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究竟是什麼意思?他爲什麼要罵用陶俑陪葬的人?



歡迎交流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答案――“梁王,你怎麼能認為以陶俑代替活人殉葬就一定沒有後患?可能嗎?更別提惡政啦!”

35歲前我也不可能懂孔子在這說什麼。因為沒有標點符號,就能先難住人。

首先梁王是以諸侯王的身份願意受教的。孔子著重闡明瞭惡政對邦國的害處等同於一切害,卻更使民惡君。

“始……乎“又是下一層論述。“俑”是個典故,意思就是:以陶俑代替活人殉葬。這個是個善政啊,即使這樣的善政,它一定沒有後患嗎?(國家的負擔,甚至還有反覆)。“始作傭者,其無後乎?”用在這裡更進一步給惡政判了死刑。

古代漢語的字,遣詞造句,句式習慣都是我們不熟悉的。我對照上下文試著飆一下:――――孔子接著說:“即使以陶傭代替活人殉葬這樣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其~一定沒有後患乎?”

“者”字與“其”字前後呼應。“始”字與“使”字同音,借來用一下。“作傭無後乎?”就比較好理解啦!(梁王,你怎麼能認為做陶傭代人殉葬一定就沒有後患呢?可能嗎?惡政就更別提啦!)

呵呵😊良苦用心啊!古人三緘其口,作文章越是在議論是非處越是惜字如金 ,讓你去思考去探索去取捨。這樣有好處,以上是第一個。2 文字不尖銳不偏頗,更不得罪人。 3 這樣的學問思想你不找老師很難入門;都他媽在字裡行間,甚至之外。《呂氏春秋》被貶稱為挑刺之學,識字竟然就能讀;閱歷和智商低的人讀《呂覽》只見滿篇通暢句句在理,自然而然被洗腦!――而呂不韋另有使命。


歡迎來噴,見個高低!


一聲不想吭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不是孔子在罵人。而是表揚第一個用陶俑作陪葬的人。

解釋這個事情,需要看下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挺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這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孟子的意思是,殺人方法不一樣,一樣是殺人。用器械刀刃殺人和用政治殺人,也一樣。為官為政者,家裡吃不完,連馬也養的很肥,而外面人民吃不飽穿不暖,餓死的人也很多,這跟任由沒感情的禽獸去吃人一樣。禽獸吃人,是人都痛恨。為人民父母官,治理民政,禽獸吃人這件事沒有解決,責任就在於這些父母官。孔老師說“第一個用陶俑陪葬的人,他就沒有後人子孫了嗎?”因為陶俑像人而用以代替活人殉葬,這是很大的進步,不忍讓人民慘死啊。為什麼這些父母官就能讓人民隨便餓死呢?

孟子這是跟梁惠王在談論社會上餓死人這件事,說讓人民餓死,和任由猛獸吃人,一樣是殺人。孔老師說過,以前第一個開始製作陶俑來陪葬的人,就是憐憫民眾,不捨得民眾無故死亡,才這麼做的。那現在,怎麼可以讓社會上很多人餓死呢?猛獸吃人,會管,那人民餓死就不用管嗎?

我的理解是這樣,對不對,請大家指教。


命理師陳一宏


字面意思無需質疑,就是“開始用人形傭來陪葬”的人,難道不為他自己的後人著想嗎?最早幹壞事的人,難道不會受到報復、報應嗎?孔子是一個聖人,不會無緣無故詛咒別人斷子絕孫,他的本意是提醒大家,每一件事情,請注意它的開頭。任何事情的開頭都不能小看,它將對未來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說這句話的背景,必須做一個介紹,這是梁惠王像孟子請教如何施政時,孟子引用孔子的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非常明顯,孟子和孔子指的都是政治家、統治者。作為一個政治家和統治者,出臺一個政策、選擇一個人、改革、推行一項主張,都必須考慮它們對未來的影響。把這句話用來罵人,是不對的,是兩千年以來長期對孟子和孔子的誤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