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股價操縱與內幕交易那些事

聊聊股价操纵与内幕交易那些事

本文中的描述,“做過”可能是“聽過”,“同事”也可能是“同行”,“十送十”可能是“十送十五”,可以當作是投行界道聽途說的集合創作版,直接進入正題。

1. 股價操縱

其實進投行前,作為年輕小白一枚,也隱約覺得某些神奇的事情在前方等著我,一筆隱形財富等著我去挖掘。

那時,投行地位比現在要高不少,上市公司把投行人員當做座上賓和引路財神,一旦簽了保密協議,就完全是一家人了。一家人自然不說兩家話。作為金融民工,一開始享受這種待遇,從心態上到身體上都還有各種不適應。

某天某城市某項目上,晚上董秘拉著董事長到保薦代表人酒店房間裡,聊著如何保證本次增發成功。剛開始決議要增發時公司業務蒸蒸日上,股價隨著大盤一路走高,到真正拿到批文要發行了,公司業績開始下滑,股價也隨著指數開始節節下跌,已經破跌破原先制訂的增發價格。

惆悵多日的董事長說已經找好了一筆外部資金,問保代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拉。保代故作深沉,說你們這方法太簡單太low,這樣吧。

在接下來的二三週裡,好幾家知名券商研究員接連發表了類似名為《業績暫時下滑,不改XX龍頭本色》的研報,隨著大盤的弱勢反彈,公司股價也迅速展開一波反彈。沒過幾天,公司又發佈公告:與某知名互聯網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停牌,啟動發行。

幾個億的份額迅速就被機構搶光了。其實,機構也不是傻子,怎會當接盤俠。在這期間,公司早期通過保薦機構向機構們作出了一二三四點承諾。

過了一年,公司董事會又決議通過了十送十送股方案,股吧裡也出現了很多公司要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謠言,股價蹭蹭的漲了20%。是的,解禁還人情的日子就快到了。

至於大股東想要減持呢?可想而知,變本加厲,如法炮製。

而這些,當時作為投行小兵,都聽在耳中,顫在心中。

2. 自己坐莊

搞增發都是幫別人炒股,融來的錢大多也進不了自己口袋。這不算啥,想賺大錢,還得自己炒。本人有幸認識或者聽說了一位某上市公司的操盤手,認識時他已經金盆洗手,說精神壓力太大,身體實在受不了。

回憶起那幾年,他自己一個人開著一輛車,跑遍大江南北,不管多遠,從來不做飛機和火車,到了地點也不住酒店而是租房子,也不會靠打電話來聯繫相關事情。他操盤著十幾個賬戶,沒有一個賬戶是他自己的。全部都是別人已經幫他開好的,用的都是農民工的身份證和銀行卡。而且,開賬戶的人他不認識,資金他也不知道具體從哪打進來。

他得到的都是模糊的消息,更多是具體的指令與目標。他所操作的也只有一支股票,便是他所屬的上市公司。顯然,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幾年,頻繁地長途開車與操盤讓他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因為肺部出現問題才徹底洗手不幹了,去了另外一家擬上市公司做投融資總監,那時,本人正在幫這家公司拉皮條。

這是上市或關聯資金自己炒股,而更專業更有實力的是先把上市公司買下來,再用關聯資金(表面完全看不出來,全是非關聯關係代持或殼公司)接著炒。

這單最後是沒成,直到現在也不知道對方是大忽悠還真是民間大鱷,也隱約聽到背後老大的背景。但那幾次的接觸,真讓人見識到了民間資本的霸氣。

相比較起來,投行真的算老實的,當然我們也不會斷人家財路,給錢就乖乖加班寫材料做財務顧問。

3. 內幕知情人

做項目賺來的錢大半交給了公司,項目狗拿點抽成,再繳一大塊所得稅,這點抽成完全挽回不了整天接觸上億身家老闆的自尊心與底氣。

誰不想多賺點錢?

投行作為與上市公司鬼混最多最近的機構之一,大多時候都是內幕信息知情人,甚至是內幕信息的直接建議者和創造者。

作為智商尚可,還有半點社會地位的投行人士,誰也不會以身試法拿關聯賬戶去炒自己做的項目。(做併購項目出差地連老婆都不能告訴也真是憋了狗了)

自己的賬戶不能炒自己的項目,可以拿別人的賬戶炒別人的項目啊。

投行天天接觸上市公司、會計師、律師以及一幫跳槽的同事和校友同行。最誇張的時候是在某個牛市時期的項目現場,那兩個月,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一則內幕消息。當然很多拐了十八彎不知來源的,但“靠譜”的也不少。

有律師剛從另外一個項目回來帶來的好消息,有會計師剛剛審過的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有董秘前一天剛跟當地董秘組織聚會酒後聽說的,甚至還有過當天下午聽到消息,下班後就看到停牌公告的。每次一則內部消息被停牌公告驗證時,或者聽到後連續大漲的,一群人都會打開軟件驚歎或悔恨一番。

當然很多時候誰也不會細說究竟買了哪支,大家心照不宣。

4. 都賺HIGH了吧?

看到這裡,我想很多人都會問:你們最後都賺HIGH了吧?

大部分都賠了!!!!

如果不看下文就大致能想清楚其中緣由的,就已然是股市老司機了。

還一臉懵逼的,就請反覆閱讀下文。

那幾年,不管是熊市,還是牛市,從一開始聽到消息熱水沸騰,到拿到一手消息也僅泯然一笑,這些經歷確實讓自己收穫很多與並對股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終,身邊大部分炒股的同事和內幕信息知情人們最終都沒能逃過熊市暴跌。

默默體味,可將原因細數如下:

1. 先說兩點規律,內幕信息的有效性是順著信息傳播路徑遞減的,而信息傳播的原則是權利互換。

換句話說,你能得到的內幕信息有效性與你的社會地位基本是同級別的。中介機構算稍許特例,但也務必要搞清楚你說掌握信息的“等級”。不然下場跟營業部大媽一樣,做了接盤俠。低等級信息的更多害處就不多說了。

2. 高等級內幕信息整體是有效的,但這並不必然導致好的結果。

因為,即使是高等級信息,它所帶來的結果也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的(重組的失敗率也不低啊)。同時,它也會受到整體股市走勢的影響。此外,有些內幕信息的性質本身就是董事長或實際控制人一廂情願的想法與樂觀預測。

3. 與上一條產生巨大化學反應的便是:人們往往會高估自己所獲得獨有信息的有效性,潛意識會認為獨有的就是有價值的。這便直接導致了很多人會在上面押重注。

重倉與不確定意味著什麼?老司機們應該都明白。

4. 內部信息的持續性,這點很簡單易懂,今天你聽到企業要重組了,過兩週歇菜了忘記通知你。

或者找不到人,你是賣還是不賣?

5. 內幕信息與牛市的相互催化,你所認為的特有信息,可能僅僅只是統計上的一個誤區。

可以毫不誇張地推論出:牛市80%以上的中小上市公司也包括不務正業的大公司,都處在內部消息的催化中。在估值泡沫階段,哪個公司不想撈一把,都接機進行資本運作洗劫中小股民。甚至有些找不出實質運作方式的公司,還故意對外傳播虛假信息。

目的是什麼就不用講了吧?換句話說,在牛市裡,你閉著眼睛買,都可以買到內幕消息股(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究竟是行情催生消息,還是消息催生行情,或者通通都是群體情緒的產物,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

一種屢見不鮮的案例就是,牛市裡你幸運重倉買中了重大資產重組的股票,重組成功並復牌時已然熊市中途,補了五個跌停。

以上案例都是段子,至於道理,自己去感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