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桶論」不成立

開會,十分冗長。小王雖知會議重要,卻餓著肚子從吃早飯的點鐘一直無精打彩地跟著領導枯坐到12點,然而在朋友圈中發了一條:到飯點了,莫非管飯?不覺有幾位同感的同事點起了贊。領導正好看到,回覆:思想之中充滿了飯的,必然是飯桶。

小王又好氣又好笑。到點吃飯,難道就飯桶了?

“飯桶論”不成立

領導的“飯桶論”雖然有示警的作用,但仔細想一下並不成立。

其一,工作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如果工作不能滿足基本的生活,必然沒有人會做一份工作,如果工作不能改善生活,隨著通脹率和貶值,就會怨聲載道。小王朋友圈中的贊,實質上已經是對工作的不滿了。領導看到後比起以“飯桶論”回覆小王,更應當自醒了。

其二,會議是有目的的,高效的、程式化的,召開是科學的,嚴謹的。通常一個人的發言超過5分鐘,就是說的再好,也會有人反感。如同文章,超過800字,閱讀的人就會減少一般,這是人之常情。發言務簡要、短小、精煉,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從小王等參會者的效果可見一斑。至於誰是真正的“飯桶”,估計不是小王,應該是會議的組織者。

其三,注重當下需要,有時比長遠重要。領導講的肯定很重要,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有著指導意義。但領導也需要為員工的當下考慮。古代三軍上陣之前還要“飽餐戰飯”,現在做領導還能做“光想馬兒跑,不給馬吃草”的事情?

小王吃過飯,睡醒覺後,回覆了一句:原來領導都知道我叫“飯桶”?我是範書記統領的手下,大家都叫我”範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