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 「四句教」 解析

“四句教”即王陽明先生所言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心學 “四句教” 解析

無善無噁心之體

善與惡本來是一對道德範疇,在沒有認識之前,是無法界定善惡的。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心作為一客觀存在的主體,本來無善惡可言,是一本來空靈清淨之物,就心體本來而言,是沒有善惡的。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心一定要保持本真,不能有善惡之偏,如果有善惡之偏,心體就會失去本色,喪失了它的本來面目。

王陽明心學 “四句教” 解析

有善有惡意之動

意是指意念,意念就是心動。善惡是與人的意念同時出現的。一是說心本無善惡,善惡是由於心動產生的。人只要有意念心就動,心動就不可能是中性的,心動產生意念,意念不是向善就是向惡。二是指人的心中一旦有“善”或“惡”,心就不再平靜了,就會有“動”。這是因為“善”和“惡”都是有“意”的,心一有“意”,就有所指,就將產生慾望。所以,人只要心動,只要一有意欲,就必然相伴而出現善或惡。意動是知也是行。從這裡也可引申出,只要有知有行就必然會出現善惡,非善即惡,非惡即善。

王陽明心學 “四句教” 解析

知善知惡是良知

當善惡已經存在的時候,分清善惡就非常重要。如果能分清孰善孰惡,這就是良知;如果不分孰善孰惡,就是沒有良知。這裡提出兩個概念,一是知,就是要有判斷力,能分出有善有惡,何善何惡,而不能善惡不分。二是良知。這是一個判斷的標準問題。良知的觀念原出於《孟子》,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只有把善作善,把惡當惡,才叫良知。如果只“知”,而沒有“良知”,雖然能分清善惡之別,但有可能會把“善”當“惡”,或者把“惡”當“善”。只有良知,才能以“善”為善,以“惡”為惡。

王陽明心學 “四句教” 解析

為善去惡是格物

格物在這裡的涵義非常豐富,指人類的各個方面的活動。如果概括地說,就是改造客觀世界,就是人生實踐的目的。為善去惡就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和標準。王陽明先生在這裡用了格物這樣一個內涵抽象模糊而內容非常豐富的詞,給後人留下了想象空間。可以說,“格物”二字可涵蓋人類的一切行為,人類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為善去惡”為標準。

王陽明心學 “四句教” 解析

王陽明先生的“四句教”,從邏輯上是一個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從“心”到“物”,從“無”到“有”,從“知”到“行”,從主觀到客觀,再到“知行合一”,達到物我同體的境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知行合一”的過程,並不是自發就能實現,而是需要一個“致”的“工夫”。程灝說:“涵養須用敬,為學則在致知。”“致”的過程,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也是一個磨練修習的過程,因此需要下艱苦的“工夫”。“工夫”在陽明心學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範疇,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和過程。沒有“工夫”的過程,就無法從“知”到“良知”,從“良知”到“知行合一”。

王陽明心學 “四句教” 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