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2009年12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人物传记——《李书华自述》,传主记录了自己一生几个重要阶段的经历,这本书既是研究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史和教育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李书华其人重要的参考资料。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李书华自述》封面

李书华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最早涉足生物物理研究领域的学者,这位曾经长期执掌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主持人,也还曾担任过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但李书华其人已经很早就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之中。

在李书华之前,中国获得西方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只有3人,分别是1907年获得波恩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李复几、1914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李耀邦和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胡刚复。

而李书华是1922年获得巴黎大学法国国家理学博士,与李书华同一年获得物理学博士的还有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饶毓泰,而在中国物理学领域发挥了巨大开拓和奠基作用的是胡刚复、李书华和饶毓泰。

1948年3月,李书华与叶企孙、饶毓泰、吴有训、吴大猷、赵忠尧、严济慈等7人一起荣膺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学领域院士,当年共有81位学者获得第一届院士称号,而上述7人也都是中国物理学领域里的翘楚。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李书华

李书华是这7位物理学院士中最年长者,时年已经58岁,与最年轻的吴大猷相差了17岁,他们可以算作是两代人,李书华之所以能够当选院士,完全不是因为他有出色的学术研究成果,因为李书华自从法国留学回国后,就再也没有从事具体的物理学研究工作,甚至也没有学术著作发表,而他当选院士时提交的著述,都还是他的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而李书华之所以能够被遴选为院士,最大的可能是得益于他曾经长期主持北平研究院和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一职,胡适曾说李书华是一个留学归国后不做科研的典型,甚至还被人戏称为“政治科学家”,那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李书华(1890—1979)字润章,河北昌黎人,1890年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在昌黎高等小学堂接受现代教育启蒙,1908年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第三班学习农科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保定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旧址

李书华有一个小他10岁的胞弟李书田,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曾是一位卓越的高等教育专家、水利学家,也是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之一,而李书田的外孙子朱棣文,则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书华是留学法国出身,当时的法国仍然是世界科学的重镇,李书华在获得一笔官费资助之后,于1911年乘火车经满洲里、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华沙、柏林等地赴法国留学,最初在一所中学补习法文,1915年考入法国西南部的图卢兹大学学习农科。

图卢兹大学建校于1229年,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李书华于1918年从图卢兹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之后,继续留校攻读物理学博士研究生。

1919年暑假,李书华转学巴黎大学,在大师荟萃的巴黎大学,师从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普曼教授学习电学,还师从居里夫人攻读放射学,紧随当时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他决心以物理学专业攻读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李书华在物理学家佩林教授研究室准备博士论文, 佩林教授后来于192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书华在佩林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近两年的时间,其研究方向为极化膜渗透性的研究,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他将这些研究和实验整理成博士论文,在法国《物理学报》上发表,引起学界的重视和好评,并荣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青年时期李书华

李书华在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师承的导师有佩林、居里夫人、李普曼三人,这三位导师都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级人物,可见李书华科研起点之高。

李书华回国之后,于1922年至1927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还担任了一年多的物理系主任,与颜任光、丁西林、饶毓泰等教授一起,先后执掌北京大学物理系。

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初设于1913年,当时被称之为物理学门,也是中国大学最早开设物理学科的大学,北京大学直到1919年才正式成立了现代大学模式的物理系,李书华对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26年,曾留学法国的李书华临危受命,接替遭段祺瑞通缉的李石曾出任中法大学代理校长,中法大学成立于1920年,是在留法俭学会、法文预备学校和孔德学校等基础上组建的。

中法大学的创始人是民国初年著名的教育家李石曾,李石曾与张静江、蔡元培、吴稚晖并称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中法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李石曾担任学校董事会董事长,聘任好友蔡元培担任中法大学校长,由于蔡元培事务繁忙,中法大学的实际校务都有代理校长主持,李书华就在中法大学主持了两年的校务。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李石曾

1928年至1929年,李书华出任国立北平大学副校长,不久又出任代理校长,当时国立北平大学与国立北京大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之后,时任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模仿法国拿破仑时代的大学院制,将全国分为数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先在北平、江苏、浙江、广州试办。

而国立北平大学就是一个大学组合体,分别由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女子文理学院组成,但这五个学院,各有各的校址,各有各的历史。

