前,在癌症晚期的治療中,靶向藥物治療在國際上是較前沿的治療技術。所謂靶向治療,即通過基因檢測發現誘發癌症的突變基因,然後通過靶向藥物干擾參與腫瘤細胞增殖分化所需要的分子,阻止腫瘤的生長和擴散。相對於傳統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對癌細胞有更精準的殺傷,且副作用更小。“目前,靶向治療在肺癌、腸癌、血癌等疾病已有較成熟的藥物可以應用。有一癌症晚期患者通過靶向治療實現存活期超4年的成功病例。“病人4年前確診肺癌腦轉移病,積極治療後現在肺部病灶腫瘤已基本消失,剩下一個空泡,腦轉移病灶也處於穩定狀態,都說他是‘四年抗戰’成功。”

記者採訪了多位經姑息治療解決病症痛苦的癌症晚期患者,病患明確表示經過治療“沒之前那麼難受了”“各方面都有好轉,而且能自主活動”。姑息治療,能幫助患者與腫瘤和平共處,讓他們在舒服的狀態下,帶瘤生存,讓患者學會將腫瘤視為一種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積極止痛:緩解症狀、減輕痛苦

癌症晚期=等死?癌症晚期就要放棄治療嗎?

讓癌症晚期病人備受折磨的,是“癌症疼痛”。止痛治療也是姑息治療的範疇,許多患者出現癌症疼痛通常採用“忍”——“一忍再忍”終致“忍無可忍”,有癌症患者是痛死的,而不是病死的。癌痛可通過藥物對症治療,醫院腫瘤科住院的林先生就因氣管癌併骨轉移晚期,疼痛難忍最終用2000毫克嗎啡的止痛泵止痛治療,對症治療後林先生終於能平躺下來喘口氣好好說話了。而如林先生一樣能得到規範止痛治療的人並不多,究其原由,是大多數病人對止痛藥、麻醉藥的誤解。亞洲人在醫療領域的嗎啡用量不及歐美國家的1/10,許多人擔心用嗎啡止痛會產生成癮性、耐受性,但其實癌痛病人對嗎啡是不會上癮的,相反,國內許多鄉鎮醫生常用的杜冷丁卻具有止痛時效短、易成癮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