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近年来,随着蜜蜡被捧上天,其造假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今天,夏夏教大家了解最新的蜜蜡造假手段,快来看看吧!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造假一:合成老蜜蜡

合成老蜜蜡的斑点分布较散,像后天染上去的血斑一样。在强光下,完全不透光,更看不见天然纹路。而天然老蜜蜡,虽然有瑕疵,但其瑕疵都存于表面,集中在一个地方,手指触摸上去,能摸到凹痕或不平滑的质感;在强光下,能够透光,可看见里面的天然纹路。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造假二:蜜蜡仿制品

之前就谈起过,蜜蜡的仿制品不能浮于盐水,而如今技术发达了,新的仿品可以。然而,说到底是仿品,颜色死板,手感粗糙。肉眼观察,新仿品的内部呈搅拌状,且存在表面,没有立体式流动状,部分的透明度还差些。真蜜蜡是琥珀的一种,而琥珀为有机宝石,在形成过程中,由树脂层层重叠而成,直至变为化石。因此,真蜜蜡的内部纹路,自然生动,宛如流水一般顺畅。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造假三:高仿蜜蜡

一般蜜蜡仿制品很容易辨别,而高仿就很难识别了。高仿蜜蜡在强光下,能看见团状结构,且结构杂乱无章。这样的蜜蜡虽无法开鉴定证书,但能漂浮在盐水上,骗一骗半吊子蜜蜡爱好者,还是可以的。当然,有些奸商总能连鉴定证书也一块儿造假。因此,普通消费者掌握鉴定办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其实,鉴定高仿蜜蜡,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相反如若真货、假货看多了,很容易一眼就看出哪个是天然蜜蜡,哪个是高仿蜜蜡。高仿蜜蜡毕竟是假货,有很强的塑料感,纹理也不自然,呈放射状。而真蜜蜡内部纹路,流畅自然、圆润舒展,像包裹着行星的大气层。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造假四:水煮蜜蜡

乌克兰白蜜,因质地水润而受欢迎。但是呢,在购买乌克兰白蜜时,很容易遇到水煮白蜜。何谓“水煮蜜蜡”?即将劣质蜜蜡水煮后,变得白白的、水水的,以冒充乌克兰白蜜。这样造假出来的白蜜,外貌比乌克兰白蜜还要好看,让奸商在卖假货的同时,还能敲上一笔,实在可恨。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怎样鉴定呢?

很简单。虽然水煮白蜜和乌克兰白蜜都是白白的,但是水煮白蜜的“白”发灰,内部结构缺乏纹理,而乌克兰白蜜具有清晰的纹理。在鉴定证书上,如若看到备注上写着“流动纹,气体包体”,则说明它是水煮蜜蜡。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造假五:烤色蜜蜡

烤色严格来说不算造假,但如若把它当天然蜜蜡,或是老蜜蜡销售就算造假了。烤色是优化蜜蜡的一种手段,市场上充斥着的“鸡油黄”蜜蜡,很多都是烤色而成。烤色的过程很简单:把蜜蜡丢入烤箱,慢慢烤上三个月,等它上色均匀后,即可拿出来卖了。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中度烤:烤的时间中等,蜜蜡颜色会变深。则判断可看孔道,经过中度烤后的蜜蜡,孔道两端发红,但基本没有被绳子磨损过的痕迹;再看是否有包浆、皮壳、风化纹、冰裂等老蜜蜡才具有的特点;最后用紫光灯照射,烤过的蜜蜡,荧光反应弱。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深度烤:烤的时间长,对蜜蜡的天然属性,做了很大的改动,难鉴定。而且多为压制后再烤色。建议参考权威的珠宝鉴定证书,必要时立即拿去复检,避免钱货两空。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造假六:柯巴脂

有一种蓝珀,在自然光下,呈现出深蓝发紫的颜色,微微泛着一点红光,上手摸起来,并没有特殊的异样感。这样的蓝珀看着很漂亮,关键是价格很便宜,只要几百元就能买到一克,宝迷们心动了吗?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千万别心动!这不是真的蓝珀,而是印尼柯巴,行家都喜欢叫它“磕巴”,是一种常用于冒充琥珀的未完全石化的树脂,由于年代不够久远,未经千万年的地层压力和地热打磨,因此价格不高。“蓝磕巴”一般会泛一道红光,与红皮蓝珀不同的是,红皮蓝珀只会在氧化的部分呈现红色,而磕巴的红色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独家爆料:蜜蜡造假的6大内幕,学会避免被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