1929年7月,李书华参与筹建的北平研究院成立,该院为院、部、所三级结构,共设天算部、理化部、出版部、海外部等10个部,设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生物学研究所等17个研究所,由李石曾出任院长,李书华出任副院长并主持院务。

1930年12月,北平研究院理化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物理、化学、镭学、药学4个研究所均在理化大楼内办公,而二十世纪30年代是中国物理快速发展时期,北平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实力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物理学的研究。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原北平研究院旧址

李书华曾在其《敬告留学生与教育当局》一文中,倡议中国政府仿效西方国家科学院模式,创立中国的科学研究院体制,他是这样陈述的:“外国有科学院之设置,聚一国之大学问家,使之研求新学理,从事新发明,有左右一国学术之力与辅助世界进化之功……吾国极宜仿此制设立中央学院。”完全可以这样说,国立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的设立,与李书华的倡议是分不开的。

北平研究院与南京的中央研究院都是中华民国最高研究机构,他们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科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其重要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可谓并驾齐驱且不分伯仲,而李书华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更是不可磨灭或被遗忘。

三十年代,曾有郎之万、朗缪尔、迪勒克、玻尔等世界物理大师造访北平研究院,如此频繁的国际物理界的交流,也表明中国物理学研究在世界物理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诺贝化学奖得主朗缪尔于1934年访问北平研究院

1929年,李书华又重返北京大学出任物理系主任,1930年底,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蒋梦麟被免职,由高鲁接任教育部部长职务,但高鲁并未到任履职,期间教育部长一职由蒋介石亲自兼任,实际主持教育部工作的是教育部政务次长李书华。

李书华是于1930年12月15日出任这一职务的,1931年6月19日,李书华正式出任教育部部长,但李书华担任这一职务仅半年,就于1931年底被免,由朱家骅接任教育部部长一职。

“卢沟桥事变”前后,为保留国家科学命脉,李书华在组织北平研究院疏散及内迁时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维持北平研究院的正常运作,他以责任和担当确保了北平研究院得以存在和发展,历史应该记住李书华的卓越贡献。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李书华(前左三)与物理所同仁合影

抗战爆发之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北平研究院等高校迁往西安,组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但抗战胜利之后,国立北平大学未能复校,由于这所学校的历史只有十几年,很少有人知道其历史,李书华也只是主政了一年多的时间。

1943年9月,李书华接替叶企孙出任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央研究院自1928年成立以来到1949年国共两党政权更迭之间,中央研究院院长只有蔡元培和朱家骅两人出任,而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则共有七位,出任先后顺序为:杨铨、丁文江、朱家骅、傅斯年、叶企孙、李书华、萨本栋。

李书华的任期是1943年9月至1946年,正是抗日战争比较艰难的时期,李书华负责中央研究院的日常行政事务,组织修订了《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和《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主持制定了《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是一个比较称职的总干事。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李书华(左一)与同事在昆明合影

而李书华还同时主持北平研究院的日常管理事务,身兼两个国家级科学研究院的日常行政事务,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在学界没有崇高威望者确实难以胜任,因为他所领导的都是国家精英科学家。

李书华在中国学界具有相当的资历和威望,尽管他在学术上乏善可陈,但他所具有的组织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让他在学界驰骋而游刃有余,因此能够在当时的学界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李书华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建者之一,曾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第一届和第二届会长,从这就可以看出李书华中国物理学界的地位,而李书华能够在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并不是因为其学术成就,而是因其出色的科学组织能力和管理才干,他是一个功勋卓著的科学领导者。

李书华:他曾是“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实际掌门人

李书华(右三)与大学委员会北平成员合影

1946年11月,李书华前往阔别24年的法国,出席总部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成立大会,期间他曾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著名大学访问和考察,拜会了爱因斯坦、劳润斯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世界顶尖级科学家进行接触和交流。

1949年夏,李书华与梅贻琦、熊庆来、陈源等人赴巴黎再次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这次离开大陆,他再也没有回到大陆,也没有去台湾,而是选择了流亡海外,他先后侨居法国、德国,并曾在巴黎大学担任研究员、在汉堡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1952年,李书华定居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他还一度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代表,李书华的晚年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度过的,并在此写下了《碣庐集》和《李书华游记》两本自传体著作。

李书华在晚年还撰写了中国的指南针、中国纸的起源与传播、中国的印刷术等论文或专著,对于传播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79年7月5日,89岁高龄的李书华在美国纽约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